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对东营凹陷郑家-王庄地区沙河街组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储层的伤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郑家-王庄地区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类型主要为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和高岭石矿物,含少量的伊利石和微量的绿泥石矿物.依据蒙皂石层层间阳离子类型,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可进一步分为钙型、钠型和钙钠过渡型3种类型.高岭石矿物有结晶度高、形态发育良好和结晶度低、形态发育差两种类型,据此得出高岭石有自生成因和陆源碎屑成因两种类型.粘土矿物的膨胀率及水敏感性实验分析表明,钠型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具有更大的膨胀性,对储层损害最大,钙-钠过渡型次之,钙型最小.对储层中高岭石含量与储层物性分析发现,两种成因的高岭石对储层物性影响截然不同,自生高岭石的大量存在能有效改善本区储层物性,陆源碎屑高岭石则使储层物性变差.  相似文献   

2.
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对东营凹陷郑家-王庄地区沙河街组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储层的伤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郑家-王庄地区沙河街组碎屑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类型主要为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和高岭石矿物,含少量的伊利石和微量的绿泥石矿物。依据蒙皂石层层间阳离子类型,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可进一步分为钙型、钠型和钙钠过渡型3种类型。高岭石矿物有结晶度高、形态发育良好和结晶度低、形态发育差两种类型,据此得出高岭石有自生成因和陆源碎屑成因两种类型。粘土矿物的膨胀率及水敏感性实验分析表明,钠型伊利石/蒙皂石无序间层矿物具有更大的膨胀性,对储层损害最大,钙-钠过渡型次之,钙型最小。对储层中高岭石含量与储层物性分析发现,两种成因的高岭石对储层物性影响截然不同,自生高岭石的大量存在能有效改善本区储层物性,陆源碎屑高岭石则使储层物性变差。  相似文献   

3.
以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的测试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研究区内4种粘土矿物(伊利石、高岭石、蒙皂石、绿泥石)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本区伊利石含量最高,蒙皂石或高岭石次之,绿泥石含量最低;粘土矿物的组合类型以伊利石-蒙皂石-高岭石-绿泥石型为主,伊利石-高岭石-蒙皂石-绿泥石型次之;南黄海粘土矿物主要是陆源成因,物质主要来源于黄河和长江的供给.  相似文献   

4.
北80井区三叠系蒙皂石主要分布在烧房沟组,韭菜园组和克拉玛依组较少。烧房沟组砂岩中富含蒙皂石粘土矿物,是其最显著特征。蒙皂石为沉积时期黏土矿物,演化程很低。它代表母岩区与母岩性质有关不代表成岩矿物,演化程度很低。蒙皂石产状为孔隙-基底式充填。由于没有钾离子的提供,随着埋深加大,温度增加,蒙皂石都没能全部转化成伊利石,不符合粘土矿物一般热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粘土矿物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将粘土矿物分为五类,高岭石、蒙皂石、伊利石、绿泥石、伊利石-蒙皂石和绿泥石-蒙皂石混层。粘土矿物的类型、含量、产状和物理性质对储层的物性有较大的影响,粘土矿物含量越高,砂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越低,储集性能越差;粘土矿物的产状与油气层的渗透率有密切联系,其中搭桥式对储层的渗透率影响最大;粘土矿物因其具有膨胀性,对酸敏感性,也严重影响着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铸体薄片和带有能谱仪的扫描电镜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伊利石膜的赋存状态和化学组分进行了细致观察与测试分析,进而讨论了其成因和生长过程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认为,伊利石膜生长于压实作用之后,起因于假杂基化的蒙皂石蚀变提供的物质来源和生长空间,形成Ⅱ型伊利石膜;随着骨架颗粒溶蚀产物的参与,Ⅱ型伊利石膜发展为Ⅰ型伊利石膜。伊利石膜具有内、外2层结构,单体特征标示出外层膜的形成时间早于内层膜,在内层膜的片状或长条状单体形成时,外层膜原有的片状或长条状单体丝状化。在伊利石膜的生长和伊利石单体丝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次生孔隙,有效地改善了致密砂岩油储层的物性。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内蒙古东北地区上古生界各成岩一极低级变质强度带内黏土矿物的含量变化特征,以伊利石结晶度<0.25(浅变质带)、伊利石结晶度0.25~0.42(近变质带)和伊利石结晶度>0.42(晚期成岩带)分别讨论黏土矿物相对含量、混层黏土矿物混层比,黏土矿物组合等的变化趋势,进而探讨黏土矿物的成因意义.[1-2]  相似文献   

8.
短波红外伊利石结晶度是云母族矿物的重要光谱参数,与矿物的形成温度密切相关,通常用来指示可能的矿化/热液中心。本文使用FieldSpec4可见光-短波红外地面非成像光谱仪对新疆白杨河铀矿床地表进行光谱测试与分析,发现矿床主要蚀变矿物伊利石结晶度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矿床北缘接触带短波红外伊利石结晶度变化范围为0.7~2.0,大部分伊利石结晶度大于1.0,少部分小于1.0;矿床南缘接触带短波红外伊利石结晶度变化范围为0.3~1.0,多数伊利石结晶度小于0.7,矿床北缘接触带伊利石结晶度明显大于南缘接触带,同时矿床北缘接触带为铀矿化富集部位,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可以推断北缘接触带为矿床可能的矿化/热液中心,这可以为白杨河铀矿床铀矿勘探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120块岩样XRD、SEM分析结果表明,下二门油田纵向粘土矿物演化规律明显,浅、上层系以蒙皂石—高岭石组合为主,中、下层系为绿泥石—高岭石—伊/蒙间层组合,深层系为绿泥石—伊利石组合。发育七种粘土微结构类型,地层微粒的稳定性由占主导地位的微结构类型决定。微结构稳定性序列为层流状>绒球状>畴状>叠片支架状>絮团状>蜂窝状>支架状。预测碱敏、水敏、盐敏和出砂是最严重的地层损害方式。  相似文献   

