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把体育与美育在教学实践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美育应注重:在体育教学中,应针对大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功能。进而把体育专业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诸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李述旺 《海峡科学》2004,(4):35-35,39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在小学自然学科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美育,可以增添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认识自然现象及其本质属性的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育不仅是一种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人们思想情感、个体意识的再造。在学校的课程教学中加强美育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大有裨益。文章就建筑工程制图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贾富海 《科技信息》2010,(21):333-333
美育,即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不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科美感,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5.
美育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作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开发其智力、增强其文化素养,还可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其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利用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性、可感性,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利用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美育就是人们在进行社会活动时,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的教育。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应高度重视美育,都应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主要目标,离开了这个基本点,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而美育则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将美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对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美育课题目前在国内研究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自然美育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主要是通过自然界中蕴含的美的因素对青年大学生的熏陶,一方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增进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9.
许多高等院校,对开设美育类课程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些高校虽然开设美育教育课,但也仅是一般的摆设和应付,没有真正认识到美育教育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意义。对此,本文重点论述美育教育对高等院校学生的重要性及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美育是其中重要的教育目的和内容,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美育可以反映并渗透到教学的诸多方面。文章对美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本身是一种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人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的高雅的审美情趣,优化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忽视音乐教育,必然导致人才素质的缺陷。因此,音乐教育是实施高校素质教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评价能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和谐的社会交往能力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育,即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中要进行审美教育并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  相似文献   

13.
音乐艺术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渗透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均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美育是其中重要的教育目的和内容,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鏊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美育可以反映并渗透到教学的诸多方面.文章对美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美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美育工作带来展示的机会.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势下,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能力是推动学生的最实际、最大的内部动力,可以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美术艺术活动中.因此,美术艺术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体系中,体育教学占有一定的比重,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美的培养。体育是一种把健与美结合起来的艺术,在学生之间开展美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健康成长。当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美育教育时要注意充分体现体态语言的美,陶冶美的情操和美的行为。本文就在平时教学开展美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行讨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政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7):117-119
《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纲要》在谈到美育课题时曾提出,应重视“研究美育与本土优秀传统艺术”的关系,“研究新时期学校美育的发展前景”。如何考虑“本土优秀传统艺术”资源与“学校美育”的关系?可以由“本土传统”的文物资源入手,从美学基本范畴着眼选择“文物群”,有内涵指向展开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创造观念与审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民族审美传统与乡土情感。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形成一个在高等学校进行“文物美育”的思路及机制,从而走出一条有效利用文物资源开展审美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美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美育工作带来展示的机会。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势下,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能力是推动学生的最实际、最大的内部动力,可以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美术艺术活动中。因此,美术艺术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孟倩 《科技信息》2012,(34):261-261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不断融合的今天,有其独特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对理工科教学状况的分析,说明美育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教育,美育是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美育是智育的润滑剂和催化剂。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通过兴趣的培养,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教育和校园文化,美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加强专业教师的艺术修养培养等美育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