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期,疫情防控形势趋紧,全国多地倡议准备返乡过年的人们就地过年.从2020年12月起,北京、上海、宁夏、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河北等地先后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鼓励企事业单位安排职工弹性休假,就地过年.  相似文献   

2.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壬寅虎年将至,"过年"依旧是中国人绕不开的话题."年味",这个烟火气最浓郁的词汇,汇聚着数亿普通人对生活最美好的向往. 过去的2021年,人类依然在疫情的裹挟下艰难踯躅.多国疫情反复,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也正是在充满未知的这一年,科技带来了最温暖的力量,让我们有勇气应对所有的纷繁复...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21,(4):54-57
去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获颁"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奖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闻令即动,带领团队第一时间"逆行"武汉,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2004年1月下旬,中国政府决定向国内外社会公众公开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同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防止禽流感的蔓延,对疫区一定范围内的禽类实行了直接扑杀和强制免疫,对农户扑杀家禽的损失给予了及时的补偿,对未出现疫情的区域要求做到严防死守,避免和防止禽流感的侵袭.这一重大举措在全国自上而下的贯彻实施,引起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一方面的确树立起"诚信政府"、"务实政府"的良好形象,激发了亿万民众对禽类疫病防治的忧患意识.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国在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和重大疫情应急机制方面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5.
一份由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主导、多国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7%.该组织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乘汽车和飞机旅行减少,在疫情结束后预计排放量会回升. 报告已于日前发表在德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杂志上.  相似文献   

6.
当前,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又在国内部分地区出现.10月17日以来,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呈快速发展态势,一周之内已波及11个省份.如何更好地提高疫情防控成效,成为各界关注热点.在10月23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创新药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寻找新冠肺炎的有效用药,是当前医药研发领域的主要发力点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迅速席卷全球.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到目前已造成2亿多人确诊感染,夺去了400余万人的生命.面对这样一场大规模传染病流行,全球医药卫生领域紧急行动起来,在疫情防控、疫苗研发、临床治疗等领域投入了巨大资源,试图在疫苗和临床治疗药物的研发上取得突破,以求尽快遏制疫情快速传播势头,从根本上战胜病毒.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20,(7):22-27
正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面对疫情的态度和方式决定了抗击疫情的力度和效果。当疫情在多国先后暴发,如何有效抗击疫情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韩国疫情暴发一个月,新增患者趋势明显放缓。并未"封城"的韩国是如何控制蔓延的?2月中旬,新加坡确诊病例是中国以外第二多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21,(4):12-19
2020年初,伴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九省通衢"武汉按下了"暂停键". 时至今日,武汉已回归正常生活秩序,而全球疫情此起彼伏,依然牵动着每一个人神经. 在这场与疫情殊死较量中,中国医务工作者铸就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必将助力我们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一路向前.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22,(8):46-49
春意渐浓,而与万物一起"复苏"的还有各种谣言.有蹭冬奥会热度的"天气越冷越有利于冰雪赛事";有在世界睡眠日传出的"应南北向睡觉,东西向睡觉会失眠";有蹭社会热点事件的"灵长类动物最适合给人提供器官";还有蹭疫情热度的"疫情风险区空气为阳性,可传播病毒"…… 记者就近期谣言进行盘点,帮您拨开迷雾、寻找真相.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21,(4):40-45
疫情肆虐的暗夜中,他是那道闪亮的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2020年度"共和国勋章"的颁奖词上是这样写的:钟南山,这位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敢医敢言,勇于担当,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巨大贡献. 在他眼中,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就能让阳光驱散阴霾,照亮通往胜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自2021年12月23日零时起,西安开始实施疫情防控提级管理,全面加强管控措施.这意味着西安战疫到了一个关键性的新阶段. 西安疫情由境外疫情引发,目前已扩散到14个区(县),出现了社区传播,疫情处于暴发期,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不必讳言,西安目前背负了许多压力,也受到了一些批评,特别是一码通的一度崩溃令人"崩溃",以至于在...  相似文献   

12.
2020年2月17日上午,1200名军队医护人员先后乘运输机和火车抵达武汉.至此,军队增派的2600名医护人员已全部投入援鄂抗疫一线. "全军要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统一指挥下,牢记人民军队宗旨,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习近平主席对军队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3.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一年,疫苗为人类战胜病毒带来了希望.然而,全球疫苗分配不公问题日渐突出,"疫苗民族主义"和富国"自我优先"等做法正在不同国家和群体间造成"免疫鸿沟",对全球构建抗疫统一防线的努力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14.
正"战疫情,有我在!"疫情发生后,军队迅速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紧急抽组精兵强将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2月3日起,军队医护人员承担起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面对疫情,人民子弟兵医疗队奋勇向前,驰援湖北有序有效展开各项救治工作。连日来,我们走近几位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军队医护人员,听他们讲述一线战"疫"故事。  相似文献   

15.
正新技术是大幅提升我国疫情治理能力的重要工具,能让应急管理和疫情治理变得更加智能。"此次疫情暴露了我国城市应对重大疫情的脆弱性和应急管理功能的不足,对于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重大改革契机。"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防控体制机制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方面所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管理科学及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在接受采访时直言问题,又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6.
国际劳动妇女节"不仅是一个促进和保护妇女健康的机会,也是一个强调她们在促进和保护所有人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机会".在全球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话,对于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如今,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关于"一米线"的倡议和举措越来越实。在北京朝阳区域内的公交车站、商务楼宇、商场超市、办事大厅、医院、餐馆等人员密集地区均施划了"一米线",并在显著位置张贴"一米线"相关的通知和海报,倡导大家"保持一米安全距离",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线。  相似文献   

18.
近期,境外输入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先后波及多个省份,多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江苏南京、湖南张家界等地的疫情更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眼看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新冠疫苗接种率日益攀升,却又见全国多地"烽烟再起",中高风险区域迅速增加.此番变化,除让人感慨新冠病毒极难对付、防疫要做好打持久战准备之外,也难免让一些人心生疑窦.  相似文献   

19.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这为我国体系化建设国家植物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是世界上野生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通过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植物园等就地和...  相似文献   

20.
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这位73岁的女院士率先提出武汉"封城",并毫不犹豫地奔向战"疫"第一线。李兰娟被刷屏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这位73岁的女院士率先提出武汉"封城",并毫不犹豫地奔向战"疫"第一线。眼下,她正和她的团队在疫情一线不停奔波。这也是她2003年与非典、2013年与H7N9作搏斗后,又一次奔赴战"疫"最前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