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第一步:从保护感觉器官开始大脑所获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过视觉、听觉输入大脑的。因此,训练孩子的观察力,要从保护感觉器官开始,尤其以眼睛的保护最为重要。如果任由宝宝在电视机前一连呆上几个小时,对眼睛是非常不利的。第二步:感觉训练全方位展开视觉1、带宝宝到大自然中多看美丽的风景。2、把房间布置得色彩柔和而又漂亮。触觉1、给宝宝洗澡时,用不同柔软度的刷子摩擦宝宝的身体。2、把宝宝包在床单里做大摇船的游戏,会使宝宝的平衡能力、方位和距离知觉能力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22,(24):42-45
<正>在人们的印象中,杜鹃是一种特别不负责任的鸟,总是把蛋下到其他鸟类的巢穴里,让它们帮着喂养。实际上,根据一研究表明,这种把蛋下到别的巢穴里的行为并非杜鹃独有,有的甚至比杜鹃还过分。——杜鹃鸟——据统计,杜鹃鸟可以把蛋下在125种鸟类的巢穴里,而且一年可以产2到10个蛋,也就是说,会有2到10个巢穴要遭殃。而最有危害性的还属杜鹃幼鸟的行为,在其他巢穴里,杜鹃的幼鸟一般都会率先孵化。  相似文献   

3.
转眼间,她嫁给他,不觉已10年。她和他是同一家厂的工人。结婚时,他们住在厂分的平房宿舍里。她每天都起得很早,赶到菜市买菜。因为菜贩子认为,当天第一个前来问价的顾客,即使价格便宜些,也应该成交,否则,当天生意会很不好。她和他的薪水都不高,所以,到得早,她就可以把菜价压得低低的,能节省一些钱。  相似文献   

4.
<正>大脑植入物是人们在科幻电影中经常看到的内容之一,不过科学家已经能将这一情节转化为现实。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新研制一种可注射性大脑网眼结构,直接记录大脑电信号的变化,甚至能探测到单个大脑细胞等级的变化。这种网眼探头具有广泛  相似文献   

5.
顶叶是大脑中负责视觉思考和空间推理的区域桑德拉·维特森走进一间巨大的冷藏库,从那里找到一个类似冰淇淋盒的白色塑料盆。她把盒盖掀开,里面装着的并不是冰淇淋,而是一个人脑:这个弯弯曲曲、有着像山丘和峡谷一样构造的大脑,记录着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麦克唐纳·考克斯特的思想。“他的大脑饱满得让人惊讶。”桑德拉说。  相似文献   

6.
过去30年里,忠有运动神经疾病的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一直用残存的肢体能力,表达这颗世界最聪明大脑里的所思所想。但眼下,随着身体机能不断衰退,一切奥妙的思想可能都要永久封存在这颗大脑里了。为此,全球的科学家可不允许这样糟糕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7.
观察啄木鸟头部结构可以发现,啄木鸟的头盖骨与大脑之间,有极窄的缝隙和少量的液体,使得震波在啄木鸟头部的传播比在人的头部困难得多。啄木鸟大脑被一层密实而富有弹性的头骨紧密地包裹起来,头骨骨质呈海绵状,形成一个避震功能极佳的保护垫,可以有效缓冲外力的撞击。此外,啄木鸟头部的肌肉有助于吸收、分散受到撞击的力量。舌头底  相似文献   

8.
方亮 《科学大观园》2011,(18):15-17
德国人奥斯卡·福格特在莫斯科见到列宁的时候,这位"革命导师"已经死了一年多。他那颗孕育苏维埃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脑已经被从身体里取了出来。作为世界知名的大脑研究专家,福格特切开列宁大脑的唯一用意是要证明这是一个天才。  相似文献   

9.
洋洋 《科学大观园》2013,(14):68-69
掉在浴室地面上的隐形眼镜、掉落在砾石堆里的汽车钥匙,我们如何才能像大海捞针一样找到这些不易寻找的东西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已经发现,当我们正在忙着搜索目标时,大脑里的不同视觉和非视觉区域就会被调动起来,用来追踪一个人、动物或者是其他东西。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一群人中寻找一个走失的小孩时,通常专注于其他目标物的大脑区域,或者是进行抽象思维的区域,都会转移注意力,开始加入到寻找小孩的工作中来。因此,大脑会迅速转变注意力,集中精力寻找走失的小孩,并占用大脑通常用来完成其他脑力任务所需的资源。加州大  相似文献   

10.
小伍 《科学大观园》2009,(18):69-69
火蜥蜴是自然界最奇特的一种动物,它们不仅能再生被切除的四肢、受损的肺脏、重伤的脊椎神经,甚至可以再生部分受损的大脑。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公开了火蜥蜴是如何再生被切除的腿的研究发现。他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帮助研究人员把这种能力应用到人类身上。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1,(5):48-50
一、冥想放松法冥想放松法是把精神集中到一点,造成大脑里的一个优势兴奋中心,从而抑制其他部位,利用生物反馈的原理,控制机体的某些自动系统(所谓"自动系统",就是指神经系统中不需要知觉控制,而能自行活动的那些部分,例如呼吸、心脏搏动和血压等),从而对身心加以控制。这里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冥想放松法。用一件真实的物体,如球类,水果等。  相似文献   

