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列车自动门振动谱是实施列车自动门振动可靠性实验的基本条件.为了保障所构建的列车自动门振动谱的效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基于能量守恒原则修正准振动谱的幅值,为此建立了幅值修正系数.对检测获得的某型列车自动门振动时间历程构建振动谱,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高速列车的振动特性直接影响旅客乘坐的舒适性和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为了分析不同线路条件和运行速度对高速列车振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模型,并以德国高速轨道谱和我国干线轨道谱产生的轨道随机不平顺作为耦合系统的激励,通过Newmark数值积分和Matlab仿真,计算了高速车辆在高速线路和提速干线条件下车体、构架、轮对等车辆各部件和轨道部件的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高速车辆各部件振动响应均显著增大;线路条件对高速列车轮对及轨道系统振动的影响较对车体系统振动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3.
基于Realizableκ-ε湍流模型的延迟分离涡模拟(DDES)方法,求解不同缩比尺度和来流速度下列车周围非定常流场.通过改变模型缩比尺度和来流速度来研究列车非定常气动特性的雷诺数效应和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雷诺数增加,各节车气动阻力系数均方根基本呈现减小趋势,且波动明显;随雷诺数增大,列车各节车气动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标准差均先减小后增大,且波动明显;气动力系数功率谱密度随雷诺数增大而变小;雷诺数对气动力系数主频有影响,但无明显规律;列车气动力的尺度效应显著,随雷诺数增大,列车气动力的尺度效应减弱,且列车升力的尺度效应相对显著;列车非定常气动阻力和升力振动的尺度效应随雷诺数增大而减弱,且列车非定常升力振动的尺度效应更加显著;尺度效应不改变列车气动力以低频为主的振动特性和列车气动力功率谱密度的分布规律,对气动力振动主频及其功率谱密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列车-上承式桁梁桥横向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列车-上承式桁梁桥作为一个耦合的整体系统进行研究,上承式桁梁桥采用桁段有限元单元模拟,列车采用具有21个自由度的2系弹簧车辆空间振动模型,应用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列车一桥梁时变系统的整体横向振动方程,使用机车车辆轮对或转向架实测蛇行波为激振源,计算了一列货物列车以5种不同速度通过桐模甸上承式钢桁梁桥时的列车-桥梁系统的横向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计算列车-桥梁系统的横向振动是切实可行的,这为研究上承式桁梁桥的横向刚度及研究高速列车-桥梁振动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列车随机激励下铁路站房结构振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激励模拟是铁路站房结构振动响应分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站房结构振动响应分析中列车激励时程多采用简单列车模型或典型频率谐载组合进行模拟.根据车辆随机振动理论,考虑完整的轨道不平顺谱和轮对间轨道输入相关性,模拟得到基于二系悬挂10自由度列车模型的列车随机激励时程,通过与现有实测数据及模拟时程对比,验证了所得激励时程时频域内的合理性.进行列车随机激励下天津西站大跨度站房结构振动响应分析,研究结构各层振动响应的频谱特性及RMS评价,结果表明:候车厅层振动卓越频率位于人体对竖向振动的最敏感频率范围内,应注意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列车-桥梁时变系统横向振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采用26个自由度的列车空间振动模型,以考虑箱梁翘曲影响的空间梁单元模拟桥梁结构,建立多线铁路箱梁桥列车-桥梁时变系统空间振动分析模型,分别以构架人工蛇行波及前苏联规律性的竖向不平顺函数为横向及蛏向激振源,计算列车以不同车速通过桥梁的空间振动响应,并对该大桥的竖向横向刚度做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不同列车、不同行车情况下,列车走行舒适性均在“良好”标准以上;该桥具有足够的横向(横向位移为6.36mm)和竖向刚度(竖向位移为131.25mm)。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如何在高速列车设计阶段预测机车振动舒适特性.首先采用ANSYS建立某型号高速列车M车的有限元模型,在MATLAB中采用频域法对功率谱密度进行处理;然后以轨道水平不平顺为例进行瞬态分析模拟出高速列车在运行时的整车响应,采集地板上某些节点加速度响应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后得出了M车对应的舒适度和平稳性指标.这种方法使理论设计阶段进行有效地评价高速列车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振动特性和旅客乘坐舒适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货物列车编组对列车-桥梁系统空间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列车、桥梁空间振动分析模型,利用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系统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了列车-桥梁系统空间振动矩阵方程,采用Wilson-θ法求解。研究了5种不同货物列车编组对列车-桥梁系统空间振动响应的影响,得出了一些符合物理概念的桥梁振动响应时程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机车、车辆轴重是影响桥梁竖向振动位移的主因;空载货车作用下的车桥系统横向振动响应比重车的要大;全列空车编组及空重混编是影响列车-桥梁系统横向振动响应的不利编组,而全列空车编组更为不利;在进行桥上货物列车脱轨分析时,宜采用全列空车编组;通过改善列车编组的方法可以提高列车-桥梁系统振动性能。  相似文献   

