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古巴是世界上接受苏“援”最多,因而对苏联依赖最深的国家。据外报材料,从一九五九年一月卡斯特罗上台到一九七七年,苏联对古巴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已达一百二十四亿三千万美元,其中经“援”九十四亿三千万,军“援”三十亿。从一九七五年古巴充当苏联的打手出兵安哥拉以  相似文献   

2.
出于担心古巴危机会引发世界核战争的顾虑,罗素积极介入古巴危机并在美苏等国之间进行斡旋和调解。在此过程中,罗素曾把古巴危机发生的责任一直错误地归咎于美国,而对苏联在古巴危机中的表现则高度称赞。与此同时,罗素还向苏联、美国、古巴和联合国等呼吁妥协和调解。在罗素看来,恰是他的调解才使苏联将导弹撤出古巴。其实,古巴危机的真正解除是由于苏联见证了美国的军事实力后,自认自己军事实力不足以对抗美国而后主动撤出古巴的结果,而罗素的调停恰为苏联将导弹撤出古巴提供了一个借口。尽管罗素在此事件中只发挥了一个表面调停人的作用,但是他仍然值得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学习。  相似文献   

3.
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走过了35年艰苦历程。在这段不算漫长的岁月中,古巴人民不畏强权,顶住了来自美国的种种压力。苏联解体后,美国没有改变它敌视古巴的政策,对古巴继续实行经济封锁,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古巴的经济困难。与此同时,古巴经济内部的薄弱之处也越来越突出。当居民“菜篮子”里的食品日渐匮乏、一名机修工一个月的工资只能在黑市买一条大鱼、素有“糖罐”之称的古巴连居民定量供应的食糖也在减少的时候,古巴领导人意识到了食品紧缺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南美大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南美国家与西方经济联系密切,一向是美国重要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但是,近几年来,苏联竭力扩大与南美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不能不引起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严重关注。西方评论认为,克里姆林宫对南美的“经济攻势”将“削弱美国在那里的影响”。逆差基础上的贸易苏联同南美的贸易主要集中于南部锥体地带的国家。它同这一地带的贸易一向占其对拉美国家(古巴除外)贸易总额的85%以上,其中阿根廷和巴西约占80%。苏联从南美进口的物资主要是农牧产品和有色金属矿产品;出口物资主要是重型机械、车辆、发电设备和化工产品等。  相似文献   

5.
索马里同埃塞俄比亚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一九七七年,由于苏联从中挑拨,索、埃(塞)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在争议的欧加登地区打起了一场“沙漠战争”。苏联打着“国际主义”旗号,派出高级军事指挥人员和古巴雇佣军“协同”埃塞俄比亚军队同索马里交战。一九七八年三月,索马里从欧加登撤军。但是,战争的硝烟并未熄灭,当地的西索马里阵线的游击队同埃塞俄比亚政府军之间的战斗仍在进行。下面摘要译载的是一篇现场报道,原载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三日的美国《新闻周刊》。人们从中可以看出,非洲之角的局势不能稳定,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苏联在非洲推行军事扩张政策,就是苏、古在那里的军事“存在”。苏联的军事“顾问”、古巴的军队,决不是什么“国际主义战士”,而是一伙无恶不作的征服者。因此,他们受到欧加登人民的严惩是理所当然的了。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个时期,古巴在对外政策方面逐步进行了一些调整,特别是同美国的关系一改过去长期僵冷的局面,双方关系开始有了较多的接触。外刊评论认为,尽管这些迹象所体现的实质内容是“非政治性的”,但它说明古巴“在巩固和不损害对苏联关系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对美国的和平攻势方面”。  相似文献   

7.
最近苏美围绕苏联在古巴的战斗旅问题的斗争,是两国在古巴的第四次较量。在前后四次较量中,双方的攻守态势和得分情况有了引人注目的变化。本文介绍的是前三次较量。一九六二年十月:“导弹危机”这是第一次较量。从一九六二年七月开始,赫鲁晓夫集团偷偷地把一批弹道导弹运进古巴。美国情报部门获悉后,于十月派高空侦察机摄影核实。十月二十二日,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声明,宣布因为苏联在古巴设有“进攻性”武器基地,所以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并对苏联提出严重警告。二  相似文献   

8.
卡斯特罗政权统治古巴二十年了。今日的哈瓦那街头,人们为争购食品而到处奔忙;那些即将派往非洲和其它地区卖命的年青士兵愁容满面地仰望着民族英雄何塞·马蒂的塑像,默默地倾诉着命运的不幸;静谧的巴拉德罗海滩边,傍晚时,也很少见到昔日繁星般盼渔火……古巴岛充满了痛苦和灾难。苏联的附庸古巴位于加勒比海的西北部,扼南北美及中美洲出入大西洋海上通道要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把它当作向整个拉丁美洲侵略扩张的桥头堡,和一个理想的进行冬季海上军事训练的天然暖水海域。为了控制古巴,苏联是不惜工本的。卡斯特罗上台以来,已得到苏联的九十四亿多美元的“经济  相似文献   

