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金融控股公司为主要形式的综合经营在我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目前的金融制度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并没有建立对其相应有效的监管制度。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的建议,以期寻找适合国情的监管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国际金融混业经营浪潮冲击下,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逐步成熟,国内金融业关于实行混业经营的呼声日益高涨,金融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作为混业经营的一种较好的模式,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主要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及我国应如何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及监管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群 《科技信息》2007,(31):133-134
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各类金融控股公司迅速发展壮大,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虽然使我国金融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得到极大提高,但金融风险也随之加剧。本文从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架构下的主要风险及其特征,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呼声的不断增强以及我国金融的全面开放,金融控股公司作为综合化经营的典型形式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防范各种风险和优化监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丞  梁丽红 《科技资讯》2008,(32):136-136
本文通过对导致当前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金融监管弱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强化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金融监管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金融混业经营组织的形式在我国已经有初步实践,但法律对此监管尚付之阙如。我国在监管模式上应采取美国的伞形——功能监管模式并吸收英国自律型监管理念,具体制度上须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市场准人制度,严格的资本充足率区分制度,同时,建立"防火墙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规定市场退出机制和控股公司的责任等。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金融业走向混业的背景下,我国逐步出现的金融控股公司也不断走向混业,但是我国金融业目前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却难以应对这一新变化。对于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管,我国可以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综合监管与分业监管相结合的多元化监管模式对我国分业监管模式予以调整完善。可以重点从立法、资本充足率、内部防火墙及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等完备的事前事后监控机制等方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8.
刘雯 《山西科技》2007,(3):19-20,22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金融业多元化经营的一种载体蕴含着监管盲区、资本安全、内部交易及风险集中等诸多特殊的新风险。我国应从金融本土资源出发,参考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完善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具体包括:树立为创新而监管的理念,渐进式地改革金融监管模式,完善内控制度,适当限制内部交易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西方金融控股公司和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情况,指出了西方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经验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多元化经营的金融集团,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从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国内外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如何提高金融控股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金融混业趋势下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相应的监管体制是分业监管,这与当前的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是相矛盾的。在国内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势头呈加速趋势和金融业对外全面开放的形势下,我国目前在金融监管中存在巨大而明确的风险。因此,监管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当前形势下实现金融安全、稳定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2.
传统分业监管体制日益不适应金融控股公司蓬勃发展的市场格局,亟待通过监管一体化改革重塑制度结构,焕发生机活力.在此过程中,权衡体制利弊、借鉴国际经验、规划改革步骤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了世界上几种主要的混业模式 ,论证了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主 ,以金融业之间先行合作渗透为辅的渐进混业模式是我国当前金融改革的现实选择。该模式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机构的自律能力相适应 ,是我国金融业风险最小、成本最低的最佳混业选择。  相似文献   

14.
金融创新是现代银行生存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对当前银行在金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作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对完善银行金融组织管理、强化金融能力建设、加快监管步伐等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兆光 《科技信息》2012,(31):469-469
我国经济和金融不断受到外部金融政策的影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弹性,只能依靠适度监管下的金融改革和创新。本文参照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金融危机以来西方金融监管政策,思考我国的金融改革和监管道路。  相似文献   

16.
许岩  程素芝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2):99-99,219
为融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国金融业开始了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金融控股公司与一般控股公司相比有其自身的经营优势,但同时也具有一些特殊的风险。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融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国的金融业开始了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但中国公司的规范化发展及金融业发展的时间都较短,金融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且目前在缺乏立法规范的情况下,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在运行中产生了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因此,有必要以<金融控股公司法>这种专门立法的方式规范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与运行.  相似文献   

18.
彭思彬 《科技信息》2008,(32):206-206
我国业已建立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存在诸多不合理及疏漏之处,主要体现为监管组织法律架构监管效率偏低、若干重要法律制度欠缺等,我国金融立法应对监管组织机构和监管权利进行正确法律定位并刻不容缓对银行监管进行着办完善。  相似文献   

19.
浅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的风险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借鉴发达国家走混业经营之路的经验,立足国际金融发展环境,分析了我国金融业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的优势和我国金融控股模式面临的风险,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改进我国金融控股混业经营的对策,目的是为发展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郑甜 《科技智囊》2020,(7):35-37
金融科技公司近年来发展迅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利益,但是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金融科技也面临了新的、不同的风险挑战。文章主要从信息生产、限制风险蔓延、鼓励自我监管和促进国际监管合作四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当前金融科技监管存在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金融科技监管改革建议,以帮助监管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更好地应对金融科技产生的独特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