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札記     
对西方的“挑战”苏联公布的發展國民經济第六个五年計划的指示草案给全体進步人类以巨大的鼓舞,但是西方國家,特别是美國的报刊評論員却因此感到極大的不安。他們認为,苏联国力的迅速和巨大的增長是对於西方國家的一个“挑战”。美國“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記者哈希寫道:“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一个非西方國家建立的工業能够响应西方自工業革命以來在工業方面發出的挑战。”美國报界担心的是:苏联將要在王業生產上很快赶上和超过美國,而这个自称为資本主义世界最强的工業国將要失去它的优势地位,这样一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要進一步在全世界產生更大的影响。“紐約时  相似文献   

2.
太空里程碑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人类史上第1颗人造卫星“卫星-1”号;11月3日,“卫星-2”号将一只名为“莱卡”的小狗载入太空,它在失重状态下生活了7天,证明动物可在太空生存。1958年 1月31日美第一颗人造卫星“发现者1”号升空。  相似文献   

3.
最近苏联同阿拉伯国家的友誼的發展,無疑是有利于緩和中近东地区的紧張局势的。杜运燮的“苏联同阿拉伯国家友好关系的新發展”一文,概括地叙述了苏联同埃及和叙利亞等国的友好关系,并把这种关系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待这些国家的政策和态度作了对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短短几年中、特別是亞非会議以后的一年来,中国同亞洲和非洲的許多国家广泛展开了文化、艺术和科学的交流。中国对外文化协会会長楚圖南的文章,不仅闡明了中国同亚非各国交流文化的意义和已經获得的成就,同时指出今后發展这方面工作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
从1月30日到2月1日,英國首相艾登同美國总統艾森豪威尔在華盛頓举行了会談,会談后發表了公报和联合宣言。这兩个文件的同时發表,顯然是“苦心”地为了达到如像苏联“真理报”記者所揭出的目的:“如果說公报沒有能够掩飾美英兩國在它們的联系中的一些实际問題上的矛盾,那末,附在公报后面的華盛頓宣言的目的就是要使世界輿論相信这兩个西方國家的政策是一致的。”人們記得,每当帝國主义“实力政策”遭到新的失败,美英兩國在政策上的分歧和矛盾日益尖銳的时候,他們总是要举行会談。过去艾德礼和邱吉尔都曾負着这样的“使命”到華盛頓去过,这  相似文献   

5.
每天翻开报纸,经常看到我国工农业以及科学文化战线上大放“卫星”的消息:小麦总产量超过美国啦、钢铁生产翻一番啦、原子堆和加速器移交生产啦……一连串的成就都是前人所不敢梦想实现的,我国人民自豪地把它们称之为一颗颗的“卫星”。为什么要用“卫星”这名称呢?提起“卫星”,自然使人联想到一年前那件震动全世界开辟新纪元的大事:1957年10月4日,苏联破天荒地发射了第一颗卫星,说得确切一些,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紧接着又是第二颗、第三颗卫星上天。直到今天,第三颗卫星还绕地球旋转着。三颗上了天的卫星,使世界各国人民都亲眼看到了苏联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卫星”这个科学术语,就被用来称誉一切破纪录的光辉成就了。  相似文献   

6.
在谈论当前的美苏关系时,人们对布什总统5月所提出的“超越遏制”投以了极大的关注,而且诸多评点。我认为美国的“超越遏制”还不能说已经有了一个很清楚的理论框架,但它的提出确实表明美国对苏政策已作了进一步调整。首先,美国决策层开始认为,苏联的改革已经出现符合西方利益的发展势头,西方应抓住这一“历史性机会”,从以往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对苏实行全面“遏制”的战略思路中跳出来,在确保美国安全战略稳定的前提下,对苏联的改革给予“支持”,以促进苏联内部进一步发生有利于西方的变化。第二,美国认为苏联仍然是它的主要对手,苏联对美国长期构成战略威胁这一事实不会改变。因此,美国不会放弃以往“行之有效”的“遏制”战略。在这个意义上“超越遏制”只是策略改变,是在新的条件下对“遏制”战略的补充和发展。它是建  相似文献   

