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研究了在硫酸铵存在下,硫氰酸铵-乙基紫-乙醇体系萃取分离Tl(Ⅲ)的行为.研究表明,在磷酸介质中,Tl(Ⅲ)在水相中与SCN-和乙晶紫所形成的离子缔合物能被乙醇相完全萃取.控制一定的条件,Tl(Ⅲ)能与Al(Ⅲ)、Ni(Ⅱ)、Mg(Ⅱ)、Mn(Ⅱ)、Cu(Ⅱ)、Pb(Ⅱ)、Fe(Ⅲ)、Zn(Ⅱ)等完全分离.对合成水样中铊进行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土壤或底泥对水体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是其重要的环境过程.选取了长三角代表性土壤进行了三苯甲烷类染料结晶紫(CV)的吸附实验,研究了初始pH、离子强度、天然有机质(NOM)、温度和搅动强度对土壤吸附结晶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增加,染料吸附量增加.离子强度对结晶紫吸附过程有一定的影响,而Ca~(2+)的竞争较强,对CV吸附的影响较大.NOM和土壤对染料阳离子的竞争导致了吸附量的降低,可能是NOM与CV发生螯合或络合反应.结晶紫在土壤上吸附的假二级动力学模型的相关系数(R~2=0.991)高于假一级动力学模型(R~2=0.977).土壤对结晶紫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线(R~2=0.999).单层吸附容量qm为58.8mg·g~(-1)(25℃),吸附过程单层吸附比多层吸附更加重要.热动力学参数ΔG~0数值为负确定了吸附过程的自发性.  相似文献   

3.
在水溶液中,Au(Ⅲ)与溴化钾、四丁基溴化铵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配合物,此三元配合物沉淀浮于盐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溴化钾、四丁基溴化铵的浓度分别为2.5×10-2 mol/L、2.0×10-3 mol/L,pH 2.0时,Au(Ⅲ)被定量浮选.Ga(Ⅲ)、Hg(Ⅱ)、Rh(Ⅲ)、Pb(Ⅱ)、W(Ⅵ)、V(Ⅴ)和Cu(Ⅱ)离子在该体系中不被浮选,实现了Au(Ⅲ)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4.
硫氰酸盐和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酸性溶液中,汞(Ⅱ)与过量的硫氰酸盐形成[Hg(SCN)_4]~(2-)配阴离子,在阿拉伯树胶和乳化剂OP存在下,可进一步与结晶紫形成离子缔合配合物(CV)_2[Hg(SCN)_4],此时溶液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在535nm处,并且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摩尔吸光系数ε=1.15×10~6L·mol~(-1)·cm~(-1),方法可用于水中痕量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在酸性溶液中,铁(Ⅲ)与大过量的硫氰酸盐形成[Fe(SCN)_6)~(3-)配阴离子,在阿拉伯树胶存在下与结晶紫(CV)形成离子缔合物(CV)_3[Fe(SCN)_6),伴随着离子缔合物的形成,溶液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离子缔合物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5nm处,具有极高的灵敏度,摩尔吸光系数达5.6×10~5L·mol~(-1)·cm~(-1)可用于痕量铁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简便快速,有良好的准确度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6.
