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奇幻文学的叙事时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奇幻文学在当下的流行,与其运用独特的叙事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佛教思维的吸取,奇幻在叙事上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时空叙事范式,对叙事的延展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报应思想和心态的应用又使得奇幻在叙事上统一了时空的内在逻辑,奇幻对佛教思维的吸取,不但成就了自身的文学魅力,对叙事时空也进行了一次有力的开拓。  相似文献   

2.
在当下文明架空历史背景的奇幻武侠文学中,燕垒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通过时空压缩表现了从蛮荒经历帝制最后到共和的文明进程,同时也通过地缘的拓展表现了全球化时代的伦理超越,他还思考了在观赏性基础上对“写文化”和“写人性”二者的价值体验,这些都对当下奇幻武侠文学创作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奇幻文学通过叙事为读者创造的新奇阅读体验,源于作者对各种新叙事手段的借鉴,通过参照物的选择,奇幻叙事在形象塑造、时空逻辑和审美感知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在对读者期待的挑战中,奇幻叙事成就了其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屈原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思维,具有浓烈的奇幻色彩。他将神话材料组织在自我的情感逻辑中,重新解释神话的内涵,用自我强大的情感力量驱使众神。但是,屈原所表现的神性最终走向了它的反面,人性最终凌驾于神性之上。其核心关注的是对人性永恒价值的追求,二者的张力造就了屈原作品的悲剧性与崇高性。这点对于提高当下奇幻文学的"耐看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奇幻文学在对各种叙事理论的吸取与创新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飞花以轮回性叙事的特点实践了新历史主义叙事的要求,并将历史性叙事与奇幻叙事的长处融合发挥,使奇幻作品得以容纳更广的叙事要素,从而形成了一种时尚与传统、不羁与严肃自然融合奇幻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奇幻文学遭遇发展停滞的瓶颈时期,奇幻文学的转型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丽端作为当前大陆地区奇幻小说写作者的中坚力量,在提升奇幻小说自身的文化内涵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尤其是她在小说中体现出的一种趋向于严肃文学的人文精神追求,为奇幻文学冲破现有局限、寻求自身发展做出了范式性的探寻尝试.  相似文献   

7.
2007年的中国奇幻文学,仍然经历了剧烈的市场分化与战略重组.奇幻文学发展中的许多重要问题,也在2007年得到了凸显,如网络和期刊两种不同传播风格、科幻与武侠对奇幻文学的不同影响等.“中国化奇幻“和“大幻想文学“的建构,也在2007年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8.
六朝志怪小说作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发轫,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关键作用.其中的奇幻理论与审美意识,至今还没有得到深入的综合研究.中国当代奇幻小说作为新时期的新兴文学体式,正处于繁荣创作的鼎盛阶段.以审美作为中介,可以看到当代奇幻小说对六朝志怪小说的文化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阴阳师"系列幻想小说是东方奇幻文学的一大类型,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日本幻想文学大师梦枕貘创作的系列小说《阴阳师》,表现了富有特色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受《阴阳师》影响产生的中国本土奇幻小说《平安夜行抄》,展现了本土化的特点。"阴阳师"类型小说对当代奇幻文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山海经》就被誉为奇书,其奇特之处与当下热议的奇幻文学有着惊人的共通之处。从当下学界对奇幻文学的研究角度看,中国本土奇幻可以在《山海经》中找到其合理的历史根基。通过探究《山海经》虚拟架空的世界图景、万物有灵的生命世界,以及寓意丰富的神话故事,从而揭示《山海经》与本土奇幻之间源与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玄幻文学的怀旧情绪与人文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与后现代社会语境的今天,文学怀旧情绪的回归成为对"碎片式"生存体验的反拨。正是从这个维度上,依托于大众文化和传媒而生的玄幻文学实现了古代神话与现代怀旧的视域融合。本文以对神话的理性分析为切入点探索玄幻文学深层的意蕴所指,其人文精神的追寻在当代炙手可热的数字与科技的边缘成为理论上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自杀现象与陀氏小说的美学性质——幻想中的生存美学密切相关。通过对自杀现象的描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形成其美学特质:美因死而生。这种美的特质是超越生命本体的精神信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美的意象及美的思想在自杀者自杀过程中所产生的幻想里诞生。其中主要的自杀人物在自杀过程中都围绕着爱与美的话题跟自己对话,并上升到对人类所处的美、爱等状态进行思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冰心儿童文学中的儿童形象、作为"爱"的歌者的冰心对母爱、童心和自然的歌颂,以及冰心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这三个方面,对近30年来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进行梳理,可找出新时期以来冰心儿童文学研究的轨迹和趋向。  相似文献   

14.
幻想造型青铜器在商周青铜礼器中独具特色,按其造型特点可总结为移植组合和变形夸张两大类别。其繁复的组合与夸张的变形展现出幻想造型青铜器充满神秘、狰狞的幻想美。它是商周时期人们对自然既敬畏又依赖心理的物质体现,反映了在面对现实矛盾中,人们对突破自身能力和自然限制的渴望。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末期,学术界的“空间转向”使诸学科呈现交叉互渗的态势,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天然的依存关系,激发和塑铸了人类的空间意识,也为文学与地理学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新文化地理学”把空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地域的多维存在,重视对地方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文脉的研究,把地点感的研究转向“地点身份”的研究,注重空间景观的符号学意义和象征学意义。在“新文化地理学”的视野下,阿来的文学创作具有典型的空间化写作特征,他将地理、空间、文化与文学相结合,通过对嘉绒藏区民族文化空间背景、空间记忆及其文化表征的描述,展示了一种生动有机的地域文化身份。空间化写作构成阿来文学文本生产空间的多元性和文本自身的异质性,也给读者阅读和阐释民族文学提供了多重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6.
“新神话主义”奇幻文学视野下的“重述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式样,奇幻小说自国外传入以来,在当今文化市场上异军突起,且有后来居上之势。这种态势的形成有其现实的基础。随着创作的深入展开,奇幻小说在中国面临着与中国本土文化相兼容的问题,即奇幻的中国化问题。而在"新神话主义"契机下的"重述神话"似乎是一条最好的路子。中国有着大量丰富而奇美的古代神话传说,这为中国神话奇幻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滋长的温床。  相似文献   

17.
鼠,自然界的一普通动物,有自己的习性、求生本能和谋生方式。仅由于鼠和人的某些利益相冲突,老鼠被人类所不齿,甚至遭灭门。人类对老鼠的态度可从一些词语、诗行以及文学作品中了解一二。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可以探索中英诗文中老鼠的形象,从而得知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文人对老鼠的不同看法和态度以及老鼠在不同文人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  相似文献   

18.
得益于佛学的影响,叶燮以《原诗》为代表的论诗文字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叶燮对文学创作中主体作用的认识追根溯源是由佛学心性理论和汲取佛学心性理论而在儒门另立新宗的程朱理学发展而来;另一方面,叶燮的诗歌艺术思维方法与佛门思维方法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