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真空态与相干态|α〉叠加态的熵压缩性质,并比较熵压缩与方差压缩的关系.研究表明:当权重b及相干态的振幅R取不同值时,叠加态的熵压缩和方差压缩分别满足熵测不准关系和海森堡测不准关系,且熵压缩比方差压缩能更灵敏地量度光场的压缩性质.  相似文献   

2.
我们这里所说的有序与无序是指秩序 ,通常是就体系或系统内部的基本结构单元在空间的分布或对时间发展过程中的运动状态而言的 ,有序与无序最大的特征是 :有序显示出约束性较大 ,因此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较少 ,而无序则刚好相反 .本文的目的是从数学角度去研究这个问题 .推导出与有序度及无序度有关的定理 .类似于凝聚态物理学中的序参量 ,我们给出宏观态的有序度 ,而无序度则参考统计物理学中由玻尔兹曼建立的熵公式给出的 .设系统S有n个粒子 ,且有提供每个粒子选择的k个自由态 ,则记此系统为 :S ={n ,k},若粒子是可辨的 ,则记为S·=…  相似文献   

3.
熵是描述物质运动无序度的广延量,熵值越大系统无序度也越大。孤立物理系统的不可逆过程的熵值总是增加的,生物系统的不可逆过程的熵值却总是减少的,这是因为生物系统不断地从环境中吸取负熵的结果。因此,任何系统的有序发展一定要从外界或其他系统中获得负熵,负熵流是系统之间协调有序的中介。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两体高维(mn,m≥3)量子系统一类两参量态的量子纠缠特性.计算了它们的负值度N(negativity)和量子相对熵纠缠度Er,得到了解析表达式.最后讨论这二种纠缠度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这一类两参量态的PPT态都是可分离态,所有纠缠态都是NPT态.与2?n量子系统不同,高维情形不再有负值度总是大于等于量子相对熵纠缠度的简单关系,更一般的关系式为mN/2≥Er.  相似文献   

5.
熵是一个态函数,系统从某一初态过渡到某一终态时,它的熵变与过程无关,只与初、终两态有关。因此,当系统经过某一不可逆过程从初态过渡到终态时,为了计算系统的熵变,可以设想一个可逆过程,使系统同样从初态过渡到终态,系统在此设想的可逆过程中的熵变便与所讨论的不可逆过程中的熵变相等。但是一般教科书中都没有设想多种可逆过程来计算一个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叙述。本文设想七种可逆过程来计算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过程的熵变。  相似文献   

6.
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研究了无序度和本征能量对局域化长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无序度的增大,系统的电子态出现局域化现象,局域化长度逐渐减小,而且对应于不同的能量本征值;电子的局域化程度不同,能带中心出现准扩展态,系统内部出现类金属行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论述了熵的基本概念及其物理意义,得出熵与系统的状态及无序度的关系.其次,概括了熵与新陈代谢、熵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的应用,总结出生命系统的特征以及这个系统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机理.最后,研究了病变与熵的关系,讨论是否可以通过用药物治疗及护理来调节熵的变化,从而治愈机体的病变.  相似文献   

8.
分别从三量子比特纯态的正则形式和Linden-Popescu-Schlienz标准形式出发,计算三量子比特纯态的紧致相对熵纠缠度及W态的紧致相对熵纠缠度.指出紧致相对熵纠缠度不具有LU不变性,并给出它与P相对熵纠缠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粒子可辨的系统给出宏观态及系统平均无序度的定义,然后给出与统计物理中3种统计法相应的系统平均无序度以及无序度涨落的计数定理;之后,将宏观态的无序度推广到粒子不全可辨乃至r-色分配的情形上去,并且给出有关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相似文献   