硫酸铵-硫氰酸铵-乙基紫体系浮选分离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硫氰酸铵-乙基紫体系浮选分离Cu(Ⅱ)与Fe(Ⅱ)、Al(Ⅲ)、Ni(Ⅱ)、Cd(Ⅱ)、Mn(Ⅱ)、Co(Ⅱ)等常见离子的方法及条件.当硫酸铵用量为2.0g,硫氰酸铵(0.1mol/ml)和乙基紫(1.0×10-3mol/L)溶液用量分别为1.5ml和2.0ml,总体积为10ml时,控制pH=1~4,即可实现Cu(Ⅱ)与上述离子分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硫酸铵-溴化四丁基铵(TBAB)-水体系萃取分离铅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的分离条件.试验表明,TBAB的水溶液在硫酸铵的作用下盐析,形成了液-液两相,在pH3~5的克拉克-鲁布斯缓冲溶液中,Pb2+与Br-形成的络阴离子PbBr42-能与溴化四丁基铵TBA+形成疏水性的三元离子缔合物(TBA+)2(PbBr42-)而被萃取到上层TBAB相,其他共存离子:Zn2+,Cu2+,Ni2+,Co2+,Mn2+,Fe3+不被萃取.控制溶液的酸度,该体系能够使Pb2+与常见金属离子Zn2+,Cu2+,Co2+,Ni2+,Mn2+,Fe3+等完全分离.对合成水样进行了萃取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硫酸铵—乙醇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Bi(Ⅲ)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了在硫酸铵存在下,乙醇与水能够分为醇/水两相,在分相过程中,Bi(Ⅲ)与I-及CTMAB+缔合生成BiI63-(CTMAB+)3,该三元缔合物能够很好地被乙醇相萃取.通过控制pH值,能够使Bi(Ⅲ)与Mn(Ⅱ)、Fe(Ⅲ)、Co(Ⅱ)、Ni(Ⅱ)、Zn(Ⅱ)、Al(Ⅲ)等常见离子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9.
在稀磷酸介质中,铅(Ⅱ)与过量的I-形成[PbI4]2-配阴离子并进一步与甲基紫形成离子缔合配合物时,会 明显增强共振瑞利散射(RRS)强度,最大RRS波长位于327nm.研究了该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特性、主要影 响因素和反应的最佳条件,在2.0×10-3~3.0×10-2μg/mL范围内,共振瑞利散射强度与铅的浓度成线性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很高的灵敏度,铅(Ⅱ)的检出限为0.6ng/mL,可用于对自来水中痕量铅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0.
钯与铱、铂、钌、铑和镓的浮选分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水溶液中, Pd(Ⅱ)与溴化钾和四丁基溴化铵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配合物,此三元配合物浮于盐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溴化钾和四丁基溴化铵的浓度分别为1.5×10-2mol/L和2.0×10-3mol/L, pH =2.0时, Pd(Ⅱ)被定量浮选.Ir(Ⅳ)、Pt(Ⅳ)、Ru(Ⅲ)、Rh(Ⅲ)和Ga(Ⅲ)离子在该体系中不被浮选,实现了Pd(Ⅱ)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中Pd(Ⅱ)的定量浮选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胶束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牛奶中微量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的条件下,铅(Ⅱ)与二甲酚橙的显色反应。在pH=5.4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Pb与二甲酚橙(XO)和CTMAB反应生成红色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10~5L·mol~(-1)·cm~(-1)。研究表明,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显著提高。铅含量在0~2.0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牛奶中微量铅离子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用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邻二氮菲-正丙醇-硫酸铵-抗坏血酸体系萃取分离和富集铁的行为及铁与一些金属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硫酸铵能使正丙醇的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三元缔合物[Fe(phen)3]SO4能被正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正丙醇、邻二氮菲和硫酸铵的浓度分别为30%(v/v)、7.0×10-4 mol/L和0.2 g/mL时,Fe(Ⅱ)的萃取率达到96.6%~98.4%,Co(Ⅱ)、Au(Ⅲ)、Ag(Ⅰ)、Ni(II)、Mg(Ⅱ)、Cr(Ⅲ)、Cu(Ⅱ)、Al(Ⅲ)、Hg(Ⅱ)、Pb(Ⅱ)和Cd(Ⅱ)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Fe(Ⅱ)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中铁的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以三正辛胺为载体的微乳液分离钼(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三正辛胺(TOA)为载体,由OP-10、异戊醇、环己烷和NaOH水溶液组成的微乳液分离钼(Ⅵ)的行为及机理.当膜相中三正辛胺浓度为0.03 mol/L,内相NaOH的浓度为0.03 mol/L,外相HCl的浓度为0.01 mol/L,可使钼(Ⅵ)的萃取率达98%以上.在该条件下,可使钼(Ⅵ)与Fe(Ⅲ)、Co(Ⅱ)、Ni(Ⅱ)、Zn(Ⅱ)、Mn(Ⅱ)、Cd(Ⅱ)、Cu(Ⅱ)、Pb(Ⅱ)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14.