9.
苏联控制下的古巴,如今成了克格勒在西半球从事间谍活动的重要基地,它的情报机构也已成为克格勃的得力工具。在国土并不算大的古巴,特务、情报机构网,却密布全国。其中内务部、情报总局和美洲部是几个较大的情报部门。此外,还有专门对群众进行监视的“古巴保卫革命委员会”等特务组织。据报道,古巴内务部成立于1961年,当时它的情报系统还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但1967年以后大权已逐渐由苏联掌握,重大情报活动计划均需经苏联认可。苏联则  相似文献   

10.
古巴从充当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搞侵略的打手,在非洲为非作歹以来,声名狼藉;它在不结盟国家中,处境越来越孤立。莫斯科显然认为有必要替这个马前卒吹嘘一番,以挽回一点它的“声誉”,于是苏联的宣传机器开动起来了。苏联《新时代》杂志发表专文,给哈瓦那送上了一顶顶桂冠:什么“革命典范”,什么“站在了世界解放运动的前列”,什么给予非洲国家以“国际主义援助”、“帮助发展国民经济”,等等,真是把古巴捧上了天。事有凑巧,正当莫斯科不遗余力地吹捧古巴在  相似文献   

11.
苏联在古巴驻有一个战斗旅以及围绕这个问题在苏美之闯发生的争吵,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国际事件。这一事件是怎样引起的?它的来龙去脉如何? 苏联在古巴驻有军事人员,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但是,一直到最近,美国的情报机构才证实,苏联在古巴的驻军是一个二千人到三千人组成的战斗旅,配有坦克、大炮,并进行有组织的作战训练。八月三十日,美国参议院外委会主席丘奇首先将这一情况向公众透露,紧接着,国务院发言人霍丁·卡特于三十一日在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宣布了这一严重事态。消息传出,舆论哗然,美  相似文献   

12.
哥伦比亚是中国人民比较熟悉的南美国家之一。同其他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一样,它也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长期遭受着美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侵略。特别是在古巴革命不断取得胜利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浪潮空前高涨的情况下,美帝国主义正在不断进行新的阴谋活动、企图利用哥伦比亚政府作为反对古巴革命的工具。今年5月间,哥伦比亚政府借口多米尼加用欺骗手段使委内瑞拉的叛国者卡斯特罗·莱昂取得签证,因而能够经过哥伦比亚回到委内瑞拉从事叛变活动,同多米尼加断绝了外交关系。实质上,这是在美国的指使下,为下一步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制造条件。可是哥伦比亚广大人民和爱国进步人士支持古巴革命的态度是坚决的,在他们的强烈反对和斗争之下,美帝国主义的阴谋没有得逞。  相似文献   

13.
记者实地寻访古巴的商业萌芽古巴不提改革,也不走中国和越南的"老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不劳动也可以生活的国家"将走向何处?新年伊始,古巴《综合性税法》正式生效,为该国长达50多年的"无税时代"画上了句号。这被视为古巴开启社会主义"更新"大幕以来的一个里程碑——古巴官方从不提"改革"的字眼,似乎刻意同中国及越南的经济改革划清界限。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路易  相似文献   

14.
谁也不曾想到,由海湾危机并发的石油危机会把远在加勒比海的古巴变成类似北京和河内一样的自行车王国。有人估计,自行车将成为占古巴全国客流量2/3的青年人的主要交通工具。过去古巴的石油主要依靠从苏联进口,苏联答应每年向古巴提供1340万吨石油,现在却减少了  相似文献   

15.
苏联拒绝参加奥运会说明了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许多善良的人都希望国际体育运动能摆脱政治的影响,这是合情合理的。但事实却总是同这种善良愿望背道而驰。眼前的例子便是苏联决定不参加今年7月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这个决定是苏联奥委会于5月8日宣布的。  相似文献   

16.
天南地北     
祸不单行苏联出钱,古巴出人,在非洲大打出手,这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不过,细究起来,钱却并非都是出自苏联的腰包。去年,它命令经互会东欧各国以高于市场价格两倍的价钱购买古巴糖,让别人出钱帮它豢养鹰犬。这种赔本的买卖使东欧各国贸易赤字增大。  相似文献   

17.
1日中非共和国发生政变,达科总统辞职,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科林巴接管政权,担任国家复兴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2日伊朗卡尼任总理,3日组阁。安哥拉政府宣布,将援用它同苏联和古巴的“防御”条约来反对南非入侵。  相似文献   

18.
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指导下,苏联的对外经济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苏共27大通过子《苏联1986年至2000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其中把苏联的对外经济战略新方针概括为:大力完善和完备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协作;加深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稳定的贸易、经济和科技联系并完善同它们的合作;改进同外国的贸易结构。根据这个方针,苏联的对外经贸体制已作了一些重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美帝国主义对于古巴人民革命的胜利具有刻骨的仇恨。肯尼迪政府在去年发动对古巴的武装侵略遭到惨败后,又积极准备对古巴发动第二次武装侵略。同时,它变本加历地对古巴实行经济封锁,企图从经济上扼杀古巴。目前,古巴人民在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政府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埸反对美国经济封锁、发展民族经济的英勇斗争。  相似文献   

20.
安德罗波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前后,苏联国内外形势是严竣的。国内,农业歉收,经济增长率下降,机关、企业纪律松弛。对外,苏美关系紧张,军备竟赛压力很大,同西欧、日本甚至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上都有很多难题。在第三世界,由于入俊阿富汗,苏联的声誉也在走下坡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