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通报》1955,(2):1-1
塔斯社莫斯科1月17日电:苏联部长会议关於苏联在促进原子能和平用途的研究方面给予其他国家以科学、技术和工业上的帮助的声明: 苏联政府向来极为重视原子能的和平用途,已经决定给予其他国家以科学、技术和工业上的帮助来建立科学实验中心,以发展对核子物理学和原子能的和平用途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1955,(2):1-1
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热烈欢迎苏联部长会议在1955年1月17日关於苏联在促进原子能和平用途的研究方面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以科学、技术和工业上的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从十九世纪末贝克勒耳发现放射物质到现在苏联利用原子能於工业上止,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段漫长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无数的科学家向人类贡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的辛勤劳动的果实。在原子核物理学发展史七有几个特  相似文献   

4.
林因 《科学通报》1955,(5):77-77
现代物理学的奠基者,当代伟大的科学家和卓越的和平战士阿尔柏特·爱因斯坦,於4月18日和我们永别了,这是整个科举界和全体进步人类的沉痛的损失。爱因斯坦於1879年3月14日诞生在德国符腾堡的乌尔姆镇,他的童年是在慕尼黑度过的。1894年,他的家庭搬到意大利去,他留在慕尼黑的中学裏求学,第二年转学瑞士阿劳的一个县立中学。1896年进苏黎世的工  相似文献   

5.
涂长望 《科学通报》1955,(12):77-77
会議的一般情况由於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坚决地反对原子武器与主張和平利用原子能,由於有正义感的科学家及進步的科学团体一再要求举行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國际会議,联合國終於在今年8月召開了和平利用原子能國际会議。在筹备会議中,苏联曾屢次指出联合國应該邀請一切國家特別是代表世界上人口四分之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国参加日內亙和平利用原子能國际会議,但由於美國无理的反对,联合國虽邀請了世界上許多大小國家参加  相似文献   

6.
对于我国热力工程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仲华 《科学通报》1955,(11):67-67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伟大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在整个工业和农业建设中,发电和推动各种交通工具和工作器具的动力机械佔着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为了能够把最先进的科学成就应用到我国的动力工业建设上去,我们认为有下列一些研究工作急待展开。一原子能动力机械去年6月苏联建造完毕的世界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开始了原子能动力的新时代。我们可以预  相似文献   

7.
张存浩 《科学通报》1955,(10):55-55
自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是煤炼油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煤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因此这个工业的发展主要决定於如何寻找一个合理的经济的工业型式。目前比较成熟的合成工业型式是采用以钴为催化剂的常压固定床操作,但是因为它的生产率低,原料气体(H_2:CO=2∶1)比较昂贵,尤其是用作催化剂的主要原料——钴不易大量获得,因此阻碍了这一工业的大量发展。使用熔铁催化剂是合成液体燃料工业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这不仅由於熔铁催化剂价格低廉、来源宽畅和制备简便,而且还因为它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耐热性,使得它更适宜用於几种新  相似文献   

8.
自从1960年激光器发明以来,UK原子能管理局卡尔哈曼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一直在专心致志地研究激光。他们的研究是有成果的。最近法兰泰公司准备生产出售由该研究所设计并改进过的高能激光器。这种能产生速率5千瓦或10千瓦的高能激光器可用来切割,焊接或处理厚达20毫米的金属片。激光器作为标准的工业装置已为期不远了,它将成为自动化工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在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科学与技术都是生产的基础。科学与技术两者是不能完全分隔的,因为技术是科学知识在发展有用的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发现了前所未知的事物;技术则将其应用于生产。诺贝尔发明了甘油炸药,这是科学上的一大进步。他的发明应用于开矿和建筑铁路,造福了人类,也就成了技术。美国黑人植物学家乔治·华盛顿·卡弗并没有发明黄豆、白薯或者花生。但是他发展了这些古老作物的新用途,扩大  相似文献   

