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将大黄粗颗粒(2mm相似文献   

2.
大黄中蒽醌成分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和超声波法分别对大黄中的蒽醌成分进行了提取,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率进行了比较,得出超声波法提取率明显高于浸渍法。  相似文献   

3.
大黄中蒽醌成分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法和超声波法分别对大黄中的蒽醌成分进行了提取,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率进行了比较,得出超声波法提取率明显高于浸渍法.  相似文献   

4.
大黄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含有多种蒽醌类化合物。为弥补实验教材中传统p H梯度萃取法提取分离大黄蒽醌类成分的不足,设计用无水乙醇提取大黄蒽醌化合物,通过制备薄层色谱法与柱色谱法分离大黄蒽醌类成分,最后应用TLC和HPLC对各成分进行鉴定。学生实验结果理想,教学效果明显,通过该实验实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大黄总蒽醌提取率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首先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大黄的醇提工艺进行了优选,再运用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考察大黄-丹皮不同配伍比例对大黄总蒽醌溶出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黄的最佳醇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8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1h,在此工艺条件下,将大黄与三七按照不同配伍提取,丹皮对大黄总蒽醌的溶出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2(3):79-80,22
根据虎杖中游离蒽醌酸性的不同,采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用不同碱度的碱水分别萃取不同酸性的蒽醌成分,成功地从虎杖中提取并分离了蒽醌类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等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药物小分子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建立了超滤技术和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方法(LC-ESI-MS),并用该法筛选了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作用的大黄蒽醌类物质(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通过比较大黄蒽醌类药物混合溶液与HSA结合前后的提取离子流图色谱峰,发现大黄酸与HSA结合能力最强,芦荟大黄素次之,大黄酚最弱.说明超滤质谱法是研究药物小分子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电喷雾质谱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ITMS)法,通过一级质谱全扫描和二级质谱碰撞诱导解离技术,研究5种大黄蒽醌衍生物(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的质谱行为及分子结构与裂解规律间的关系,并对大黄药材中总游离蒽醌提取物进行了电喷雾质谱检测.实验结果显示,5种大黄蒽醌类化合物一级质谱负离子出峰较好,被测样品均为基峰或第二强峰,未发现聚合体离子及加合离子产生,二级质谱各碎片离子归属明确,特征性强.实验结果可应用于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及进一步的代谢产物研究,并为大黄药材有效成分的鉴定提供了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其中抑菌作用的效果最为显著,研究发现,大黄蒽醌类化合物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随着耐药性问题的出现,蒽醌类化合物的抑菌作用在近30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就大黄中游离型蒽醌和结合型蒽醌两种蒽醌类化合物的抑菌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推进大黄蒽醌类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提取蒽醌类化合物的3种方法进行比较,筛选出从软枣猕猴桃根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的最佳方法.方法 通过回流提取、索氏提取、浸泡提取3种提取方法在相同时间内从软枣猕猴桃根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对提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种方法对猕猴桃根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为回流提取法(5%)≥浸泡提取法(5%)>索氏提取法(4.5%).结论 对于原料多、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采用浸泡提取可以作为安全有效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不同超声强度对提取大黄蒽醌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超声强度对提取大黄蒽醌成分的影响郭孝武,张福成,林书玉,员维俭(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声学研究所,西安710062,第一作者,男,53岁,gIJ教授)大黄是临床常用中药,不仅有致泻、解毒之作用,而且有很强的抗菌效果.目前研究表明,大黄中主要是滴配类成分...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统计分析中的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通过微波法确定中药大黄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考虑的因素是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和pH值。结果表明,大黄多糖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 min,微波功率400 W,料液比1∶10,pH值为10。这种优化设计可以作为制定提取大黄多糖工艺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大黄和醋大黄总蒽醌的含量。方法以大黄素为对照品,浓度为1%的醋酸镁甲醇溶液对其进行显色,在513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测定生大黄和醋大黄总蒽醌的含量。结果比较其含量差异,揭示大黄炮制前后总蒽醌的含量变化。结论该方法可作为大黄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大黄蒽醌在5种大孔树脂上的静态吸附过程,筛选出效果最佳的树脂(AB-8).研究了大黄蒽醌在AB-8树脂上的动态吸附特性,并确定分离大黄蒽醌的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AB-8树脂对大黄蒽醌的静态吸附平衡时间为4 h;20℃时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来描述,吸附溶液的适宜pH值为6.0.确定树脂柱的较佳操作条件为:流速1.0 mL.min-1,大黄蒽醌浓度0.001 3 mg.mL-1.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四氯化碳和无水乙醇提取大黄中的有效成分,用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大黄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大黄的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找到了在实验条件下,大黄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的最佳值,即四氯化碳和无水乙醇提取物浓度分别为0.3%和0.15%时,清除率分别为25.3%和50.1%。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优化唐古特大黄种子活性化处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低频电流和赤霉素相结合对唐古特大黄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种子萌发及活力的主要因素是电流强度和作用时间,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是次要因素。在促进种子萌发和提高种子活力上,正交试验结果得出的优化组合分别为:电流强度1.0 A,作用时间90 min,赤霉素浓度70 mg/kg,浸种处理15 h;电流强度1.0 A,作用时间90min,赤霉素浓度30 mg/kg,浸种处理21 h。低频电流和赤霉素处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及活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金匮要略》攻下剂组方规律 ;对《金匮要略》攻下剂二十四方进行归纳总结 ,在分析治法的同时 ,探讨其理论依据 ;《金匮要略》攻下剂包括攻下行气、攻下泄热、攻下逐饮、攻下逐瘀、缓下润燥、温里攻下、攻下止呕、峻下去积等八种治法 ;攻下剂是通过通腑、安脏、祛邪等方面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8.
首先分别采用干法硝化和湿法硝化对青海和甘肃产大黄进行了预处理,用等离子光谱仪检测了大黄中11种生命动力元素(Sr、Mn、Mo、Zn、V、Cr、Fe、Co、Cu、Ni和Ti)的含量;在此基础上采用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理论对数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求出群子统计参数,以此来探讨大黄的药性、药味。结果表明,甘肃大黄的阴性更强,其泻下作用更强,青海大黄的阴性偏阳,药效起作用时间快,其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更强。此理论结果还有待进一步临床检验。  相似文献   

19.
艾民  李风雨 《长春大学学报》2007,17(10M):101-103
通过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水蛭地龙注射液的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纽优于对照组。结论:水蛭地龙注射液与大黄粉合用,即加强了尿毒物质从肠道排出,抑制了肾小管萎缩和纤维组织增生,明显改善了患者慢性肾衰竭症状,延迟了进入透析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