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余姚科技创新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统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大众创新创业的趋势,以中意(宁波)生态园、"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等平台为载体,在创新主体培育、产业技术平台搭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不断努力,发挥科技优势,精准服务,有效地发挥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政策     
<正>五项重大工程推动"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我国将实施五项重大工程: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和高端装备创新,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落实。苏波指出,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要通过智能制造带动我国各个产业的数字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德国工业的基础是"制造科技"。而为了使"制造科技"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可持续发展,德国政府确立了三大创新目标,即"绿色制造"、"信息技术"和"尖端制造"。正是这些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使德国工业在世界经济不振时保持相对良好的发展状态。所以,持续的欧债危机并未重创德国经济,反倒是通过贸易、资本流入等途径让德国大发"危机财"。一、企业是德国国家创新系统的主体经过长期的竞争与发展,德国企业无一例外地十分重视技术创新,把科技水平作为竞争力强弱的标志,把科技成果当作效益的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安徽制造业创新能力,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视角,对安徽省制造业进行研究,分别从整体发展状况、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分析了安徽制造业创新现状,表现为科技机构、科技活动、人才投入与发达地区制造业差距较大,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产出能力不强,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安徽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健全、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人才匮乏、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薄弱的发展困境,提出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创新人才开发力度、强化质量和品牌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9月9日,由中国科协常委会青年工作专委会、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主办,围绕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展开的第3期青年科技创新沙龙在西安举办。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林京主持沙龙,30余位一线科研人员与会交流。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作"智能装备的创新途径"主题报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作"大射电望远镜与天文视察、深空探测"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6.
正科技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回首过去一年,我国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途上喜报频频。"天舟一号"将中国航天带进了"空间站时代";"墨子号"为千百年来人类实现"不被破解的加密技术"这一夙愿,奠定了科技基础;"悟空"获得了目前国际上最精准的TEV电子宇宙射线能谱,成为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实现蓝天上的"中国制造";"一箭双星"发射北斗三号,中国北斗精度媲美美国GPS,开启国际新合作;"复兴号"、"天鲲号"皆是我国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力证。  相似文献   

7.
正赋能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使命,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智能制造更是成为"风口"聚集地,其中产业机器人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一些企业正在加快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以期通过科技创新打造新的竞争优势,让"中国制造"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8.
长兴@大科技     
<正>编者按:10月18日,浙江省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试点建设推进大会在长兴隆重召开。同时,政产学研合作大会、第十三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以及现代纺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场对接等一系列活动相继进行。10月的长兴,"科技创新"成为主题。近年来,长兴不断推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以政产学研活动为抓手,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以长兴科技大市场试点建设为契机,搭建企业和高校院所的互动桥梁。首创了国内跨区域流通"科技券",设立了全省首家县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建成了  相似文献   

9.
<正>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11月16日开启为期6天的"科技盛宴",本届"高交会"是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的国内首次大型科技盛会,以"创新创业跨界融合"为主题,全方位展现我国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由26家企业和高校组成的"浙江团",带去了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业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自主创新技术,展示了浙江从"制造大省"走向"智造强省"的坚定脚步。  相似文献   

10.
正9月9日-11日,第十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行。本届中国专交会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题,重点突出"绿色创新,节能环保,文化民生,和谐发展"的展会理念,在注重对各行业专利技术、创新成果进行综合性展示交易的同时,力求突出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民生科技、互联网+等高技术领域专利技术与产品的对接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正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地方政府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重要抓手。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既是激活区域创新资源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动地方创新成果不断转化的有效途径。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和《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2015年,淮北市杜集区以科技创新平台申报和建设为主抓手,有效推动区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会——智能制造与可持续能源国际会议于2018年9月21~23日在重庆举办。该会议由重庆市科协、重庆大学联合举办。大会旨在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重庆市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十三五"规划》,聚焦重庆支柱产业发展趋势,加强与海外的科技合作,促进海内外前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特别重视科技创新与赶超,他论述了科技创新与赶超关系到能否满足来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及生态文明建设等3个方面的需要。就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科技创新与赶超的"非对称战略"思想。为了深入学习和理解"非对称战略"思想,探讨了"非对称战略"的提出依据、概念含义、理论创新点及其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并总结了"非对称战略"思想对中国当前科技发展在态度、策略、模式及环境方面所具有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王慧颖  徐国庆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12):1135-1144
随着"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如何将业务与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融合以创新商业模式的挑战。本文借助商业模式六要素模型,以供应链一体化的视角,对第三方物流典型企业——飞力达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路径进行分析,之后从建设智能物流系统和供应链协同平台以形成关键资源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18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峰会日前在临港举行。会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信息与创新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又一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功能平台正式落户临港。临港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体承载区,正在全力推进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根据临港地区推进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行动方案,未来3年,聚焦"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低碳制造"领域,临港地区将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先导产业,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海洋装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东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调结构、促转型,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举措,加快从过去的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仅"十二五"期间,东莞市就连续5年,每年投入20亿元资金,继续"科技东莞"工程的实施,此举有力支持了东莞的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了集约发展水平和区域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东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调结构、促转型,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举措,加快从过去的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仅"十二五"期间,东莞市就连续5年,每年投入20亿元资金,继续"科技东莞"工程的实施,此举有力支持了东莞的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了集约发展水平和区域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科技创新"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体制改革、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角度论述科技创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谋划全面实施科技创新举措和保障,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经济发展动力转换,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9.
罗珊 《科技与经济》2010,23(4):77-8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制造"已成为最重要的世界经济现象之一。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业相比,我国企业的制造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2016年也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在“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军号,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全面组织实施。我国已从新的起点上再出发,开始了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世界科技与制造强国的新长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