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用2.5 km×2.5 km网格布点,在长江中下游某农田区域采集33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ICP-AES测定土壤样品中Cd的全量,并利用Tessier浸提法分步提取土壤Cd的5种形态,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Cd污染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水田土壤pH值为5.27~6.8,水田Cd的平均值为0.61 mg/kg;旱地土壤pH值为5.06~7.36,旱地Cd平均值为0.66 mg/kg;农田土壤Cd主要以可交换态为主,占比为36.52%,表明区域内土壤Cd的活性相对较高;单项污染指数法与地累积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污染程度为中度,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系数Er为148.12,表现为中高等生态危害.系统分析长江中下游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d的污染状况和行为特征表明,研究区农作物经长期积累可能会对安全种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珠江广州河段底泥中砷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底泥中4种结合态的几种形态砷(As(Ⅲ)、As(Ⅴ)、甲基胂酸盐和二甲基胂酸盐)的测定表明,底泥中砷的污染严重,平均为41.7ppm.酸溶解态、碱溶解态和残渣态含砷量分别占72.4%、8.8%和18.9%,水溶态含砷量为全砷量的千分之几(ppb级).各结合态中都以无机砷为主,As(Ⅲ)占多数,占总砷量1/2以上;有机砷占总砷量1/2左右,以二甲基胂酸盐为主. 相似文献
3.
珠江广州江段水体沉积物和悬浮物中27种元素的含量与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等离子体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珠江广州江段水体沉积物与悬浮物中27种元素的含量和赋存形态特征.在沉积物中,强烈迁移型元素(Na、Ca、Mg、Sr等)含量比长江、黄河明显偏低,排序为黄河>长江>珠江;迁移累积型元素(Fe、Mn、Ti、V、Cr、Co、Ni、Cu等过渡元素及Al、P、Li等)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排序为长江>珠江>黄河;K、Ba等元素含量则与长江、黄河相近.该江段的不同河段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变异系数较大,特别是某些污染元素达50%以上.各元素的形态分布有一定规律,Li、Na、K、Rb、Be、Al、Ga、Ti、V及Nb元素基本以残渣态存在,占总量的95%以上;Fe、Sc、V、Cr、Ni、Co等过渡元素及P、Ba、Pb、Y等元素的残渣态比例在60%~85%范围内,还有较大比例的铁锰态及有机态或碳酸盐态;Cu、Zn、Ca和Mn的残渣态含量比例最低,均在50%以下,在非稳定态中Cu以有机态为主,Mn和Zn以铁锰态及碳酸盐态为主,而Ca则以碳酸盐态及可交换态为主.在悬浮物中大部分元素的含量与形态分布变化趋势与相应江段的沉积物相似,但其含量值均比沉积物有明显偏高,残渣态比例均有偏低,非稳定态特别是可交换态比例有较普遍的偏高,也就是说,悬浮物中大部分元素的潜在活性较沉积物偏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观察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钻井岩心、岩石薄片及铸体薄片,结合该区碳酸盐岩层序划分方案,探讨层序界面控制下的岩性、岩相发育特征,以及孔隙发育特征。结果表明,高位体系域发育生物礁灰岩及生屑滩灰岩储层,发育原生孔隙、次生孔隙等孔隙类型。在海侵体系域主要发育潟湖相、台坪相致密灰岩,偶夹台缘滩、台内滩等灰岩储层,后期往往受到成岩埋藏作用的改造发育溶蚀孔洞和裂缝。该区碳酸盐岩的主控因素主要是在高位体系域Ⅳ级海退半旋回暴露条件下形成的次生孔隙、受礁滩相带控制的原生孔隙及其他溶蚀作用控制的次生孔隙。 相似文献
5.
采用乙腈/柠檬酸缓冲液超声提取沉积物中的抗生素,并以固相萃取法富集和净化萃取物,以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质谱(SPE-RRLC-MS/MS)进行测定,研究了珠江广州河段13个采样点41种目标抗生素的质量分数水平和时空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在枯水期或丰水期共有24种抗生素被检出,枯水期和丰水期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ND(未检出)~54.800 g/g和ND~3.433 g/g,两季质量分数最高的抗生素均为氧四环素;沉积物中氟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占比较高;在枯水期总抗生素质量分数整体上高于丰水期,抗生素的质量分数在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中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人口密集城区河涌人口密集城区航道航道中下游航道上游,与广州市区产污排污的分布状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灰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孔隙和裂缝,孔隙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裂缝主要包括构造裂缝、压溶裂缝和溶蚀裂缝。珠江组灰岩储层储集性能主要受高位体系域及其四级海退半旋回、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控制,沉积作用占主导地位。其中台缘堡礁、台内点礁物性最好,生屑滩次之,斜坡塔礁、台坪物性较差。高位体系域及其四级海退半旋回对储层发育的影响主要是沉积物暴露遭受大气淡水淋滤溶蚀对储层的改造作用。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受沉积作用和高位体系域及其四级海退半旋回的控制,对珠江组灰岩储层具显著影响的成岩作用是溶蚀作用、胶结作用等。东沙隆起珠江组最有利灰岩储层为藻屑、生屑灰岩发育的礁滩相。 相似文献
7.
