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溶隧道由于岩溶发育的不确定性,经常对隧道施工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寻求可靠的探测结果一直是工程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采用瞬变电磁法进行岩溶隧道超前探测,探测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对岩溶发充育情况有较好的电性反应,在充分的地质条件调查的基础上可有效的进行岩溶隧道的超前预报。  相似文献   

2.
云桂线富宁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段穿过可溶岩,基底可能存在隐伏岩溶,隧底隐伏岩溶对隧道运营安全影响很大,需采取有效措施查清基底岩溶特征.地震映像法作为一种高效的岩溶探测方法,是适用于隧底岩溶探测的,根据地震映像波形图可较好的确定岩溶异常区,在隧底岩溶探测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富宁隧道对重点可溶岩分布地段采用地震映像法进行探测,发现异常段共计29处490测线米,经验证异常段以岩溶破碎带为主,局部为溶洞.地震映像法进行岩溶探测需采用钻探等方法进行验证,并应对基底岩溶异常段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基底稳定、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3.
云桂铁路营盘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期间在DK396+635揭示一大型溶洞.通过采用地质调查测绘、钻探、物探、综合分析等手段综合勘察,查明了溶洞的特征、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该溶洞规模大,性质复杂,对隧道工程影响大.采取了回填、注浆加固、排水的综合处理措施,经运营检验,效果良好.研究印证了岩溶地区铁路选线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方法,反映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在岩溶隧道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岩溶问题的特殊性,运用瞬变电磁法探讨了溶洞、溶隙以及陷落柱等非层状体系的电阻率响应特征。现场试验表明,岩溶不发育的完整岩体质量较好,ρs值可达100~250Ω;充满地下水的岩溶裂隙,其ρs值普遍低于背景值(5~10Ω),约0~5Ω;而无水溶洞的ρs值则高于背景值,为15~20Ω;陷落柱的ρs值异常不明显,需采用其他物探手段探测。结合七家营隧道工程对上述成果进行了验证,为我国南方岩溶隧道的超前预报方法和电磁地质解译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5.
矿井瞬变电磁法以及矿井地震波技术应用到煤矿超前探测中,能有效探测巷道前方地质体的空间特征。彭水矿区芦塘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发育,文中针对该矿+510 m水平运输大巷底板揭露的落水洞,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以及矿井地震波技术对其进行区域物性探测,介绍了探测点的具体布置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根据物性异常特征进行地质解释,有效地查明了落水洞及岩溶裂隙的空间展布情况,并作出富水性评价,为该矿井水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围岩分级是隧道建设的基础资料,对以铁路为主的隧道围岩分级历史作简要回顾。以大量的实践为基础,对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各阶段的岩溶隧道问题进行了总结,对岩溶隧道的关键问题即岩溶围岩分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宜万铁路岩溶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形态多样,高压富水溶腔段是岩溶隧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对充填型溶腔进行富水分级的基础上,制定岩溶隧道的防排水原则。对于可以排放的溶腔,研究总结了使岩溶水的排放得到合理控制的总体方案和安全保障方案。对于采用“以堵为主”原则进行处理的高压富水充填岩溶,研究总结了相应的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隧道周边超前预注浆技术,并提出了外堵内固周边注浆新技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极大地加快了施工进度。宜万铁路岩溶隧道的结构防排水按照“因地制宜、堵排结合、多道防线”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8.
帷幕注浆堵水工程的漏水隐患区及注浆效果评价一直是煤矿水害防治中的热点问题,受工区复杂地质环境所限,常规物探方法如直流电法、二维地震勘探、高密度法等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而大定源瞬变电磁法由于勘探深度大、对低阻异常反映灵敏等优势逐步成为煤矿帷幕注浆应用效果检测的主要手段。采用该方法对丰纪果园煤矿帷幕注浆效果进行检测勘察,利用已有地质和钻孔资料获取的校正系数对转换数据中深度进行区域拟合校正,并采用瞬变电磁法一维反演方法对上述数据进行反演,反演结果能够圈定帷幕注浆堵水墙中过水通道的空间位置和影响范围,其正确性得到后期钻孔资料验证。表明大定源瞬变电磁法能够适用于煤矿地区的复杂地质环境,并在帷幕注浆效果检测中起到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为煤矿水害防治中电磁勘探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岩溶为云桂铁路营盘山隧道的主要不良地质,岩溶对施工及隧底的稳定性影响较大.该隧道洞身位于岩溶垂直渗流带内,岩溶发育,开挖后采用地质雷达及风枪探孔对隧底及周边岩溶进行探查,地质雷达能定性探测区段内隐伏岩溶的发育情况,探测深度较大,风枪探孔能针对物探异常情况,准确探查岩溶特征.地质雷达及风枪探孔各具特点,将2种探测方法配合使用,在该隧道底部岩溶探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瞬变电磁方法对地下水反应敏感,而矿井瞬变电磁法又发挥了距离目标体近、分辨率高的特点,因此在矿井水害探查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采用加拿大产PROTEM-47瞬变电磁系统,通过不共面同轴偶极方式、共面偶极方式或者中心方式布置线圈实现了井下全方位探查.井下探查实践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有效预测赋水性异常的深度(或者高度,或超前距离)可以达到110m,与岩层电性特征、完整程度、含水性等因素有关;钻探验证表明,地质解释具有相当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富宁隧道是云桂线重点隧道之一,地质条件复杂.在地质测绘的基础上,勘察主要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和深孔钻探对隧道进行探测,较详细地查清了隧道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围岩等级及异常带等.通过对物探和钻探的对比分析,发现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对岩性的解译准确率较高,对隧道围岩等级的划分较好,对断层的解译准确率相对较低,在对岩溶强烈发育或岩性变化所致的岩体极破碎、极软弱或富水等异常带因物性特征相似,物探难以区分,需综合分析后确定.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比较适合复杂长大隧道的勘察,但需结合地质测绘、钻探进行综合解译.  相似文献   

