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名作《到灯塔去》中进行了成功的人物塑造。本文在阐述伍尔夫的人物塑造观的基础上,分析了《到灯塔去》中人物塑造的特色: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来刻划人物性格,淡化故事情节,但借助外界事件展示人物内心活动。  相似文献   

2.
文学伦理学批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能帮助批评家树立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揭示文学作品的道德指向和文化内涵。文章以《到灯塔去》为例,结合社会文化语境,解读作者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3.
<不老草>别具一格的四辑组合中,第一辑"微型小诗"虽然多属日常感悟的随意点画,但已蕴涵梁上泉对诗要"真、情、深、新、精、音"的总体选择;第二辑"六弦琴续弹"则是这种总体选择的定向延伸,标志着他将中国传统诗歌所崇尚的内形式美和外形式美融入个人诗美创造的得心应手,对当代汉诗奉献出了六行体律式;第三辑"抒情谣曲"、第四辑"长笛短吹",除了继续着他半个世纪以来诗路寻绎的主要轨迹,也对当代汉诗体式的多样化和多向性提供出了一个可描摹坐标.经由<不老草>,不仅可以更切近地认识梁上泉其人其诗,而且对于当代汉诗的未来走向将会拓宽视野和增添乐观.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曾在天涯>为蓝本,从价值观念与精神世界的差异、语言的困扰、爱情婚姻观的颠覆以及文化身份的重新书写四个方面探讨了新时期留学生文化身份重新书写的历程,对新时期留学生新的文化空间的构筑寄予希望.  相似文献   

5.
焚书后《诗》至汉初始得复兴,期间以口授壁藏在民间秘密流传,在经历了秦火战乱之后仍能保其大概面貌,实为幸事。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展现出的叙史方法和诗歌观念,既强调诗歌的本体要求,又关注现代经验对诗歌行程的裹挟,富于创见地打破了习常的线性、平面编排诗歌历史的套路,深入揭示了隐含在破坏期、建设期、分化期等阶段背后的重大诗学问题该书以“诗形”、“诗质”贯穿新诗演变的问题史,这种以历时性为经、以共时性为纬的研究方法,使之成为近年来新诗研究中具有超越性和独创性意义的一部重要论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分析峭丹《丁香山谷》诗集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8.
陈海勇是近年成长起来的宁波有代表性的青年诗人之一。陈海勇诗中的痛感引发、表现,是有一定深度、厚度和强度的。深度是指诗人对对象、对生命的体验的过程。他在关注生命,尤其是关注普通生活甚至卑微生活中的人生命运时,不仅个人完全融入了对象的生命,而且在呈现过程中也让读者体验到同样的感情,具有制成精确画面的本领和跳出这画面的冷静观照的理性,由痛感的诗到美感的诗,肯定是诗学理论上的大的命题,其涉及到的内容会无比丰富。  相似文献   

9.
《金翼》是一部以小说体形式写成的关于中国家族制度研究的社会人类学著作,该书的末尾对乡村家族的人际关系进行了物理学图景式的描绘。通过对其描绘的物理学图景进一步展开探讨,并以人际关系和命运为重点揭示社会体系生存和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熊十力亲身参加辛亥革命,但之后潜心哲学思考.其最初的哲学思考主要体现在《<庸言>札记》和《心书》中,二者可以视为熊氏对于辛亥革命的哲学反思.本质上,革命要造就一个真实的世界以适合于人自身的真实存在,然而熊氏的反思表明:哲学对于革命中精神缺乏的反思,逐步引向哲学与革命的分离,以及哲思者与政治现实的分离;同时,如此分离豁显出的本质在于,革命并不造就真实本身,真实的证成是由哲学及其担当者完成的.  相似文献   

11.
千家注杜,都只是围绕一个”儒”字,对杜诗中的道释意蕴几乎视而不见。尽管杜甫一生频繁出入道释,但儒学始终都占据着杜甫灵魂的主导地位。道释在杜甫的心灵坐标中总是若隐若现,无足轻重,且无论悟道与否,杜甫的修道学佛不但无损于其“诗圣”的伟大形象,反而更显示了“诗圣”的难得、可贵,所以我们无需回避杜甫身上的道释痕迹,一个儒道释的杜甫形象应该更全面丰富,也更真实可亲。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早就存在以数字入诗的现象,但杜牧却将这一手法加以充分的运用。在他现存的诗歌中,有一半以上的诗歌中用到了数字。在他的以数字入诗的诗歌中,运用数字的方式多种多样,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灵感”是创作的冲动,是创作者渴望的一种激情。灵感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是异常重要的。许多中外成功作家虽然对灵感的认识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创作“灵感”都是来自生活、积累、勤奋、艰辛、热情。现实生活是灵感之根,艰辛创作是灵感之源。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的现代诗风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在新诗坛由“革命期”向“建设期”过渡的时期开始现代诗写作。他的现代诗大多以“我”为主,更多地触及个体的城市生存体验。虽然他的诗在诗艺上略显简单,但他的这些诗歌为我们打开了沈从文作为文学大师的另一面风景。在大量的情诗之外,他还写了不少抒发个人命运感受、讴歌自然与生命、批判都市生活以及记录自己病中思情的诗歌。  相似文献   

15.
象征主义文学意象派诗歌与中国诗歌意象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象征主义文学及其分支意象派诗歌的创作特点的阐述和对中国古代文学对于意与象阐释的分析 ,比较了中西方意象派诗歌的联系与不同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文学研究会成员的徐玉诺,在其坚持的“为人生”的艺 术观念指导下的创作,总体上是写实性的。但为他赢得不朽艺术生命的作品,则都是由写实 上升为象征的。这些作品把诗人的个人体验升华为人类的普遍经验,既有贴紧现实的执着又有指向未来的超越,从而获得了长久的艺术魅力和永恒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17.
日本新农村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战后日本针对城乡间存在的差距,先后进行了三次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日本在其新农村建设中,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从资金投入、规划与组织、法律与制度建设、人力资源培训等各个方面给予农村以实际支持。同时,也鼓励农民自强自立。这些有益的经验对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诗歌的特点出发,提出诗歌教学的策略:吟咏是前提,品味语言是核心;解析意象、揣摩意境是重点、难点;诵读是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诗经》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对我国诗歌发展的主流方向作了一系列的规定,设立了一个范式.这种范式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诗言志”的抒情性特征,“温柔敦厚”的含蓄蕴藉的风格,变化多样的艺术手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宋琬是清初诗坛上的“国朝六大家”之一,在诗、词、曲、赋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以诗胜。他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很难对其作品做单一的概括和评价。但如果从其整体观照,宋琬的诗歌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稳定的美学特征——“清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