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K菌肥的菌种筛选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本地土壤中筛选出二株具有解磷,解钾能力强的菌种,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它们可将壤中及化肥中不溶解的磷,钾养分,且对碱性环境和本地土壤有较高的适应性。用此菌种制备成PK菌肥,对早春结球甘兰(Brassica pekinensis)生长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此菌肥与二铵和空白对照相比,其产量分别增加8.66%和15.54%,产值提高35.48%和46.67%。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解磷、解钾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土壤中解磷微生物和解钾微生物对土壤中无效磷和无效钾的分解和释放作用,归纳和总结了土壤中解磷微生物和解钾微生物的种类,对解磷微生物和解钾微生物的解磷机理和解钾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总结了解磷解钾微生物的应用效果,从而为解磷解钾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型复合生物肥料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物肥料的增产效果和应用前景,分别筛选得到了固氮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N 9)、解磷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P 3)、解钾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K 2),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和培养基配比.发酵液用草炭吸附后,复配含氮、磷、钾养分的化学肥料,通过转鼓造粒成型技术制成颗粒状生物肥料,芽孢形成率高,活菌数量足.田间实验表明,该肥料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4.
5.
施用生物菌肥和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施用生物菌肥和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玉米产量试验表明,生物菌肥和复合微生物肥料用作底肥和追肥能使玉米产量明显提高。为进一步探索生物菌肥和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2009年在三合镇长青村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6.
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煤进行降解,初步探究微生物降解煤的最佳条件.通过对煤渣进行电镜分析,对上清液进行元素分析,初步确定活性污泥中存在能够降解煤的微生物.同时设计三因素(培养温度、pH和煤预处理方法)两水平的正交实验优化影响微生物活性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培养温度为35℃、pH为8和煤样未经处理时,微生物能够维持较长的降解时间.本文研究结果为利用活性污泥微生物降解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世年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5(2):217-219
研究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生态学.通过分离与鉴定,共有334株细菌,分别属10个属,组成了焦化废水曝气处理池活性污泥的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9.
10.
微生物菌肥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蜡状芽孢杆菌和胶状芽孢杆菌为菌种制作的菌肥,可以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N2O可提高97.2%,K2O增加83.9%;使蔬菜次生根数增加10%-51%,增长可至30.9%,根系活力可增加17.2%;菌肥还可促进植物的营养,可和物叶片的营养元素P、K、Ca、Mg的含量均有增加;还要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达53%,作用的叶面积系数增加26.8%;菌肥还可降低呼吸强度10%-23%;菌肥中细菌代谢时可生成多种生长激素和细胞分裂激素,如6-苄氨基嘌吟、吲哚乙酸、赤霉素等,通过这几方面的综合作用,使作物的生长加速、消耗降低,最终使作物获得增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糖厂滤泥、农村土粪及甘肃省部分地区农业耕地中全磷、全氮、有效磷、水解氮及有机质含量的对照分析,说明合理开发滤泥,制备成不同用途的滤泥复合肥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糖厂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美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3(4):472-475
通过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了一种废水沉降底泥调制成的有机复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各种养分主要通过速效N,P,K及O.M.影响水稻产量,而复肥处理正是提高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从而使水稻增产.该有机废水沉降底泥有机复肥具有使土壤养分供应与作物需求之间的协调功效.该废水资源化产物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机肥源. 相似文献
13.
在污水处理量日益增多的今天,剩余污泥的处理量也越来越大,污泥堆肥处理作为目前最好的污泥处理方式,仍旧存在一些缺陷,而优化污泥堆肥进程以及提高污泥堆肥效率越来越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心。本文主要综述了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来提高污泥堆肥效率,介绍了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污泥堆肥的原理,微生物复合菌剂的获取和优化培养方式,同时详细介绍了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污泥堆肥中各项因素指标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深层次阐述了复合微生物菌剂是如何优化提升污泥堆肥效率。 相似文献
14.