7.
店主在门外贴了一张“出售小狗”的告示总会引起一些孩子们的注意。一个小男孩走进店里问到:“一只小狗多少钱?”店主答道:“30-50美元一只。”男孩把手伸进口袋里,掏出一些硬币,说:“我只有2美元37美分,我能看看它们吗?”店主笑一笑,然后从后面的房间里牵出一条母狗,它的身后跟着5只小狗。其中一只最小的狗被远远地落在后面。男孩指着一瘸一拐跟在队伍后面的那只狗说:“它怎么了?”店主告诉他,小狗天生髋部有残疾,一生都只能这样走路。男孩说:“我就要买下这只小狗。”店主说:“你不用花钱,如果你真喜欢它,我就把它送给你…  相似文献   

8.
偉大国家的偉大创舉 一九五三年九月苏共中央全会作出了“開於進一步發展苏联農业的措施”的决議。它向苏联人民提出了最迫切的任務:在社会主義工業强大發展的基礎上,在今後兩三年內充分滿足苏联人民对消費品日益增長的需要,並保証对輕工業和食品工業的原料供应。因此,擴大穀物的生產就有着特別重大的意義。这一偉舉的目的是:一、要更好地滿足全苏联居民对於上等食品日益增  相似文献   

9.
被苏联丢在错车站上自苏联三颗人造卫星上天后,美国统治集团在又恼怒又伤心的情况下,作了很大的努力,经过几次试验失败后,总算把人造卫星放射出去了。但是,无论在大小、重量或内部装置的研究仪器等方面都远远不如苏联的人造卫星。因此,狡猾的美国统治集团,换了一个题目,妄想发射一个月球火箭,要在这方面赶过苏联,来保住它在世界上的威信。1958年12月18日“阿特拉斯”式卫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放射出去的。美国统治集团吹嘘,“这颗新卫星比俄国的第二颗和第三颗人造卫星都要重”,“它可能为发射一座有人操纵  相似文献   

10.
去年5月12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得克萨斯农业机械大学发表讲演谈到东西方关系时,宣布美国对苏联将实行“超越遏制”政策。以后布什在公开讲话中又多次提到这一新概念,从而引起了东西方舆论界的注意。苏联的评论认为“超越遏制”是老调重弹,没有什么新东西,而西方舆论界对“超越遏制”则大肆渲染,  相似文献   

11.
报載:苏联部長会議發明和發現事業委員会,为了介紹苏联以及其他国家科学發明方面的先进經驗,从今年7月份起,按月出版“苏联的發明”,公告世界。苏联的科学已到了丰收季节,累累的科学發明和發現的果实,說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和平竞賽中的力量。为了使人类进一步扩大原子能的和平利用,走在世界科学前面的苏联早在1955年1月,帮助5个兄弟国家建立了研究机構。1955年8月在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会議上,苏联科学家又公布了他們在發展核子物理学的研究及其他应用方面的成就。今年3月苏联和10个兄弟国家签訂了“关于成立联合核子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梦幻的破灭     
1959年1月2日,苏联巨型宇宙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当人们都为苏联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欢欣鼓舞时,华盛顿却“笼罩着一种微妙的气氛,而这种气氛正在越来越浓厚”。艾森豪威尔在沉默了一阵之后,不能不致电祝贺,承认苏联宇宙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人类向太空无限广阔的领域前进的过程中的巨大的一步”。这“巨大的一步”是苏联首先跨出的。而吹嘘“要赶上俄国人的卫星”的美国,究竟做得如何呢? “控制月球” 1958年1月底,美国空军研究和发展部副主任布希准将狂妄地叫嚷:“美国必须控制月球”,把月球  相似文献   

