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WCDMA中的鉴权和密钥分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第三代移动通信安全体系的要求,详细讨论了WCDMA系统中的鉴权和密钥分配机制, 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了具体的算法和参数,如从HE/AuC发送鉴权消息到VLR/SGSN的过程,VLR/SGSN 与MS之间相互鉴权、新加密和完整性密钥的建立过程,重同步过程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鉴权场合、鉴权过程、鉴权算法和参数等方面对GSM系统和CDMA系统的鉴权技术进行分析,最后对两种鉴权体系的安全性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对GSM和UMTS系统的网络接入所采用的安全技术进行了比较,针对GSM在安全性方面的缺陷,重点分析了UMTS所采用的用户与网络相互鉴权、UTRAN加密、RRC信令的完整性保护技术等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4.
UMTS系统接入安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GSM 和UMTS系统的网络接入所采用的安全技术进行了比较,针对GSM 在安全性方面的缺陷,重点 分析了UMTS所采用的用户与网络相互鉴权、UTRAN加密、RRC信令的完整性保护技术等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5.
蓝牙技术及其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蓝牙技术的物理特性、跳频扩频、协议规范等技术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蓝牙技术的跳频扩频、鉴权、数据完整和加密等安全措施,并给出有一定实用性的伪随机码加密、密钥交换和基于传输层的VPN等安全改进或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6.
WCDMA系统接入安全实现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特别是接入安全问题,是衡量移动网络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WCDMA的安全体系及其接入安全实现机制,如:用户身份识别机制、本地鉴权和连接建立机制、接入链路数据的完整性保护、接入链路数据的私密性保护以及鉴权和密钥分配机制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解决WCDMA中信息安全的保障问题。另外,还研究了WCDMA系统引入移动IP后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WCDMA系统接入安全实现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特别是接入安全问题,是衡量移动网络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WCDMA的安全体系及其接入安全实现机制,如:用户身份识别机制、本地鉴权和连接建立机制、接入链路数据的完整性保护、接入链路数据的私密性保护以及鉴权和密钥分配机制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解决WCDMA中信息安全的保障问题.另外,还研究了WCDMA系统引入移动IP后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洋 《科技资讯》2010,(36):13-15
GSM系统是目前全球拥有最多用户的移动通信系统,如何保障用户通信的安全性是其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GSM系统现有的安全机制做了介绍,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RSA算法用在GSM系统的鉴权机制中,并对其实现过程做了详细的介绍,该方法可以对移动通信的构造新的鉴权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重点分析了蓝牙信息安全中鉴权和加密算法的原理、结构以及运算法则,对加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作了分析与研究,给出了针对Eo.加密的弱点有效的攻击手段.最后,提出了将DES算法用于蓝牙加密中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七号信令鉴权系统是针对于通信用户在不同的通信网间的使用权限的鉴别系统.本方案所设计的鉴权系统是依照有关通信行业技术标准而制定的,它能够充分地体现现代通信领域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广大的通信用户提供了必要的网间通信的鉴权手段.  相似文献   

11.
杨成卫 《河南科学》2006,24(5):711-714
数字化全球移动电话(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系统已广泛得在全球各地使用,目前已有超过190个国家共计10亿人口在使用GSM系统.但是现行GSM系统的认证机制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例如MS(MobileStation)与VLR(VisitorLocationRegister)间无法双向认证、增加HLR(HomeLocationRegister)与VLR的间传递认证信息的通信频宽负担以及VLR额外存储负担等.本文提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缺点的GSM双向认证机制,该方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不需要改变现有GSM系统构架.  相似文献   

12.
在对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中处于核心地位的AKA协议进行BAN逻辑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冀科安全锁的双身份认证技术,改进了服务网络对用户设备的认证方式,进而提出了增强型AKA协议,以进一步增强3G会话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详细分析了UMTS认证和密钥分配协议的过程以及协议的安全性,找出协议中存在的弱点和可能的攻击,提出了公钥加密协议的改进方法。经过分析,这一改进协议不但能满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安全需求,而且改善了UMTS在认证过程中在安全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详细分析了UMTS认证和密钥分配协议的过程以及协议的安全性,找出协议中存在的弱点和可能的攻击,提出了公钥加密协议的改进方法。经过分析,这一改进协议不但能满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安全需求,而且改善了UMTS在认证过程中在安全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研究密钥管理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Adhoc中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采用基于口令认证方法,在Adhoc中建立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实现了节点之间的密钥认证和信息加密,同时减轻了节点的计算量和存储负担.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HTTP摘要认证的SIP安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会话初始化协议(SIP)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由于受到SIP自身特点及应用环境的影响,目前SIP常用的安全机制大都只提供Server对Client的认证,且大都没有提供会话密钥协商的机制,容易受到服务器伪装攻击。在分析了SIP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SIP安全机制的现状后,通过对SIP协议的扩展,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HTTP摘要认证的SIP安全机制。该机制能实现双向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功能,使SIP认证和加密更为灵活。  相似文献   

17.
认证技术是保护系统资源与用户隐私的一个关键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位置.针对传统的认证方案对节点认证效率低,且不适用于大规模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认证的问题,采用层次化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提出一种基于CPK的双向无线传感器节点认证及密钥协商算法.结果表明,该算法无需安全信道传输消息,能高效地完成节点认证与密钥协商,解决了大规模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认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HTTP摘要认证的SIP安全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会话初始化协议(SIP)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由于受到SIP自身特点及应用环境的影响,目前SIP常用的安全机制大都只提供Server对Client的认证,且大都没有提供会话密钥协商的机制,容易受到服务器伪装攻击。在分析了SIP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SIP安全机制的现状后,通过对SIP协议的扩展,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HT—TP摘要认证的SIP安全机制。该机制能实现双向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功能,使SIP认证和加密更为灵活。  相似文献   

19.
会话初始化协议( SIP)广泛应用在嵌入式移动终端设备中,但由于SIP协议本身特点使得其在复杂、开放的网络应用环境中容易被攻击者模仿、篡改。虽然已经提出了很多增强SIP协议安全性的认证机制,但由于认证过程计算性能消耗大,不适合在嵌入式设备中使用。在传统Http认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密钥的认证机制,以较低的计算代价改进了SIP协议的安全性,对SIP协议在嵌入式设备中普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利用三粒子纠缠态GHZ三重态的性质实现的身份认证方案.利用信息分割原理,对GHZ纠缠态进行信息分割,然后延迟传递粒子态,不经过认证中心,直接实现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