10.
从教学角度比较熵与能的区别与联系.探讨了可以用有序能(功能)来作为运动转化能力的量度,也可以用无序能(熵能)来表示运动转化能力退化的程度;强调了熵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如混合熵与稀溶液的依数性的关系,熵与反应的热力学趋势及动力学速率的关系等;以太阳的负熵流对地球生物体的重要性为例,探讨了如何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一个随机系统的几率分布函数P(q)常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的最大熵分布,而其信息熵S则是系统状态无序性的量度,本文证明,增加约事的数目和强度都将使S减少,使系统趋于较有序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熵(Ⅱ)     
介绍了解决遍历理论经典问题的Kolmogorov熵,以及为研究拓扑动力系统而产生的拓扑熵等概念,进而引导读者对这一引人入胜的领域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引进(k,s)阶广义熵,q阶Shannon熵及q阶Renvi熵。考察其极值性,单调性等基本特性,论述其作为随机模式在主观先验知识条件下不肯定性度量之特征。通过与数据方差的比较,阐明数据熵差作为数据差异性度量的一系列性质。最后利用对数(?)函数给出样本熵差的渐近计算。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为何能抵抗熵增加定律而涌现自组织结构?孤立系统的熵是否永远只增不减?热力学退化和自组织进化可否统一,如何统一?本文从非平衡熵演化方程出发,论证内部有相互吸引力作用的非平衡系统可能会自发涌现一种新的熵减少,它与传统的熵增加定律共存,互相抵消,结果导致孤立系统的总熵可能减少,从而不仅使孤立系统亦促进开放系统涌现自组织结构。本文推导出这种新的熵减少率的统计公式,并从数学形式和微观物理基础两方面与作者前些年得到的熵增加定律的统计公式作了对比;进而给出孤立系统和开放系统的总熵变化率公式,前者由熵增加定律公式和新的熵减少率公式相加决定,后者为熵增加、熵减少和熵流出3项的代数和,二者都显示了热力学退化和自组织进化的统一。应用本文理论公式,定性地讨论了两个实际孤立系统不均匀结构的形成,包括对宇宙热寂推论的澄清。  相似文献   

15.
熵(Ⅰ)     
一般不确定性问题所包涵的“不确定”的程度,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用数学来定量地描述的,关于不确定性的数学度量,我们称之为熵.这里,首先介绍物理学家、化学家早已熟悉的热力学熵,并对古典的Boltzmann熵作数学描述,进而对随着信息理论的需要而出现的Shannon熵作一番论述.并对熵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近似精度和条件信息熵的粗糙集不确定性度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基本不确定性度量方法能够度量知识的不确定大小,却不能区分集合粒度划分大小,利用知识的信息熵,并结合粗糙集精度,定义了一种粗糙熵,用于度量粗糙集中的不确定性.证明了该粗糙熵随着划分粒度的变小而单调增加的性质.新的粗糙熵不仅能度量粗糙集的不确定区域大小而且可以度量划分的大小.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定义了最大可能熵(PME)的新概念,并提出最大可能熵原理.仅对孤立的平衡系统而言PME才等于系统的熵(Sm=S),一般情况下PME总是大于系统的真实熵(Sm>S).当一个非平衡开放系统的PME不管因为甚么原因增大时,它的信息和熵就能同时增加.例如,当一个系统的体积和能量增加时,其PME就增大,从而导致它的信息和熵可同时增加.最大可能熵原理建立在理论和近年提出的"熵界"上.由这个原理不但能推导出科学上已有结论,如黑洞无毛定理,还可用来解释宇宙中某些谜一样的问题,如整个宇宙的熵增大,同时地球上的生物却可以不断进化.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公交满意度评价中存在的可靠性不够的问题,提出了能够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公交满意度的五元联系度方法,并采用可以度量各项指标信息量的熵值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实证分析以及与不同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基于熵权重的五元联系度模型的评价结果比较合理、客观。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般文献中对熵概念理解的混乱的失当之处,对物理学中的熵概念的基本含义进行了疏理.文章讨论了克劳修斯熵和波尔兹曼熵的差别、联系和意义;证明了一般文献对热力学熵公式中作为积分因子的1/T的T的解释的失当之处;区别了作为体系结构组构方式变化过程中熵值减少程度和作为体系结构方式偏离标准值的程度的两种不同意义的负熵规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统计复杂度和标准Shannon熵研究了乘性色噪声和加性白噪声共同作用下非对称双稳系统的动力学复杂性.考虑到系统势函数的非对称性,借助于Bandt-Pompe算法分别计算了系统总的以及左、右势阱的统计复杂度和标准Shannon熵,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势阱的非对称性、加性白噪声、乘性色噪声及周期信号等对系统动力学复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这些因素变化时,系统总的统计复杂度和标准Shannon熵与系统单个势阱中的统计复杂度和标准Shannon熵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趋势,反映了其动力学复杂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