13.
段融 《前沿科学》2014,(2):96-96
认知研究学者第一次对狗的能力感到吃惊是因为科学家发现它们能够轻易地通过人类的手势或者眼神找到食物。无论是狗的近亲狼,还是人类的近亲黑猩猩都没那么容易做到这一点。日前,科学家再一次提高了对狗的认知:它们还能单凭人类的声音找到美味。研究者分别选取了成年的狗以及8至14周大的小狗,并在狗主人陪同下进行听觉实验。  相似文献   

14.
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霸世界,不仅在发展常规武器和核武器方面激烈竞争,还在研制激光武器方面激烈角逐,以便击毁对方的宇宙飞船和军事卫星以至导弹。在现代战争中,侦察卫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苏联如果发射洲际导弹,美国的侦察卫星就会及时发现、报警。如果没有侦察卫星,那就要晚30分钟左右才能发觉。据报道,美国的“大鹏”和“KH11”卫星不仅能够侦察到苏联部队的调动、大型舰只的制造,甚  相似文献   

15.
《青年科学》2011,(9):20-20
参展犬冠军格伦帕克守卫者是一只很受瞩目的狗,这只被称为“特洛伊”的短毛犬的精子是在1989年首次采用试管受精时冷冻起来的,在它去世后20年,兽医通过一种新的方法,将它的精子给它的后代斯塔进行了人工受精,迎来了这三只健康的小狗崽的诞生,其中两只公狗,一只母狗。  相似文献   

16.
狗这种动物连小孩都认识它,然而为什么叫“狗”,未必人人可以解释清楚。犬,就是狗。“犬”为象形文字,《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解释说:“卷尾有悬蹄者为犬,犬字象形。故孔子曰视犬字如画狗。”也许“犬”字在口语中流行不开,后来就给这种动物取了个“小名”叫“狗”。《本草纲目》中也有解释,一是“狗了叩也。吠声有节如叩物也”。意思是狗叫起来汪汪  相似文献   

17.
编辑後記     
最近以來,国际上發生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事件:苏联共產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举行、苏联向美國倡議締結苏联和美國及其他大國之間的友好合作条約、我國提出解决亚洲特别是远东懸而未决的国际問題的建设性建議、華沙条約締約国的布拉格会議等等,深深激励了全世界的進步人类。本期所發表的社論,纪隆同志的“建設性的建議”,譚文瑞同志的“布拉格会議对加强和平事業的貢献”等文,就是在論述这些重大事件对於緩和国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后记     
本期出版之日,是在偉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三十九周年的前夕,特登載禾君同志的“苏联發展农業的成就和前景”和郭昭同志的“社会主义各国經济协作的新阶段”兩文。延續达一年多的苏日談判,終于在10月19日获得了成果,兩国签訂了联合宣言与發展貿易和互相給予最惠国待遇的議定書。岑航同志的文章“战后日本外交  相似文献   

19.
南美大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南美国家与西方经济联系密切,一向是美国重要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但是,近几年来,苏联竭力扩大与南美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不能不引起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严重关注。西方评论认为,克里姆林宫对南美的“经济攻势”将“削弱美国在那里的影响”。逆差基础上的贸易苏联同南美的贸易主要集中于南部锥体地带的国家。它同这一地带的贸易一向占其对拉美国家(古巴除外)贸易总额的85%以上,其中阿根廷和巴西约占80%。苏联从南美进口的物资主要是农牧产品和有色金属矿产品;出口物资主要是重型机械、车辆、发电设备和化工产品等。  相似文献   

20.
苏联发射载人宇宙飞船上天成功,开辟了人类进入宇宙的新纪元,博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热烈欢呼。苏联的这一伟大成就具有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以致西方国家的一些政府首脑人物,包括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内,由于“礼貌”上的原故,也不得不表示祝贺。但是这并没有阻止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一些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