12.
一位老人庄重地打开一个罐子,从里面取出一个湿淋淋的人类小脑.他用刀切下一块,放进塑料药瓶里,然后把瓶子递给了一位慕名来访的客人. 这位老人名叫托马斯·哈维,是美国的一个病理学家,而罐子里保存的是著名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的大脑.  相似文献   

13.
贾良 《科学大观园》2006,(16):61-62
小时候就改变头形,且一辈子对之“完善”秘鲁首都利马南边200公里处有个帕拉卡斯半岛,半岛的土壤干燥,1925年,在这里的沙地里发现了尚无人知晓的两座坟,两年之后这里又找到了一个大坟场,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帕拉卡斯大坟场。迄今为止已从墓穴里掘出429具干尸。不过,最近让科学家们感到吃惊的并不是在古墓里找到的文物,而是干尸上被抻得长长的颅骨。帕拉卡斯的古印第安人为什么要把颅骨抻得长长的?他们是怎么做的?这种长长的颅骨究竟代表着什么?  相似文献   

14.
延展认知自1998年克拉克和查尔莫斯提出以来,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和争论,其中延展认知的支持者认为,认知冲出了大脑的界限,认知过程延展到了大脑之外、身体和环境之中,但由于延展认知支持者论证方式的不同,产生了五种不同形式的论证,分别是同等性论证、互补性论证、过程耦合论证、系统耦合论证和进化论证。然而,延展认知的反对者却认为,认知并未冲出大脑的界限,真正的认知依然在大脑之中,并基于此对延展认知不同形式的论证给予了反驳和批判,使得延展认知面临着差异性论证、耦合-构成谬误、认知系统和认知过程的区分、认知膨胀问题和认知标准问题等挑战。尽管面对挑战,延展认知的支持者也作出了相应的回应,但是作者认为,延展认知支持者的辩护与延展认知面临的挑战相比要弱得多。因此,文章的目的就是对延展认知进行再审视,从而维护认知的大脑界限。  相似文献   

15.
都说我们是“白骨精”,其实我们是“白领骨干精英”。不过,现在的电脑比孙悟空还厉害,不知不觉中就要把我们变成妖精的“精”。不,不,不!原本的剧情应该是,我们从电脑这个妖魔身边上演了胜利大逃亡。大脑虽说大脑的潜力只开发了很少的一点儿,但工作一天常有大脑透支的感觉。每天在电脑前接受辐射,心肺活动本来就不畅快,加上空调房里氧气缺少,大脑在难以发挥最佳状态的工作环境里加倍工作,疲劳感会来得更容易些。对策:利用好午休时间。午餐不要只简单地在楼下食堂解决,走两步离开这座大厦,饭后别立刻回办公室,找片安静的树荫,闭上眼睛,夏日的…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待得太久,可能会改变大脑的结构,并损伤记忆和学习的能力。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神经学家研究发现,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待得太久,可能会改变大脑的结构,并损伤记忆和学习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尼罗垄鼠(学名:Arvicanthis niloticus)分别置于昏暗和明亮的光线下生活4周时间,然后观察它们的大脑变化。尼罗垄鼠与  相似文献   

17.
燃情追月     
正可上九天揽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再是出现在诗句里的梦想。孙家栋,欧阳自远,栾恩杰……这些在航天岁月里熠熠生辉的科学家们,把仰望星空的梦想,变成了脚踏实地的行动,从十数年申请的立项,到数十年筚路蓝缕的奋斗,到几代卫星的成功奔月,他们带着一代又一代成千上万追逐梦想的航天人,把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话,演绎成中华再次崛起的浪漫史诗。  相似文献   

18.
正一种新的技术将小鼠的大脑制作成透明的3D大脑,这使得科学家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大脑中的神经细胞乃至分子结构。这一技术在得到改进和完善后很可能应用到人类身上。MRI不够清晰2013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将进行一个宏伟的科学研究计划——人脑研究计划。9月中旬,美国国立卫生院公布了脑计划9个获得国  相似文献   

19.
25岁的吴晓华是江苏省苏州市一家布艺店的店长,平日里的工作就是摆弄那些布料。2004年5月1日,吴晓华请几个同学到当地一家酒店吃饭。像所有酒店一样,服务员把装在白纸袋里的筷子摆好。用餐时,一位女同学不小心把汤盆碰翻,汤汁渗透了白纸袋。女同学说:“纯白的纸袋加上纯白的筷子,这样的筷子看起来真是低档。”吴晓华听到这话,脑海里突然闪过店里那些品种繁多,色彩斑斓的布料。她想,现在的星级酒店里所用的筷子包装,无一例外都是白纸袋。可以说,在装饰豪华的酒店里,筷子是最缺乏潮流色彩的东西了。如果能用不同风格的布料配合不同风格的酒店,…  相似文献   

20.
20多年前,就有关于大脑低血清素水平与抑郁、攻击行为和冲动倾向相关联的说法,但与自杀有关的证据却表现得非常紊乱。一些研究发现了自杀者大脑中血清素水平的降低,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