9.
将列车-连续钢桁梁桥视为一个耦合的整体系统,采用桁段有限单元对连续钢桁梁桥进行离散,每节车辆采用具有21个自由度的二系弹簧车辆空间振动模型,列车与连续钢桁梁桥通过轮轨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动力耦合,应用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建立列车-连续钢桁梁桥时变系统的整体振动方程;采用直接积分法计算了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2座连续钢桁梁桥时的桥上列车振动响应全过程,分析计算所得结果,可以得出2座桥梁行车安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轮轨作用力是列车对轨道状态的激励响应,是列车安全监控的重要信息指标,对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意义重大.现有的轮轨力采集设备存在容易磨损、使用周期短等问题,导致数据采集困难,使用成本高昂;而列车的振动信号数据则更容易采集,利用振动信号来反演轮轨力一直是相关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但常见的轮轨力反演方法大多基于模型驱动,识别精度低,...  相似文献   

11.
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地表振动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把轨道作为弹性地基上的梁,得到轨枕与道床之间的动反力,采用薄层法求得分层土体的稳态响应,建立了运行车辆-轨道-环境振动模型,首次对秦沈高速铁路列车运行产生的沿线地基的振动响应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分析表明:移动轴重作用率对加速度频谱起控制作用,在其附近出现峰值;加速度随列车速度的提高缓慢增加,当列车速度接近地表的瑞利波速时,会引起振动放大现象;理论模型能很好地预测近场的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12.
通过扫频激振确定高速列车门系统固有频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速列车外门和内门系统采用电动式振动试验系统进行扫频实验,掌握固有频率的分布.分析外门系统固有频率异于裸门固有频率的可能原因,给出将内门系统固有频率与内门子系统或部件相联系的思路.通过扫频激振可有效掌握高速列车门系统固有频率分布,为改进门系统的振动品质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起落架舱门的结构完整性影响飞机起飞着陆阶段的安全,因此,提出了一种使用舱门连杆应变间接监测起落架舱门结构健康的方法。首先在某型运输机起落架外舱门连杆上粘贴应变计,对起落架收放过程中的舱门气动力进行定性分析;然后使用小波变化和傅里叶变化对连杆应变数据进行时频分析和频谱分析,间接获取起落架外舱门的振动响应频率,将振动响应频率作为易损探测值,根据其变化趋势判断舱门结构损伤的演变情况,并与舱门固有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构损伤的原因;最后使用机载测试系统和监视系统,实现飞行过程中的起落架舱门结构健康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有效,可预先探测起落架舱门结构损伤,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动态核聚类分析的水轮机组故障模式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轮机组振动故障与振动征兆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总结了适用于水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的频谱特征表和振动部位幅值特征表;针对C-均值聚类易产生误分类问题,提出基于动态核聚类分析的水轮机组故障模式分类方法;对振动信号频率、振动信号幅值特征、振动部位进行分析,获得振动频谱征兆隶属度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故障分层的水轮机组运行状态自动诊断模型.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的诊断效率是可行的,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新的疲劳载荷谱编制方法,该法遵循雨流循环计数规则。新建谱与实测谱具有完全相同的循环计数统计结果,并且尽可能地保留了原实测历程谱的本身特性,与程序谱相比更接近实际。通过四种车辆实测谱计算分析,证实该疲劳谱与实测谱损伤基本等效。  相似文献   

16.
分析计算了列车运行引起环境振动的振源,即轨道作用于道床的振动加速度机制.建立了轮-轨-道床计算分析模型,将钢轨视为Winkler地基上无限长梁,建立并求解该梁的动力方程,得到列车移动静力产生的轨道振动加速度;根据Hertz接触理论,求得轮轨动接触力,利用Green函数模拟轨道因轨道不平顺和轮轨动接触力作用产生的变形,进而求得轨道不平顺和轮轨动接触力引起的轨道振动加速度;叠加上述两种加速度,即得列车引起环境振动的振源振动加速度;最后将理论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基于逆虚拟激励法的随机路面谱的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逆虚拟激励法对随机路面谱的识别方法进行了理论推导,并用确定性方法求解车辆平稳随机振动路面谱的识别问题.求解过程中通过给定车辆振动响应的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反求路面激励功率谱,然后再计算得出车辆对路面激励的振动响应功率谱.通过模拟仿真,对比了计算路面谱与实际路面谱的差异,验证了推导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逆虚拟激励法在求解车辆振动响应路面谱方面,具有很好的求解精度和计算效率.该方法为车辆振动平顺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向传播神经网络的水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频谱法和对向传播神经网络分类器对水电机组的振动故障进行诊断。采用对水电机组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提取该信号在频率域的特征量,将频谱特征向量作为学习样本;通过训练,使构造的对向传播神经网络能够反映频谱特征向量和故障类型的映射关系,从而达到故障诊断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法相比,频谱分析与对向传播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故障诊断简单有效,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Vanguard扣件在地铁曲线段的减振效果,以北京地铁5号线某曲线段为例,分别对DTVI_2扣件和Vanguard扣件下列车运行引起的地表振动响应进行现场测试.并通过建立相应的三维动力学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扣件在直线段和曲线段的地表动力响应特性和衰减规律.通过分析振动响应峰值、最大垂向计权Z振级及插入损失,研究了Vanguard扣件的减振效果.根据现场实测以及数值分析结果可知: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铁曲线段地表动力响应高于直线段,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动力响应特性类似且量值接近;列车运行引起的地表横向及垂向动力响应随距线路中心线横向距离的增加而呈起伏式衰减;列车运行于DTVI_2扣件和Vanguard扣件的轨道上时引起的地表垂向振动响应显著的频段分别位于60Hz和30Hz附近;Vanguard扣件减振效果显著,对曲线段水平向振动响应的减振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