在硫酸铵的作用下,乙醇水溶液分成两相.在分相过程中,GaCl4-与罗丹明B(RhB)生成的[GaCl4-][RhB+]能被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乙醇、罗丹明B和硫酸铵的浓度分别为30%(v/v)、0.6 g/L和0.3 g/mL时,GaCl4-的萃取率达到98.5%以上,Pb(Ⅱ)、Ni(Ⅱ)、Cr(III)、Cu(Ⅱ)、Mg(Ⅱ)、Ru(III)、Fe(II)、Co(Ⅱ)和Ag(Ⅰ)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Ga(Ⅲ)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15.
A new method of using phenolphthalein loaded with 1-(2-pyridylazo)-2-naphthol (PAN) as solid phase extractant to separate and enrich trace copper in diverse water sample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ef- fec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such as the amounts of PAN and phenolphthalein, stirring time, various salts and metal ions on the enrichment yield of Cu(II)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o select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Cu(II) can be totally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of microcrys- talline phenolphthalein. By controlling appropriate acidity (pH=1.0), Cu(II) is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Cd(II), Pb(II), Mn(II), Co(II), Fe(III), Ni(II), Al(III), Zn(II) and Hg(II) in the solution. The possible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enrichment of copper is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is proposed method is found to be 0.03 μg·L-1 with the enrichment factor of 200. The recovery is in a range of 96.8%―105%. The standard deviation is less than 2.5%.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copper in different water sampl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用三氯氧磷对甘蔗渣进行改性,制备了含有强吸附能力的磷酸基团的甘蔗渣吸附剂,研究了磷酸化反应条件对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同时也测试了所制备的甘蔗渣吸附剂的一些物理性质如表面积、孔径和平均颗粒大小。在恒温及恒定pH条件下,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磷酸化甘蔗渣对Pb2+、Cu2+、Cr3+的吸附动力学,并运用3种动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二级动力学模型对试验数据最为吻合。所制备的改性甘蔗渣吸附剂对这3种离子的吸附量为Cr3+>Cu2+>Pb2+。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新的三价金属铊与配体邻啡咯啉(Phen)和8-羟基喹啉(Oxine)的络合物,并应用多核核磁共振(1H,13C和205Tl)渡谱和振动光谱,系统地对所合成的络合物进行了溶液和固相的表征.204T1核磁共振波谱表明,单配体络合物[T1(phen)] 3+,双配体络合物[T1(phen)2] 3+和三配体络合物[T1(phen)3] 3+以化学平衡的形式存在于二甲基砜(DMSO)和乙腈(CH3CN)溶液中.并在DMSO溶液中,测定了三配体络舍物[T1(phen)3] (ClO4)3 (1)和四配体络舍物ETl(oxine)4] (ClO4)3(2)的1H和13C NMR谱,其自旋-自旋耦合常数(T1(I=1/2)-13C和Tl(I=1/2)-1H)均被观测到.从二维共振谱(13C-1H COSY图谱),四配体络合物FTl(oxine)4] 3+中C-H联结和其复杂的自旋-自旋耦合1H NMR图谱均被明确地归属和指认.紫外-可见光谱表明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转移吸收谱(LMCT)分别为315 nm(ε=1.65×103mol-1·cm-1)(1)和375 nm(ε=7.48×103mol-1·cm-1)(2).由此可见,三价铊与配体邻啡咯啉(Phen)和8-羟基喹啉(Oxine)均都生成了稳定的络合物.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异丙醇水溶液与(NH4)2SO4的双水相体系下,螯合剂PAN(1-(2-吡啶偶氮)-2-萘酚)与Ni 2+以及吐温80形成的缔合物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结果表明,该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2nm,与PAN和异丙醇水溶液的混合液相比,最大吸收发生了97nm红移.应用该缔合物体系分离测定镍时,其线性范围为0.10~0.60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105 L·mol-1·cm-1.利用该方法萃取测定Ni(Ⅱ)时,干扰离子铅(Ⅱ)、锌(Ⅱ)、铝(Ⅲ)、锰(Ⅱ)、钼(Ⅶ)、Fe(Ⅲ)、铬(Ⅶ)不被萃取,实现Ni(Ⅱ)与上述干扰离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