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走坐卧及与饮食起居有关的活动等,应保持最佳的姿势状态,这对人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否则,于身心有害。根据科学家研究,人的最佳姿势状态如下:行走:以小快步为佳。因为小快步行走可以增加肌肉的活动频率,使腿部肌肉强健发达,还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老话;笑一笑,十年少。这似乎有点夸张,但现在科学研究表明,笑,确实对人的健康十分有益。 目前有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笑是否可以用来治病。他们研究的对象是那些患重病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设法用笑来帮助患病的孩子减轻疼痛和治疗疾病,于是为患儿开出了“笑处方”。在“实处方”中,他们仔细地选出那些令人发笑的动画片、电视节目和经典喜剧片给癌症和艾滋病的患儿看,然后对他们机体的免疫情况进行测定。如果有效,便会将“笑处方”作为患儿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后的辅助疗法。目前有关研究还在进行中,不少科学家对此十分乐观;认为笑和幽默对人的精神健康十分有利,也必定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并且可以减轻疼痛。 即使没病的情况下,笑对身体也是非常有好处的。笑由姿态和声音两部分组成。当我们笑的时候;大脑能使人们同时进行这两方面的活动,尤其是当纵情大笑时,人们会改变躯体姿势,如挥动手臂,弯腰等。在这个过程中,面部的15块肌肉一起收缩,其中额大肌可以将你的上嘴后向上抬起,喉头的肌肉收缩住呼吸管道打开,让肺内的空气出来经过声带发出声音。笑到极端时,泪腺开始活动,泪水分泌增多,回打开为了能使更多的氧气进入到体内,面部也常常潮红。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一个人笑...  相似文献   

3.
刘洪 《大自然探索》2002,(11):25-25
为什么一个外向,快乐,喜欢与人交往的人远比那些爱独处的人喜欢向人露出笑脸?对于这一问题,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奇怪,因为人们知道,参加到社交活动中远比一个人坐在墙角要有意义得多。但是,事情却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外界事物要引起人们的反应,需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其中有生物、遗传和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参与。科学家研究的核心是一些与性格有关的基本因素。换句话说,是什么让我们与众不同的呢?斯坦福大学一位参与这项研究的心理学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14,(2):7-7
正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男性的鼻子平均而言比女性的大10%(即便两者的体重一样)。科学家推测,这种差异源自两性的不同体格和能量需求:男性的肌肉量总体而言更高,肌肉的生长和保持需要更多的氧;更大的鼻子意味着,吸入的氧以及在血液中供应给肌肉的氧更多。科学家还发现,男女两性从大约11岁起即青春期开始时便显示出鼻  相似文献   

5.
玉雪 《科学之友》2005,(9):71-71
一项调查发现,73%的人希望自己的毛孔可以再细致平滑些,43%的人急切地想改善毛孔粗大与色素沉淀等现象,调查还发现,14 ̄30岁的女性约半数以上有毛孔明显的烦恼。美容博士河合通雄指出,毛孔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内分泌不平衡,当肌肤容易出油,皮脂腺分泌旺盛时,脏污垢与油脂就容  相似文献   

6.
最长的鼻子 人的身体共有639块肌肉,而大象的鼻子居然就有5万块肌肉!大象的长鼻子是由上唇和鼻子合并向前伸长而形成的,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能够灵活运动的"管子",成年大象的鼻子重约145 kg.世界上有4 000多种哺乳动物,谁的鼻子也比不上它.在大象的鼻子上,有千万根神经末梢,鼻端生有一个或两个突起物,有舌头尝味和鼻子嗅气味两种功能.而且它的鼻子能够伸缩自如,做出灵巧的动作,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大象可以用鼻子从树上摘树叶、果实,从地上卷起青草、芦苇,能够把一棵大树连根拔起,也可以把小小的豌豆种子捡起来,放进嘴里嚼碎并且吃下去,甚至还能作为拐杖探路,成为防卫敌人的武器.  相似文献   