复合微生物肥料替代部分复合肥对花生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替代复合肥对花生根际土壤环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常规施肥(100%复合肥)相比,复合微生物肥料替代量在30%~70%范围内,显著提高了苗期和成熟期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量,且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随生育期的推移提高比例逐渐升高,而真菌数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同时,显著提高了苗期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中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而替代量为50%和70%时降低了土壤脲酶活性,到成熟期不同替代配比均降低了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提高了土壤脱氢酶活性,进而降低了苗期和结荚期土壤碱解氮含量而提高了全氮含量,也提高了各生育期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以及结荚期和成熟期土壤有效磷含量。当替代量为50%时,产量提高了5.23%,最终实现了养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葡萄糖自配水研究了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颗粒污泥的形态,微生物相及优势菌群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随着运行时间和有机负荷的提高,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粒径逐渐增大,污泥床底部颗粒污泥的粒径大干上部的污泥粒径,呈明显的分层现象.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相,运行初期甲烷丝菌属为优势菌群;随着有机负荷的提高,甲烷丝菌逐渐减少,甲烷杆菌占优势;待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菌群类型更加丰富多样,在甲烷杆菌和甲烷丝菌上附着有部分球菌,反刍产甲烷球菌等多种产甲烷菌混栖.不同高度颗粒污泥的形态和微生物相分布也表现出特有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二元复合肥硫酸钾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2SO4、KC1、NH3为原料反应生成二元复合肥N4KSO4,对此反应过程及条件,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最佳组合的工艺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17.
在确定多养分复合叶面肥制备工艺的基础上,考察了螯合剂种类、螯合温度、螯合时间、溶液pH值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叶面肥的最佳螯合反应条件为:以EDTA与柠檬酸组合作为螯合剂,螯合温度70℃,螯合时间0.5h,溶液pH值5.5.研究发现螯合剂种类对叶面肥性能影响最大,次为溶液pH值,螯合温度与螯合时间影响最小。制备的多养分复合叶面肥主要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还含有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高活性腐植酸钾及稀土添加剂等有益组分。 相似文献
18.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
为了经济高效地利用餐厨垃圾发酵产微生物油脂,采用杯罐实验对餐厨垃圾原液进行热预处理、酸碱预处理和氧条件预处理,以探求酿酒酵母菌S.cerevisiae发酵产微生物油脂的最佳预处理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餐厨垃圾原液热预处理的最佳温度为60℃,60℃温度下预处理2h后,餐厨垃圾水解液中的还原糖百分数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3.780 4%和0.539 mg/mL;pH值为[2,11]的酸碱预处理中,pH值为8时效果最佳,此条件下还原糖百分数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3.210 4%和0.889mg/mL;相对于好氧条件,餐厨垃圾原液在兼氧条件下处理24h还原糖百分数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均较大,其值分别为3.221%和0.56mg/mL。在试验获得的最佳预处理条件下,采用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s2.516作为供试菌株,以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水解液加入量90%(V/V)、搅拌速率150r/min、通气量2.5L/min、发酵周期7d为基础发酵条件,进行1L发酵罐发酵,获得油脂产率为26.86%。 相似文献
19.
以长春市某污水处理厂初沉池出水为原水在实验室进行了低温污水处理模拟试验,研究了低温活性污泥 EPS 特性及其对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试验温度控制在15℃、13℃、11℃、9℃、7℃、5℃、3℃,7个温度下,在处理效果稳定的条件下,检测分析了活性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沉淀性能,研究了其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相关性。研究表明活性污泥中 EPS 的含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而 EPS 中的多糖含量则随之升高,导致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也随温度降低而变差。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肥料发展及作用机理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活体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微生物肥料对改善化肥过量施用造成的土壤质地恶化、微生态环境失衡和农产品品质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历程及作用机理进行综述,总结了微生物肥料中功能微生物通过在土壤、植物根部定殖,对改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中养分供应状况、释放植物促生长激素、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强植物系统抗性等方面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微生物肥料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合理应用及产业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