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这里谈的毒品植物,不是指有毒的植物,而是指世界广泛流行的毒品,如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的原植物,它们分别是罂粟、大麻和古柯。罂粟传奇罂粟为罂粟科、罂粟属中一种草本植物。它的原产地在地中海地区,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地中海东部山区发现了罂粟。古埃及人(距今3000多年)早就知道罂粟的果实中所含乳汁,可以治创伤。后来罂粟传到了希腊,希腊人发现罂粟的籽粒有促进食欲的作用。大约在公元800年~900年时,埃及的罂粟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在约千年前已知从罂粟果中提取鸦片了,当时是用鸦片作麻醉剂用的。唐朝时(公元7世纪上半期),阿拉伯商人把罂粟带到中国。由于罂粟花美丽,加上  相似文献   

2.
缅甸种植罂粟的历史已有150多年,主要种植区域分别是缅甸东部的“金三角”地区和缅甸东北部地区。“金三角”地区大名鼎鼎,是当今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大毒品生产基地。这一地区约19万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年产海洛因近60吨。近年来,大量毒品自“金三角”等地流出,经泰国、香港等  相似文献   

3.
一、世界毒品生产概述毒品泛指对人体有害的各类麻醉品和兴奋剂,随着技术的进步,毒品的合成物可能还会增加,但其主要原料仍是来自毒品作物。根据联合国毒品控制署的统计和估计,主要毒品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如表1。表1 罂粟和可卡播种面积和产量年 代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罂粟面积(ha)267754286368265216289355283049266478271999265741鸦片产量(吨)38304314414046935519448643894861可卡面积…  相似文献   

4.
林一鸣 《世界知识》2023,(24):32-34
<正>2023年11月5日,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发布《2023年阿富汗鸦片调查》,称自阿富汗塔利班(阿塔)临时政府于2022年4月颁布全面禁毒令以来,曾是全球最大鸦片产出国的阿富汗罂粟种植面积锐减95%,罂粟农场改种小麦,吸毒者也被送往监狱、戒毒所,这宣告该国毒品经济“走上穷途末路”。  相似文献   

5.
罂粟籽检验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罂粟籽的检验是毒品检验工作的新课题,总结了常规条件下检验罂粟籽的方法和步骤,对罂粟和同属植物虞美人运用此方法进行检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有效地查禁毒品走私,欧洲和亚洲某些国家的警察和海关人员,准备采取联合行动,互相配合,缉拿国际毒品走私的大枭。不久前,欧亚几十个国家的代表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泰国的清迈分别举行专业会议,商讨查禁毒品的计划方略。会议提出口号:“全世界海关和警察联合起来”在清迈举行的欧—亚毒品问题会议上,一些经验丰富的从事缉查毒品的警察,用大量材料来说明当前世界毒品交易的严重情况。会议指出,中东已变成海洛因产地,东南亚国家鸦片产量6月份以后预计将大幅度增加,法国的毒品走私集团已和意大利的“黑社会集团”勾结在一起,世界上因“超剂量”服用毒品造成的死亡人数正在剧增。国际刑事警察组织在马尼拉举行的第49届代表大会也指出,对世界上毒品经营的趋势不容乐观。与吸毒有关联的拦路抢劫犯罪活动近期明显增加了。土耳其、伊朗罂粟的重新出现,玻利维亚可卡因大  相似文献   

7.
“金三角”禁毒牵动缅泰老美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当“金三角”的罂粟花盛开的时候,都会在中南半岛激起不大不小的政治漩涡。2002年春,美国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发现,以缅甸北部“金三角”为主的佤邦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有增无减。2004年3月,联合国驻缅甸的一名官员则证实,缅甸2003年的罂粟面积种植比上年减少了24%,不过一些持不同政见者对这些数字有异议。妖艳的罂粟花和令人深恶痛绝的毒品问题背后隐藏着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领土和国家安全问题。缅甸:左右为难为了安抚当地少数民族,巩固边境,缅甸政府禁毒的态度和立场历来非常谨慎,但只要国际组织和国外禁毒机构提供援助,他们也愿意进行…  相似文献   

8.
文艺的奥秘,尚未完全揭破,对于人类这种精神生产中的独特产品,仍然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评价。这种现象,促使我质疑问难,追求本源。 大型的单生于罂粟头罂粟花,是很美的。童年时,我们村曾种过罂粟田。夏天,成群结队的蜜蜂和乳蝶,盘旋于红色、紫色或白色的罂粟枝头,使我仿佛闯入了仙界。球形或椭圆形的罂粟果,是很美的。它救过我的命,记得有次我突然肚子疼得要死,人们就曾挤出罂粟果的乳汁来喂过我,立显神效。由此,罂粟花和罂粟果,便深深地烙进了我的心窝。 据我看来,文艺作品就象罂粟一样,由根、枝、叶、花、果等组成的有机体。而那文艺的真实性即是其“根”,文艺的娱乐性即是其“花”,文艺的教育性即是其“果”。其“根”埋藏于地下,其“花”与“果”则显露于地上。地下与地上阴阳“异化”,真实性变成了虚幻性。真实性和虚幻幻想性是文艺这一个怪东西的两面怪脾性。它是古今中外一切“及格”的文艺作品,所共同具有的基本特性,因而也可以说是文艺创作的一条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亚洲,有一个现象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警觉,那就是麻醉毒品海洛因的销售市场已从西欧和美洲逐渐蔓延到亚洲来了。亚洲是罂粟的重要产地,毒贩子直接从这些产地制取海洛因贩往西方,牟取暴利。但近年来,随着毒品产量的增加和毒贩子的猖狂活动,地处贩毒必经之路的亚洲一些地区和国  相似文献   

