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县域经济在河南省的经济总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关键就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09,27(1):F0002-F0002
河南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时期.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对全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总体上看,河南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仍未缓和.  相似文献   

3.
《太原科技》2011,(11):108-108
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需要;是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的需要;是加快河南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带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西部多元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多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区的发展至为关键。而维护和发展西部多元文化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发展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柱,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给林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生态环境越来越不堪重负,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严重制约因素.而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鉴于此,本文对加快城市林业发展的重点工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是我市实现“追赶跨越”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中部崛起、东向发展战略、沿江城市群率先崛起的历史机遇期。市委、市政府顺应全市人民的期盼,确立了工业强市战略,提出了骨干企业翻番计划和园区倍增计划无疑十分正确。市科技  相似文献   

8.
"十五"以来,阜阳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科教兴阜战略,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要实现阜阳市的跨越发展,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阜阳,努力实现奋力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9.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强化,国际制造业加速向长三角转移,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加快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崛起,为环杭州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将带来装备工业的发展高潮,为环杭州湾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西藏作为经济落后的边疆民族地区,如何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章认为,跨越式发展是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是全面小康,西藏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通过跨越式发展来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是完全一致、密不可分、完全同步的目标。在跨越式发展中建设西藏的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行的人类文明,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确立、完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规范政治行为的社会现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精髓,以及从哲学角度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探讨,可以加深我们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解,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特点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从和谐社会到和谐校园,统战工作的现实课题更加明确;二是从科学发展到人才强校,统战工作的根本任务更加突出;三是从政治文明到依法治校,统战工作的独特优势更加重要;四是从先进文化到德育为先,统战工作的德育功能更加显现;五是从理论创新到机制优化,统战工作的创新发展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个年头,中国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上选择了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产物,胡锦涛同志把握世界潮流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将对新时期社会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和本质规定,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是据此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相互促进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推动了全面推动小康社会进步。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当今国际经济环境既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利又提出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部地区已经进入到一个深化改革的新发展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历史起点.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部地区社会发展呈现出过渡性的新常态特征: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但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虽整体提高,但仍存在轻度失调现象;社会发展能力较低,尚处于"低福祉增长"阶段;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集中连片分布,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区域;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由生存型福祉向发展型福祉转变;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由"社会管理"向"社会发展治理"转变.为此,中部地区要以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共进,创新中部地区社会发展治理机制,加快经济发展成果向居民福祉转换.  相似文献   

17.
从德国社会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渠道和保障,而在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保持社会稳定与相对公平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但要具体落实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还需地区与城乡的协调发展。而以上所有的因素都将最终落脚在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上,说到底,教育才是发展的根本原因,才是实现小康社会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8.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大力弘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热爱祖国、崇尚和平的传统民族精神,积极培育科学、法治和以人为本的现代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与生态化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生态学等理论,从国家宏观生态政策和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入手,以河南信阳为例全面分析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市(镇)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城镇生态化”概念,揭示了生态化是方向、城镇化是手段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并阐述了二者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与作用机制,对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建设要以人为本。理性立法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制度起点,是人权保障的制度基础;政治法治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执政党基本的执政方式,也是人权保障的基本价值理念;宪政既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又是发展人权的必然手段,更是以保障人权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