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疾病的隐喻>是桑塔格的一部文化批判的经典之作.它是桑塔格"反对阐释"理论的具体化.本着揭露、批判、细究和穷尽的目的,桑塔格考察了对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疾病的阐释以及借用疾病对世界的阐释过程,即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被隐喻成了一种道德批判、心理评判、政治压迫的过程,揭示了意义"阐释"的荒谬性和压迫性.  相似文献   

2.
美国文学艺术家、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对于西方文化中“疾病隐喻”的分析表现出了发微见著的洞察力,言语犀利,不乏睿智,但散文化的风格使其缺乏深层的理论分析和论证。桑塔格的批评实践中隐含着几个重要的文化研究关键词——意义与话语、身体与身份、隐喻与修辞,这些概念和术语有助于对“疾病隐喻”中涉及的一些文化研究问题进行更加理论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隐喻与关联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又是一种认知现象。关联性是构成隐喻的基础,隐喻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其中的最佳关联,取得语境效果的过程。本文旨在探讨关联理论框架下的隐喻含义的阐释及其推导过程。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拓展了以往的隐喻理论,同时进一步表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4.
探讨关联理论框架下的隐喻含义的阐释及其推导过程。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拓展了以往的隐喻理论,表明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5.
英汉“疾病”隐喻构建异同的体验和文化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疾病”隐喻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科学者的高度关注。国外对“疾病”隐喻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文学和非主流医学,包括人文医学、心理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等。国内学者的研究甚少,且多数是疾病隐喻与文学的研究。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根据Lakoff和Kovecses的理论,分析疾病隐喻作为来源于战争、空间、颜色、非自然状态等四个领域的概念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普遍性与差异性及其构建的体验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6.
隐喻的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探讨隐喻的阐释问题,在对隐喻的语义特征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指出隐喻的关联性。认为隐喻的理解过程就是在适当的语境下根据其本体与喻体相似性寻求最佳关联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反对阐释”和“新感受力”是苏珊·桑塔格早期美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和标志性词汇,它们对于当下的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反对阐释”即反对对文艺作品内容作深度解释,它为当下文本被“过度阐释”这一文学问题提供了理论解决策略。“新感受力”强调的是一份完整的感觉体验,而文学鉴赏与创作作为一种过程体验,实现了文学审美的“浑融性”诉求。随着理论语境的不断转换,“反对阐释”也体现出一种时代性,带有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意味,它深刻改变了传统的图一文相互印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两者的基本理论入手,从功能观、工作机制和认知理据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剖析,发现两者由于出发点不同,因而对隐喻的阐释各有不同。然而,两者在隐喻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恰恰是对各自隐喻研究的互补。两种理论的结合,可以对隐喻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阐释。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诗歌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如果诗歌没有了隐喻,便失去了不少光彩。诗人在诗歌中借助“隐喻”阐释美、传递美,读者从隐喻中理解美、感受美。本文从阐述隐喻的含义和功能入手,分析了隐喻之美在英语诗歌中的体现,探讨根据“431”去把握和理解英语诗歌中的隐喻之美。文章辅以具体的英语诗歌为实例,以期带领读者理解并领略英语诗歌中的美丽隐喻。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尝试应用概念隐喻,结合西方的阐释学理论,以《红楼梦》的两个经典英译本(杨译本和霍译本)中的隐喻为语料,具体分析阐释学对隐喻翻译尤其是概念隐喻的指导。翻译是经过"理解"和"表达"两次形变之后的产物,是一种对原文的阐释。翻译的过程即阐释的过程,不同的译者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目前隐喻研究已超越了语言学范围,研究者从各自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建立了不同的隐喻理论。本文试图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来研究和探讨隐喻的理解和阐释问题。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隐喻的理解过程就是在适当的语境下寻求最佳关联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李红月 《科技信息》2011,(14):145-14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这个新视角对隐喻进行更加新颖、更加深刻的阐释,他们视隐喻为一种认知现象和认知方式,并认为隐喻无所不在,对人类认知、思维和行为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本文拟从认知视角介绍隐喻理论,探讨更为有效的方式来培养隐喻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隐喻理论是解释语言词汇层面的理据性、系统性的最重要理论之一。运用莱考夫的隐喻理论,分析探讨英语词汇的隐喻化现象和过程,研究发现:英语词汇层面普遍存在着隐喻化现象;对于相当多的词汇而言,其语义的产生是通过隐喻思维认知方式构建起来的;当词汇语义以隐喻认知方式延伸时,词汇的本义和它的延伸义之间的主要关系特征是“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孔辰  赵玉闪 《科技信息》2011,(23):I0268-I0268
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也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的认知特征在隐喻和隐喻翻译的研究中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隐喻的认知阐释和多种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并得出广告隐喻的几点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是伴随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社会语言现象。隐喻作为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在网络语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网络语言意义变异的过程中,形象化的类比、想象、联想等多种隐喻思维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隐喻对网络语言的发展有着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人类对于隐喻的研究,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从隐喻的概念来看,隐喻研究史上存在着传统的“比较论”、“失协论”和今天的“交互论”,由此来探讨隐喻的基础、认知功能及认知本质,并得出了:隐喻是语言现象,在日常语言中居于中心地位;也是思维现象,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还是文化现象,体现了世界的文化模式,是人类交流思想、认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7.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重要的、帮助人类更好、更清晰地了解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认知工具。在英、汉语言中,采用隐喻、特别是概念隐喻表达“爱情”的语言形式比比皆是。英、汉“爱情”概念隐喻的异同是由人类相同的身体、相似的物质经验以及英、汉文化差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行为方式的存在,起着信息交流与感情抒发的作用。现代广告音乐,在音乐范畴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隐喻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当代极具影响的理解是: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人类“思维过程”绝大部分是隐喻性的。广告音乐隐喻也证明了这一解释:语言之外的其它形式也具有隐喻的性质。本文以广告音乐隐喻为研究的切入点,重点探讨其运作机制,分析了语义冲突、相似性、意象及双重影像在广告音乐隐喻运作中的功能,试图揭示其中蕴涵的隐喻共性与个性,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广告音乐是如何在广告中运作并发挥其自身特殊的作用及对广义的隐喻概念的本质认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词汇语用学的发展,关联理论在隐喻语用阐释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隐喻突显问题的出现,却对关联理论的连续性和完全推理的观点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就突显特征问题提出了一个完全推理的阐释,认为突显特征的理解与普通的字面意义理解一样有着相同的推导过程,不需要特殊的理解机制.由此指出关联理论在隐喻语用阐释上比其它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0.
隐喻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刘海华 《科技信息》2008,(1):223-224
古典修辞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格。以莱柯夫和约翰逊为代表的语言学家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研究隐喻,揭示语言的起源,发展和使用乃至人类认知思维和智能发展的奥秘。系统功能语法学派认为隐喻现象不仅限于词汇层面,也发生在语法层面,韩礼德的语法隐喻观更全面地阐释隐喻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