7.
最近,韩国研究人员培育出一只小猎犬.这条狗看上去与一般的小狗没有两样,那么科学家为什么花那么大的心思去培育呢?把这条狗放在黑暗中,就可以看出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它的爪子居然在黑暗中能发出绿光.该研究项目负责人李秉春表示,我们的最终研究目的不是仅仅让狗发光,接下来将让一些致病基因与荧光基因绑定,移人实验狗体内.如果成功,研究人员就可以更准确地追踪这些致病基因的活动过程.由于人和狗拥有268种共同疾病,对荧光狗的研究将有助于寻找治疗人类疾病的方法.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多种荧光动物.究竟是什么东西让动物发光?这些荧光物质对人类健康究竟有什么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22世纪将是什么样子的?恐怕最没有想象力的人多少也能描绘出它的图景来。但如果要问,22000世纪后这个地球将是谁的天下?大概就没有几个人能说出一点什么来,因为太过漫长的时间让人几乎无法想象。我们所能了然的,常常只是切近的事物。但的确有人在研究这个问题,至少是一些科学家。科学家往往喜欢幻想,在最伟大的科学家身上,这种特质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爱因斯坦,他的相对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冥想的产物。当年谁能料到这个做事有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科学家费洛诺夫根据科研成果及有关资料对人体生物钟表现进行以下表述,它对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和防病治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时:大多数人已进入浅睡易醒阶段,对疼痛特别敏感。2时:除了肝以外,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极为缓慢。3时: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这时血压低,脉搏和呼吸次数少。4时:脑部供血量最少,不少人都是在这个钟点死亡,务必小心。5时:肾不分泌,人已经历了几个睡眠阶段,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的太空飞行中 ,失重状态下易使宇航员患上了骨质疏松症。在持续 4~ 6个月的飞行中 ,宇航员体内骨质的密度每个月会降低 1 6 %。如果按照这个速率降低下去 ,科学家估计 ,在两年半的火星旅行中 ,宇航员骨质的密度将降低一半 ,那将是可怕的骨质疏松症。宇航员对太空中骨质的变松是没有感觉的 ,但一旦回到地面 ,健康状况就面临着明显的挑战。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最新研究发现 ,轻度的振动可以保证宇航员在长期太空旅行中的身体健康 ,这个研究结果也有民用价值 ,它可以用来帮助治疗那些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这种振动要求强度低 (大约 0 2 5g …  相似文献   

11.
最长的鼻子 人的身体共有639块肌肉,而大象的鼻子居然就有5万块肌肉!大象的长鼻子是由上唇和鼻子合并向前伸长而形成的,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能够灵活运动的“管子”,成年大象的鼻子重约145kg。世界上有4000多种哺乳动物,谁的鼻子也比不上它。在大象的鼻子上,有千万根神经末梢,鼻端生有一个或两个突起物,有舌头尝味和鼻子嗅气味两种功能。而且它的鼻子能够伸缩自如,做出灵巧的动作,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大象可以用鼻子从树上摘树叶、果实,  相似文献   

12.
动态点击     
人打嗝是进化过程的残余现象人为什么会打嗝?法国科学家研究认为,打嗝动作可能是一些既有肺又有腮的动物防止水进入肺的一种生理机制,是动物从水生到陆生进化过程的残余现象。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打嗝是人体用于吸气的肌肉突然收缩导致的。这些肌肉开始运动时,声门关闭气管,发出特殊的“嗝”声。超声波扫描发现,未出生的胎儿在有呼吸运动之前就会打嗝。法国科学家最近在英国《生物评论》杂志上报告说,哺乳动物打嗝可能是某种原始反应的残余现象,通常在特定的大脑回路被激活时产生。人类的打嗝动作与蟾蜍等动物的腮流通过程…  相似文献   

13.
温血鱼之谜     
我们都知道,人类、狮子、老鼠、鲸鱼都是温血动物,而两栖动物、鱼类等则是冷血动物。近日,美国的海洋科学家发现,美国阿拉斯加海湾的马哈鲨具有温热的肌肉,较其鳞片皮肤,其热乎乎的肌肉更像哺乳动物的肌肉。难道地球上真有像温血动物一样能保持体温的鱼类吗——  相似文献   