齐俊景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2):138-140
描述了数字图书馆的含义及构成要素,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范式演变,对数字图书馆的范式演变特征进行了比较,以期为逐步走向成熟的第三代数字图书馆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疏花甘草(Glycyrrhiza laxiflora X.Y.Liex D.C.F.nov.sp.)、平卧甘草(G.prostroca X.Y.Liex D.C.F.nov.sp.)是甘草属的两个新种,本文试图从四个种叶片的形态解剖比较它们的异同,从而进行了叶片形态解剖结构、表皮、气孔器、表皮毛等形态特征的观察与描述,目的是为两个新种的成立提供解剖学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飘拂草属15种、2变种的果皮微形态特征。通过立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果实的形态、果皮的纹饰进行观察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飘拂草属在果皮微形态特征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种间差异,可为种的区分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系统发育与演化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巨膜长蝽(Jakowleffia setulosa)为局部性重大害虫.本文描述了该虫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发现其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每年发生1.5代,以若虫及成虫越冬. 相似文献
11.
近五千年来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达源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5(3):167-173
主要根据河漫滩相沉积的加积过程与厚度变化,埋藏古树层及埋藏古文化层的分析,发现近五千年来长江中下游干流洪水位上升了大约20m,并发展了曲流、洲滩、分流,以及支流河口成为自然堤后湖的变化.造成上述种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海面运动、泥沙淤积、构造运动及人为活动的影响等,估计今后,所述种种变化还会继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2.
氯苯类化合物在珠江水系的西江(广东段)水体和水草中的分布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5年5月和12月在珠江水系西江(广东段)上/中/下游4个位点采集水样和水草样,用GC/ECD法对水样和水草样中氯苯类化合物(CBs)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样和水草样中几乎所有的CBs的同系物均被检出。5月份水样和水草中CBs的检出总含量范围在115.90~397.06μg·L-1和1352.78~4019.07μg.g-1;12月份水样和水草中氯苯类化合物的检出总含量范围在181.87~696.74μg·L-1和1355.22~3927.20μg.g-1;水样中1,4-二氯苯和1,2,4-三氯苯的含量最高;水草中1,4-二氯苯和1,2-二氯苯,四氯苯的含量较高。水样含量与其他学者10年前的数据相比,有增高的趋势;水草对CBs有很高的富集系数,平均富集系数为0.64到3.57。这表明CBs将对食物链的其他生物具有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适合河口复杂边界的二维潮流盐度数学模型.其中,网格模块是通过多元最小二乘重构的无结构三角网格;潮流模块基于消除了稳定性条件限制的半隐的欧拉-拉格朗日法,并用干湿判断法实现动边界的处理;盐度输运模块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并通过用周围单元平均浓度值重构界面浓度的方法得到与连续性离散方程相协调的二阶对流扩散离散方程.通过纯对流和纯扩散数值测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盐度输运的对流扩散问题,且具有较高的精度.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长江口盐水入侵的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潮位、流速和盐度过程与实测资料一致. 相似文献
14.
15.
16.
宇宙成因核素10Be:估算长江流域侵蚀速率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将宇宙成因核素10Be方法引入对长江流域地表侵蚀速率的研究.对长江流域东西子流域的对比发现,长江干流西部流域10Be含量普遍高于东部流域,这主要与长江上游高海拔导致的核素产生率高有关;西部流域主要支流10Be含量较低,反应了较高的侵蚀速率.通过金沙江、岷江—大渡河和沅江不同子流域的10Be含量与侵蚀速率关系模型,估算出岷江—大渡河流域平均侵蚀速率为300~500mm·ka-1,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沅江—湘江流域侵蚀速率为30~50mm·ka-1.与水文数据推导的侵蚀速率相比而言,二者在数量级上基本一致,反映了宇宙成因核素10Be法在估算侵蚀速率方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研究长江流域侵蚀与沉积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重组克隆表达抗原的血清学鉴定技术,从广西肝细胞癌中初步筛选出9个基因克隆,与肝癌患者及其他人血清的反应证明对肝癌有特异性。DNA测序结果与基因库核对,发现其中7个有同源结构;2个为无同源结构的新分子。 相似文献
18.
感潮河段内节点分流受潮波作用的影响,其分流过程与非感潮河段节点有所不同。本文以河网密布且潮波作用强烈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对象,利用二维水动力模型在“无径”、“无潮”和“径潮”三种条件下进行模拟,引入分流不均匀系数定量描述流量分配,量化了潮波对感潮河段节点处分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波改变了珠江三角洲区域径流在河道分支内的分配,特别是在枯季。整体而言潮波的作用是抑制无潮情况下的不均匀分流,枯季时西江下游节点处潮波作用可以逆转径流单独作用时的影响。敏感性分析表明,对节点处分流影响最大的是M2分潮,其次是K1,O1和S2。另外,长期密集采砂造成的水深增加进一步加强了潮波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宇宙成因核素10Be,26Al:原理及其在地表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岩石中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含量是侵蚀速率和辐射时间的函数,通过对岩石中10Be和26Al含量的测定能反映较长时间(103~107a)和较大空间尺度上的侵蚀作用大小和过程.根据10Be含量估算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侵蚀速率为30~60m·Ma-1,攀枝花至三峡长江流域内地表平均侵蚀速率为200m·Ma-1. 相似文献
20.
三七总甙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从三七茎叶、花梗、果梗提取到的达玛烷20(S)-原人参二醇型皂苷(20(S)-PPDS)对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及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噻唑蓝(MTT), Hoechst33258 染色,免疫组化以及Western blot法研究20(S)-PPDS对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20(S)-PPDS对A549细胞的具有抑制作用,125,250,500μg·mL-1的20(S)-PPDS与A549细胞作用72h后,细胞抑制率依次为28.67%,41.97%,73.02%;20(S)-PPDS对A549细胞作用24,72h的IC50分别为398.94,315.96μg·mL-1;20(S)-PPDS通过活化Caspase-3, 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Pro-Caspase-3、Bcl-2蛋白表达诱导A549细胞凋亡.这些研究结果表明20(S)-PPDS对A549细胞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