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体现的是“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现场”的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为主导;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宗旨;课程模式采用工学结合;建立学分制,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编写与课程模式相匹配的教材。  相似文献   

2.
黄燕  陈新春 《科技咨询导报》2012,(32):159-159,161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与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当前,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有效性,必须理清人才培养目标,考虑职业能力和岗位需求,以应用为主线,构建有效的课程设置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素质教育导向的地理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素质教育地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人才培养的层次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与素质教育培养相脱节等问题,结合地理素质教育导向的实际,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拓宽通识类基础课程、强化专业基础课程、精选专业选修课程、完善实践课程、构建专业创新课程,以培养高素质地理学科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深入研究“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在我院各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建设目标,为该课程建设工作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郑家佳 《科技信息》2010,(35):J0354-J0355
课程考试作为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功能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针对现有考试方式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的问题,从深入解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详细讨论了课程考试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并就当前考试模式对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高职教育课程考试改革提出几点建议。通过对课程考试进行改革,可以为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应用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出发,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应用”为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的建设、培养应用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可供借鉴的课程开发等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7.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将课程与培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实施柔性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塑造一代具有丰富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现代人才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办学6年来,始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中之重,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应用型、适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明确目标,科学定位,着力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院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将培养生产一线急需的实用型、适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学院构建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即以“三主”教育理念为基础、以“两个转变”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三主”是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为主标,“两个转变”是指从过去片面追求理论系统性、完整性,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模式,以注重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行为能力、生存发展能力、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主的培养模式。深化改革,严格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创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体系,调整并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模块结构比例,建立并完善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体系。通过实行导师制,让学生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进行对外技术服务,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优化课程内容。全面启动了高等数学、工程教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等课程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学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实施京江学院与学校其他学院的教学双向并行管理,以课程建设基金和专业建设基金为杠杆,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课程教学质量负责人制、教管学联动机制、学生联络员制、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新模式等,并配以学籍管理的重修制、弹性留级制等手段,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行质量的有效监控。积极引导,狠抓学风,营造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学院以育人为中心,紧扣人才培养质量主线,狠抓学风建设,积极引导学生热爱学习,端正态度,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成才的良好环境。学院围绕人才培养规格,抓品质,抓素养。通过思想品德修养课和第二课堂的教学改革,通过实施导师制和产学研联合培养,帮助学生树立从具体工作做起,逐步走向成熟、谋求发展的职业生涯观。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实践,探索应用型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以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为目标,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三实实训体系及第三课堂等方面展开讨论.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基础实现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提供可行的借鉴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的特点,以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提出了基于项目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对项目的设计与教学实施方法、团队学习及实施方法、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舸 《科技信息》2012,(34):462-462
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的培养,以通信工程专业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进行了考核方式的改革及探索,突出实践环节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改思路并列举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开展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教学方式上,应抓好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两环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国际化背景下土木工程(国际班)培养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培养国际化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借鉴国外相关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整合专业的课程体系,通过科学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全英文教学的国际班)人才培养方案,以探索在国际化背景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为了适应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以及强基计划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课程教学需要进行全面深入改革。本文基于目标产出为导向的理念,从实验教学目标分解、实验教学系统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评价等方面探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在学生知识、能力与素养方面的培养实践。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在新时代背景下,财经类专业在教育过程中需准确识变、及时调整、灵活应变。积极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以提高财经类人才的适用性,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以岗、赛、证做标准引领,对课程进行改革,完善相关的支持与保障体系,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提出建议,有助于全面提升财经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课程是构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基本载体,自然成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决定了研究生课程教学既要保证人才的知识系统性和学科前沿性,又要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特点。分析当今西部高校研究生数学学科课程教学现状,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及教学目标要求,探讨研究型课程对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影响并提出以研究型授课、研究型学习和研究型应用为核心内容的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一流课程的基本内涵特征被概括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这也是建设一流课程的基本原则.文章以应用型本科大学《金属学及热处理》课程“一流课程”建设为例,在深入领会“两性一度”内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全面分析课程内容特征和专业特点,从优化课程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以及课程内容的设计等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以实现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以及挑战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整体脉络:科学认识“基础”课课程的目标与作用,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创新性的课程设计,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四融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是地方高等院校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任务,而课程教学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渠道,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地方医学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既锻炼了队伍,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目前高职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基础上,确定了高职课程的设置应当以"理实一体化"课程为主体,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理实一体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为载体组织理实一体教学内容,以综合能力考核为目标建立理实一体评价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