10.
产于甘肃山丹平坡矿区太原组中段顶三槽煤层夹矸中的I/S混层矿物为IS型有序混层。它主要由Na-Ca或Ca-Na型蒙皂石层和似2M_1型伊利石层组成。混层矿物的原始物质主要为火山凝灰质,并且形成于蒙皂石向伊利石的成岩转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of illite from the Luochuan loess sec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of the illite grains are characterized by rounded shap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are closely similar to those of anchizonal illites. The enrichment of illites in paleosol over loess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weak winter monsoon during the interglacial periods, and was not related to thein situ pedogenesis. Illite can serve as an indicator for tracing eolian dust from Loess Plateau in pelagic and lacustrine sediments.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合肥盆地安参1井内15个泥岩样粘土矿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从获得的伊利石结晶度和伊/蒙混层比测试结果,揭示了该深井所钻遇地层的成岩程度和热演化程度.在井深1 000 m以上段地层处于成岩阶段,所经历的温度小于200℃.在井深1 000~4180 m段地层已进入埋藏变质阶段,所经历的温度介于200~300℃;而在井深4 180 m以下段已进入浅变带(即绿片岩相开始阶段),指示温度略大于300℃.文章还对该井伊利石结晶度纵向变化曲线进行了讨论,认为井深370.75 m处样品结晶度高于下伏地层的原因是受燕山运动古城幕的影响所致,该现象反映出盆地形成时处于活动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制备重塑土样,进行一系列的三轴固结不排水剪试验、一维固结压缩试验和渗透试验,揭示了小于0.075 mm粒径的砂含量以及伊利石土含量对于海洋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砂土样的应力应变曲线都呈应变软化型,土样不排水剪切强度、残余强度与细颗粒含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对于加伊利土土样,伊利土含量为10%是土样的强度性质临界值,当其小于10%时,土样性质主要由砂土决定,呈现应变软化特性;当伊利土含量大于临界值(10%)时,土样性质由伊利土含量主导,呈现应变塑性硬化特性;土样压缩性质和渗透性质与细颗粒含量均有较强的相关性:随着细颗粒含量的增加,土样压缩模量E_s和渗透系数K均减小。研究结论为海洋桩基等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贵州板其原生金矿石中伊利石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板其国浸染型金矿床原生矿石进行了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X-衍射、差热分析,化学分析,物相分析和焙烧实验相结合的研究,认为原生矿石中1M型伊利石是不忽视的主要载金矿物之一,成矿作用使Au^ 和Au^3 部分替代了K^ 和Al^3 在伊利石结构中的位置,这一认识将为提金工艺设计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分析(TG-DSC)、红外光谱(FTIp)和X线衍射(XRD)等手段,考察伊利石在焙烧过程中的晶体结构变化规律;通过焙烧后伊利石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实验,研究伊利石中Al,K和Si焙烧前后的溶出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焙烧促使伊利石晶体结构中四面体和八面体结构发生调整和变形,从而使八面体中Al元素赋存的化学环境发生变化,溶出活性显著增强,在H2SO4浓度为3 mol/L、温度为95℃、液固比为5/1 mL/g,转速为600 r/min条件下焙烧,Al在等体积的溶出液中,浓度由77.56 mmol/L提高到203.90 mmol/L。  相似文献   

17.
The smectite to illite transformation in active geothermal systems of New Zealand can be simulated by a first-order reaction kinetic model, which provides direct estimates about the minumum ages of active geothermal systems themselves. The derived kinetic values show that the smectite to illite transformation is sensitive to both temperature and time.  相似文献   

18.
粘土的酸处理及其产物的X射线衍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岭土、膨润土、伊利石等粘土矿物经一定浓度的硫酸处理后,化学组成发生明显变化,提高酸浓度,粘土的Al~(3+)和OH~-离子溶出量相对增加,Si/Al比提高.不同浓度硫酸溶液处理所得粘土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其(∞1)和(hkl)k=3n的衍射峰强度随酸浓度的提高而减弱,并在酸浓度增至一定值时消失;k≠3n的衍射峰受酸浓度的影响较小.Al~(3+)溶出造成粘土组成和结构变化,并可引起表面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突破压力、盖层物性、排驱压力、扩散系数、中值压力等实验室定量参数,结合泥岩微观组构、岩矿组成、伊利石结晶度等沉积成岩定性参数,综合评价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和乐东区泥岩盖层的封闭性.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泥岩盖层的沉积成岩特征存在差异.质量好的泥岩盖层岩性为黏土粉砂质泥岩,黏土含量较高,碳酸盐含量中等,长石和石英含量较低,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