14.
天空中众多的卫星可以让地面上的人研究星体、相互侦察、预报天气、从汽车中就能打电话联系,甚至能让人们观看到更多的体育乃至肥皂剧等节目。如今,部分科学家正在考虑卫星的另一个诱人的用途:预测可怕的传染病可能在何时何地爆发。这个主意看似荒诞,却是有依据的:引发疾病的微生物(或称细菌)或者受过感染的昆虫以及能把细菌传染给人和动物的其它生物的活动环境一般来说是可以识别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地形传染病学。根据这一理论,研究人员就可以根据地形特征来判断某地区最有可能爆发流行何种传染病。实际上,有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5.
孙安珍 《知识就是力量》2011,(3):F0002-F0002
一只小老鼠可以改变其肌肉,以适应极端情况的需要。在慕尼黑环境与健康中心(GSF)的研发中心有一个德国鼠科医院,科学家们对鼠类的力量进行了测试。他们通过一种无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一项针对2000人的新研究发现,关系亲密的朋友之间拥有1%的相同基因。这个1%听起来没多少,但在科学家看来却相当重要。它意味着科学家甚至能通过测试DNA来判断人们是否可能成为密友,其准确度高于用基因工具来预测肥胖或精神分裂症的风险。科学家推测,上述现象根源于人类进化。早期人类可能会在不经意间组成基因上适应于相同环境、或具有类似偏好和憎恶的族群。例如,那些都怕寒冷的人可能会互相帮助生火取暖。这种"功能性亲缘关系"之所以被驱动,可能是因为一些基因特性只在人们共享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初,我们向青年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调查:文章发表的数量和影响因子是否能够反映一位处于科研生涯初期的研究人员的真实水平?这个问题总共收到约200份回复,其中75%的科学家并不认为发表的文章反映了科学家的真实水平,而25%的认为发表的文章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持否定意见的科学家大致有以下几个理由:发表的文章不能反映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所具有的许多优良品质;青年科学家发表的文章更多反映了其  相似文献   

18.
地质学家们为证明“地球大裂缝”理论专门考察、研究连结北美和南极洲的相似特征。地质学家莫尔斯(Moores)发现在南极洲、美国东北部和美国西南部都有相似形状年代的岩石。科学家相信这些岩石曾经是连接大陆岩石区域的一部分。科学家达吉尔(Dalziel)等也计划探索在这些地区化石中的相似之处。另外一些科学家利用卫星照片、激光和类星体测量地球大陆之间在不同时代之间的距离。用大量数据他们能追踪并推测出大陆在何地开始其旅行,并试图预测未来它们的运动方向。这些大陆块会像网球一样在水中漂浮吗?如果是这样,地心引力会起什么作用,都值得研究。科学家们提出:今天地球错踪交叉的大  相似文献   

19.
为霍金治病     
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非常难以治愈的病症,其特征是运动神经逐渐麻痹坏死,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患的便是这种病症。不过日本科学家近采用肝细胞增殖因子,通过动物实验成功地控制了这一症状,使人们看到了攻克这种疾病的希望。据《读卖新闻》报道,大阪大学船越副教授、中村敏一教授和东北大学山泰人教授等人发现,肝细胞增殖因子不仅对于肝脏细胞有增殖作用,而且具有防止细胞死亡的功能,于是断定也有防止神经细胞死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脂肪肝,在中青年男性中,有1/4被确诊患有脂肪肝。肥胖症患者中约半数有轻度脂肪肝,重度肥胖症患者的脂肪肝发病率高达60%-90%。据上海市虹口区调查资料显示:因食欲差或肝区压痛等前来肝胆科就诊的患者中,脂肪肝的检出率高达35%以上,而且几乎全是中青年男性。何谓脂肪肝人体正常肝组织中,一般有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3类脂类物质,其中甘油三酯约占2% ̄3.5%,磷脂约占2.5%,胆固醇约占0.3%。三者共占肝湿重的5% ̄6%。当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单位面积中有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