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何在低勘探程度的区域进行岩性油气藏的勘探,以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中上侏罗统为研究对象,在地震和钻井资料都有限的情况下,综合应用反演技术,进行了岩性圈闭预测,并对所预测的圈闭进行含油气分析.通过研究,提出一条低勘探程度区域岩性油气藏勘探可行性较高的反演技术路线:首先采用以模拟退火技术为核心的反演方法对二维地震剖面进行波阻抗反演,在波阻抗剖面上识别岩性圈闭,然后针对有利岩性圈闭部位的地震测线进行吸收系数反演,利用岩性圈闭的吸收系数特征判断其含油气性,实现岩性油气藏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南马庄油田的产层为下第三系沙三段,储集砂体为浪控三角洲和湖滨滩坝相.储集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和粗粉砂岩为主.主要自生矿物为碳酸盐和高岭石、伊利石、伊-蒙混层、绿泥石等粘土矿物.还有少量自生石英和长石矿物.储集孔隙以次生粒间孔隙为主,其形成机制与有机质的热演化有关.储层物性虽好,但存在明显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油层分布受岩性和构造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3.
黄骅拗陷地处渤海湾盆地,构造活动强度大且频繁,致使该区火成岩非常发育。其中辉绿岩在该地区多有分布,受辉绿岩烘烤形成的蚀变带储集层为寻找新的油气藏类型提供了方向。以大港油田R 区钻遇辉绿岩蚀变带己知井的测井资料为出发点,总结了其测井响应及波阻抗特征;结合地震反演所得出的波阻抗反演数据体和多属性反演自然伽马数据体,对辉绿岩蚀变带的分布和厚度进行了预测。所得出的辉绿岩厚度与己知井统计吻合良好,为该区域辉绿岩蚀变带储层的下一步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塔里木盆地A 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缝洞识别和预测的难点,综合利用岩芯、成像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开展了缝洞识别和预测研究。通过模型正演,缝洞体在地震剖面上呈现两峰一谷型的“串珠状”强短轴反射或杂乱反射特征,常规电阻率曲线的“双轨”现象异常突出,成像测井中以切割井壁的正弦线或颜色较深的斑块显示为主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改进后的Sobel 边缘检测图像处理方法,井震结合预测了研究区缝洞体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工区内孔洞的分布具有分区成片的特征,在尖灭线北部区域,溶洞发育密度大,呈团状分布;而在南部区域溶洞密度相对较小,而裂缝发育主要沿南部区域的断裂带分布。与已有生产井的产能资料验证,吻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钻井、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分析,辽河盆地新开—董家岗斜坡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为一个完整的三级Ⅰ类层序。其低位域以发育厚层状紫红、灰白色砂砾岩夹泥岩组成的冲积扇相占优势,水进域以形成深灰色、褐灰色泥岩夹砂质泥岩组成的湖相沉积为典型特征,高位域过渡为浅色砂岩、砂砾岩及暗色泥岩不等厚互层组成的扇三角洲相。对应的层序沉积相演化表现为低位冲积扇→水进湖泊→高位靠扇型扇三角洲,建立了相应的层序沉积相演化模式。指出有利于储层发育的砂体主要为低位域冲积扇相和高位域扇三角洲相,而水进湖泊相则是有利烃源岩相带。  相似文献   

6.
谢关宝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4):5971-5979
随着胜利油区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油气勘探目标日益复杂,为了加快勘探开发步伐,开展了核磁共振测井等一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建立和完善了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理论和评价方法。文中以大量的典型实例,阐述了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在储层物性评价与参数计算、储层划分及流体性质识别等方法和应用成效,另外还介绍了其在生产决策中的作用。上述应用成果是在勘探开发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今后勘探和开发中的疑难问题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和借鉴。但由于核磁共振技术影响因素复杂,在实际应用中不能生搬硬套,应综合考虑岩性、井况和钻井液变化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东营凹陷南坡深层潜山勘探程度较低,孔二段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及有利烃源分布是制约其勘探的重要成藏因素。首先从孔二段烃源岩的岩性颜色、生烃潜力地化指标、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其生烃潜力及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东营凹陷构造演化背景及孔二段地层发育特征,利用地震资料对孔二段烃源岩有利烃源分布进行了预测;同时,通过已钻井分析,建立了南坡深层潜山成藏模式,并在其指导下,结合孔二段有利烃源分布,对东营凹陷南坡深层潜山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