10.
在印度,人们崇拜一位叫做卡利大妈(Motherkali)的女神,卡利大妈赐给人们一种有名的植物——罂粟,而罂粟,能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财富。罂粟原产于欧洲,亦称“罂子粟”,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无毛,叶长椭圆形,基部抱茎,边缘有缺刻。花大型,红、紫或白色。蒴果球型,种子小而多。在世界上已知的40多万种植物中,唯有罂粟最  相似文献   

11.
试论毒品犯罪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毒品犯罪研究中采用知识社会学视角,前提是对毒品问题复杂性的判断,把毒品(毒品犯罪)视为社会中被建构出来的“知识”,人们对这种知识的认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这些因素,才能全面反思、理解毒品政策的正当性。毒品问题的复杂性判断是摒弃“运动式治理”思维的基础,这种判断在中华民国时期已经形成共识。当时的知识分子曾从法律本位、国家主权维护和国际合作、禁毒的步骤、禁毒中政府经济利益、禁毒中法律权威性和吸毒者矫治等角度广泛讨论毒品问题,前人对毒品犯罪的这种问题意识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2.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在刑法典颁布10余年以后,首次出现在单行刑法之中。这一重要罪名被立法所确认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打击毒品犯罪的形势需要、履行国际法中关于禁绝毒品的国际义务的需求、打击毒品犯罪的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和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对我国毒品犯罪立法的影响等是“非法持有毒品罪”得以出台的主要立法背景。1997年新《刑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法得到了完善。  相似文献   

13.
1987年卫生部“关于野罂粟、阿朴吗啡和烯炳吗啡不再列入麻醉药品管理范围的通知”,为野罂粟的研究工作带来新的契机.本文利用CNKI、清华同方、万方和ISI数据库,得到1970以来有关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 L.)的中外文文献共140篇.通过对文献的系统整理与分析,已确定野罂粟生物碱的34个生物碱单体及其药理作用.这些将为野罂粟的药化与药理研究及其种质资源的开发与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付毒品的泛滥,英国和美国政府最近出资帮助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实验室的科学家开发一种真菌的菌株,这种菌株的毒性足以毁灭罂粟。研究成功之后将在全世界对海洛因的生产展开一场生物战争,参加这一行动的  相似文献   

15.
毒品合法化之争在美国由来已久。进入21世纪,由于毒性更强、价格更高、对人体危害更大的毒品新品种不断问世,加之禁毒行动所付出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代价,公众越来越怀疑“没有毒品”的可行性,主张使毒品合法化、“应学会与毒品相处”的声音不断加强。不久前,纽约毒品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伊森·纳德曼在《外交》季刊上发表文章指出,只有使毒品使用合法化,才能真正解决毒品以及由毒品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首先,他认为,禁毒导致了危害更大的后果——暴力和犯罪。由于毒品交易非法,毒品的惟一来源便是黑市交易,这导致了毒品价格的上升。昂贵的…  相似文献   

16.
攀枝花市地处川滇结合部 ,成昆铁路、1 0 8国道纵横其间 ,是四川内地通往云南至中缅边境的咽喉 ,距世界上最大的毒源地“金三角”仅 80 0公里 ,在历史上就是种毒、吸毒的重灭区。近些年来 ,攀枝花市又成了毒品过境的“黄金通道”和毒品消费市场。本文试就我市毒品犯罪问题作一些探讨 ,以期对我市禁毒工作有些许帮助一、攀枝花市毒品犯罪的现状和特点1 攀枝花毒品犯罪的现状( 1 )毒品犯罪逐年猛增 ,虽经屡次打击 ,仍呈蔓延之势。攀枝花市毒品犯罪主要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 ,特别是近几年 ,发案率大幅上升。据统计 ,1 987年查获毒品犯罪案 3…  相似文献   

17.
以前,由“金三角”等亚洲产地生产的毒品一般都通过空路或海路辗转运往西方毒品市场。但近年来,贩毒分子“惊喜”地发现:由于巴尔干地区的东欧诸国政局不稳、边卡松弛,他们只要把毒品运至土耳其,随后便可“轻松”地将货长驱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1998,(6)
中世纪的瘟疫,曾使无以数计生灵涂炭,令当时的人们不寒而栗。随着科学文明的不断进步,自然因素造成瘟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当今社会的一些人渣却人为地演绎了一场空前的当代超级瘟疫——这就是国际毒潮大泛滥。国际毒潮大泛滥现代科学技术使得毒品制备易得,花样不断翻新,现代的运输使得毒品很容易运往世界各地,毒品的高额利润促使毒贩铤而走险,导致世界毒品大泛滥。当代毒潮的特点是:毒品种植有基地,生产有工厂,研制有技术,运输有工具,贩毒有网络,毒贩有武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跨越图界的庞大的武装贩毒集团。墨西哥政府1992年发布的一组缉毒数字,足以令人震惊。1988年至1992年4年内墨西哥捣毁毒品种植园达72万个,焚烧大麻和罂粟50万公斤,缴获贩毒车辆1523辆,贩毒专用飞机38架及专用跑道1258条。国际贩毒团伙集贩毒、走私、恐怖、黑社会为一体,活动十分猖獗。国际毒品  相似文献   

19.
陈彬  杨玲 《科技资讯》2013,(26):230-231
所谓替代种植,就是利用农林作物及其他产业,在我国邻近边境地区进行替代罂粟种植,将毒品带来的危害减少的最小化,为国际禁毒活动带来积极和正面的影响.但在替代种植过程中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已被人们忽略.本文从澜沧县桉树种植带来的负面影响入笔,来探讨替代种植的可行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日前介绍了阿富汗扫除罂粟的“新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