10.
無線電電子学——最有趣味的、多方面的和迅速地發展着的科学部門之一——由於它揭示了巨大的和往往是意想不到的应用上的可能性,因而引起了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注意。人們有時把我們現在这個時代称為原子能世紀。我觉得把它称為無線電電子学世紀也是同樣恰当的,因為只有在物理学中採用了無線電電子学的方法,原子能的利用才有了可能。此外,無线電電子学滲透到一切科学和技術部門之中和十分廣泛的無線電電子学方法的应用也都証实了这  相似文献   

11.
张家骅 《科学通报》1958,3(18):559-559
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事业有两个主要项目,即是原子能动力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前者是利用重原子核裂变时所释放山来的能量来发电,推动轮船机车等,借以解决动力方面的问题,后者则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所具有的特性来解决工业、农业、医学及科学研究各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放射性同位素可应用的面非常广,而所能解决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无疑地,放射性同位素的普遍应用将标志着原子时代已经开始,技术革命已经再向前推进一步。它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苏联科学院討論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科学与技術問題的会議,在7月1日開幕,7月5日結束。中國科學院派遣了我和薛禹穀同志前去參加这次会議。会議过程中,苏联科学家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的巨大努力和輝煌成就給了我們極深刻的印象。我們又一次深深体会到苏联科学的先進性和它与人民的和平建設之間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全世界人民更从这一次会議清楚地看到誰真正地主張用原子能來造福人類,誰是和平的真誠有力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13.
科学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又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和行动指南。通过它,我们可以认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并由此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迈向一个又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人类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空前进步,这主要得归功于四次工业革命: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蒸汽机、纺织和冶炼技术为突破口的工业进步;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在20世纪初,主要是化学、电力和内燃机技术的发展;当代依靠新兴技术的发明兴起的又一次工业进步,则被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而这每一次…  相似文献   

14.
<正>为什么在轮子出现很久之后人类才发明了手推车?人类创新已到达巅峰了吗?在长长的创新发明列表中,哪些是最能体现人类的想象力、乐观精神和科技进步的本质?去年,美国《大西洋月刊》邀请了12名专家组成了一个评判小组,评选出了塑造现代生活最伟大的50项发明创造。评判标准是:从大约6 000年前人类发明轮子以来普遍推广应用的创新发明。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将有哪些重大发明?让我们先从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人工智能、粮食、能源这三大领域去探索一下。 量子计算机 要说20世纪的最大发明是什么,恐怕非计算机莫属。它的出现不仅使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还使社会体系发生了急  相似文献   

16.
从今天开始,我将同青年朋友们谈谈有关发明创造的一些问题。 人类劳动历史是一部 发明创造的历史 翻开人类的文明史,人们在劳动中创造了工具,从而从猿进化到了人。人们发明了取火的方法,发明了用石头制作狩猎工具、切割工具和生活用具等,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语言,脱离了穴居生活,逐步形成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7.
电子物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从阴极射线的发现算起已有整整100余年的历史了.本世纪初发明了真空电子管,揭开了人类应用电子技术的序幕.四十年代后期,晶体管的发明使电子技术进入了新的一代.随着高压和强流电子束技术的发展,从七十年代开始,电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相对论电子学逐步形成了.广义地说,电子以相对论性速率运动时所出现的一切物理现象都是相对论电子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流器一号与热核聚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能的应用,是从20世纪中叶核裂变能的军事应用开始的,它将于21世纪中叶以核聚变能的生产应用而达到高峰。我国的热核聚变研究,将以与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同样的水平,迎接这一高峰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福家 《自然杂志》1998,20(3):125-128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大转变的时代,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正逐渐丧失昔日的荣耀, 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已经显示出勃勃生机,并表现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就是知 识经济. 知识经济对我国,甚至对世界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会有什么影响?如果说,在200年前,工业经济开始替代 农业经济;那么,在今天,知识经济正开始替代工业经济.这是一个机遇,如何抓住这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现在, 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使人感受到,能不能看到明天会发生什么,将决定事业的成功还是失败.”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中国以基础性发明贡献于人类。如果缺少这些发明,世界也许是另一番景象。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3世纪这1800年间,中国发明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们在众多领域创造全新的技术,解决了长久困扰人类的许多问题,这些技术发明使人类活动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一直延续至今。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