12.
玉溪至蒙自铁路秀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全隧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对隧道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特征、地下水特征、含煤地层的分布等地质情况进行勘察,经施工对比分析,发现CSAMT法能较准确的解译隧道区发育的断层带、富水带等异常带,对设计和指导施工取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查明拟建场地的岩溶空洞详细情况,结合该地区的工程地质水文状况,采用三维直流并行高密度电法与瞬变电磁法两种物探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上述两种方法的各自优势作出解释和推断,结果与钻探资料揭示吻合程度很高,证明这种联合物探方法在岩溶勘探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黔江-张家界-常德铁路某隧道工程的勘察工作为例,针对岩溶区工程地质特点,采用了包括地面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手段的综合地质勘察方法,查明了隧道工区岩溶发育及分布规律,为工程设计提供了较为祥实可靠的勘察资料.  相似文献   

15.
综合物探在岩溶地区公路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岩溶地区公路勘察中物探技术存在的多解性问题,以贵州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K175 500~K176 600岩溶路段场地为对象,应用地震映像法、地震面波法、三极直流电测深法、高密度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和地质雷达法进行勘察,通过对同一位置不同物探方法解释结果的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打分法来判断异常体的性质,提高了物探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图7,表3,参8.  相似文献   

16.
华蓥山隧道洞身段穿越雷口坡组的可溶岩地层,岩溶发育,地表落水洞.溶斗、溶沟、溶洞、地下暗河多出现在该段。该论文拟对华蓥山隧道岩溶发育形态、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等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的调查与分析论证,并对隧址区可溶岩地段岩溶发育强度预测,为华蓥山隧道建设优化设计等相关技术问题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岩溶区全断面开挖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其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相似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成果 ,分析岩溶区公路隧道在全断面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变形特性 .提出了岩溶区全断面开挖隧道围岩变形时空曲线的一般模式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岩溶区围岩稳定性判别标准 ,给出超前支护和二次衬砌的最佳时机 .并运用现场量测数据的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岩溶区全断面开挖隧道围岩变形规律的正确性 .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工作方法。两种方法对低阻充水断层、充泥充水溶洞等相对低阻目标物敏感,岩溶含水岩组及断层破碎带的电阻率与其完整的围岩有明显的电性差异。所以主要用于探测含水层、溶洞、陷落柱、含水断层等地质构造情况。选用适当的装置可将两种方法应用于岩溶裂隙发育情况的探测。两种方法的结合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中梁山隧道横穿中梁山背斜,隧址区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最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隧道涌水危害问题,其中隧道涌水危害主要是岩溶水的危害。本文通过大量的地面调查与工程手段,揭示了隧址区岩溶发育规律与岩溶水的发育特征及其系统特性。根据隧址区岩溶水的系统特征,采用比拟法、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大气降水渗入量法等多种方法预测隧道涌水量,最后综合建议隧道正常涌水量。  相似文献   

20.
以河北单候矿6105N工作面瞬变电磁法探测为例,分析了矿井瞬变电磁法在探测工作面底板富水性中的应用,并通过直流电法探测对瞬变电磁法探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探测结果表明两种探测方法的成果较一致。两种方法的对比探测对于寻找工作面底板富水位置和确定富水范围非常有效,能为井下水害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