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翻译研究中的“误读”运行轨迹以及翻译哲学转向给“误读”提供的理论支撑,指出:一方面,“误读”在翻译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文本的确定性及公共视阈的制约,译者对原文本的“误读”只能体现在翻译过程的理解环节而不是翻译的表达环节,译者应该尽可能的保留原文中容易引起误读的成分,把解读的权利留给读者,使译者可以读到原汁原味的译作。  相似文献   

2.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现代阐释学背景,伽达默尔以"艺术真理"代替传统文论中的认知真理,强调读者经验的历史性和"偏见"的合法性;二是尼采和德里达的解构哲学,消解了传统对终极意义的追求,成为文学误读理论的哲学基础;三是语言哲学及形式美学的语言本体观念,索绪尔关于语言差异性的观念是误读思想产生的语言学基础,美国新批评传统为误读理论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误读"是阅读学理论和解构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从文本和读者两个方面探讨了误读的成因,区分了消极误读和积极误读的不同,并分析了"误读"理论在读者阅读活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谭坚锋 《奇闻怪事》2009,(4):109-110
全球大概有3000种语言,对于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来说翻译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至今翻译还是一门繁荣的学科.但翻译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误读在其中又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此文通过对误读的分析,找出误读不同的分类,并结合文本类型的理论,指出其在翻译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伽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1):108-109
翻译误读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流的活动中翻译是极为重要的媒介,其本身就是两种文化的协商与对话,文化差异与意识形态的差异都会导致文化误读。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误读主要表现在文体风格、学术误读、生活习惯、宗教文化等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误读极大地影响了跨文化交际,因此,译者需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6.
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翻译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文化间的误读。本文简要分析了翻译实践中的两种文化误读现象,并就其产生的原因和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提出了浅显的看法。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应站在文化的高度,这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翻译的性质和提高译者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7.
《城堡》表现了现代人对自身的生存状态的焦虑和对生命的忧患意识,存在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可以从生存意识、归属意识、认同意识三个方面分别来把握这种生命意识。任何对《城堡》的解读,从来都不存在一种像对20世纪以前的各种文学流派、文学现象进行解读时所产生的那种认识,几乎所有对《城堡》的解读都是一种误读。在电影改编过程中,导演对原文本中的生命意识不可避免的误读,不能称之为一般意义上的误读,可以把它称为"非误读性误读"。  相似文献   

8.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的精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易造成对英语习语的误读。本文对英语习语的误读和习语翻译的方法作了简要探讨和分析,以便能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的精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易造成对英语习语的误读.本文对英语习语的误读和习语翻译的方法作了简要探讨和分析,以便能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接受学角度,描述了近80年鲁迅接受历程中的“误读”现象,这是鲁迅接受史中的“另类”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文章从接受主体和对象主体的以及时尚,时政等诸多方面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11.
瀵圭炕璇戣繃绋嬩腑璇鐨勭爺绌朵娇瑙嗙偣闆嗕腑鍦ㄧ炕璇戣繃绋嬩腑鐨勮涓轰富浣?-璇戣€呭強璇戞枃璇昏€呬笂.鍏宠仈鐞嗚鐨勮澧冭鍜岀洰鐨勮涓虹爺绌惰璇绘彁渚涗簡涓€涓柊鐨勮瑙?鏍规嵁璇戣€呭拰璇戞枃璇昏€呯殑璇鐗圭偣,璇鍙互鍒嗕负璇戣€呬负瀹炵幇璇戞枃鐗规畩鐨勬斂娌汇€侀亾寰枫€佽瘽璇潈鍒╃洰鐨勮€屽鍘熸枃杩涜鐨勬湁鎰忚璇讳互鍙婅瘧鏂囪鑰呭浜庝簩绾т氦闄呮儏鏅笅瀵硅瘧鏂囩殑鏃犳剰璇.  相似文献   

12.
关联理论作为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理解和传达意义的学问与翻译学研究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表达。因而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学研究将对翻译学科的研究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然而关联理论仅限于解释翻译现象的某些方面,因为关联理论有着自己的理论目标并不仅限于解释翻译现象,将解释某些翻译现象的理论扩展到解释全部翻译现象自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局限。  相似文献   

13.
对翻译过程中误读的研究使视点集中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译者及译文读者上。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和目的论为研究误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根据译者和译文读者的误读特点,误读可以分为:译者为实现译文特殊的政治、道德、话语权利目的而对原文进行的有意误读以及译文读者处于二级交际情景下对译文的无意误读。  相似文献   

14.
张莉 《长沙大学学报》2008,22(1):105-106
"误读"是文学批评、文学史、阅读学、比较文学范畴的一个重要概念和命题.女性主义译者对文本的有意误读体现于女性主义译者特别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和对文本有意识的干预,通过有意误读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解构"忠实",使翻译行为最终成为彰显女性主义标记的政治行动.  相似文献   

15.
每个民俗学学者必须了解自己的学科有多少经典或创新著作是翻译的结果,尽管这个问题常常被隐含了。民俗研究同时也是翻译研究,因为两个领域近年来愈发成熟和关系密切。无论是跨文化或语言研究还是对文化研究郝离不开文本的翻译。这种翻译不仅能提供文本,同时也能在研究新的文化时促进文化协商。民俗学者必须面对民俗与翻译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回顾历史归纳出民俗与翻译研究的四个挑战。  相似文献   

16.
自教育部设置本科翻译专业学位点以来,翻译专业教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对于广州大学这一类未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置本科翻译专业的院校,相关的翻译教学研究相对薄弱,其中有关翻译理论课程设置的研究尤为少见.以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方向本科生开设的《翻译研究导论》课程为例,结合期末考查和期末问卷调查情况,阐述本科翻译专业(方向)教学中设置翻译理论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韩建夫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1):83-84,99
“有教无类”是《论语》里关于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常将它等同于教育平等。实际上,在孔子那里,“有教无类”所涉及的“平等”仅仅局限于德性范围内,而今天的“平等”则是一个现代性观念。因此,有必要澄清人们对“有教无类”的普遍误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翻译活动也日趋频繁,翻译实践已从传统的文学翻译领域走向各种应用翻译领域。在应用翻译实践中,译者其实从事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由于英汉语言和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要实现各种应用翻译文本的预期功能,译者可以借助功能翻译理论作为指导,从而将功能翻译理论运用于应用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