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晓斌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21(4):114-117
在尚未形成自身理论体系的时候 ,现代书法以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理论为根据 ,从而抛开汉字这一载体 ,否认传统书法的形式意义和抽象内涵。从现代派书法强调不以汉字为载体的纯形式观与传统书法以汉字为载体的意象形式观的比较中 ,不难看出传统书法取自然物象之象的抽象模式和现代书法超越自然物象的抽象观不同 相似文献
2.
自1840年以后,中国人民为了求得民族自立、走向现代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和实践,本世纪以来更是加快了融于现代世界的步伐。五四运动就是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以表现出进步的现代观念和社会意识的新文化为武器,向封闭、落后的传统社会发起挑战的一次社会思潮和运动,五四运动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是音乐、舞蹈、戏剧三者结合的一种舞台艺术。歌剧起源于西方,它融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及美术于一身,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本文就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歌剧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揭示两者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4.
5.
王娜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6)
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特点的研究,阐述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提出现代设计要不断吸取传统艺术的精髓,运用传统艺术元素,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丰富细腻的情感来自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如何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应用于现代产品中,是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文章在具体分析中国的情感模式之后,阐述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情感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8.
刘翠芬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1999,(3):33-38
现代公共关系学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于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我国的改革开放而从西方引进的“舶来品”。它能在中国扎根、发展,其重要原因是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相通相似之处,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公共关系学在中国的根植提供了有利的土壤。现代公共关系学被中国吸纳,成为中国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田维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20(2):49-50
中国古代的传统江湖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当我们面对现实中的许多无奈时,常会这样调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我们漫步在市井小巷时,也常会见到一些相士和江湖郎中,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自称孔明再世,华佗重现,通晓天地理,百病无不药到病除;记得念小学时也常有一些人到村里耍杂技,或是咿咿呀呀地唱,那时只知看热闹,不明内由,一问长辈,也都说,他们是江湖艺人。 相似文献
10.
再谈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郜元宝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鲁迅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者本是同根所生 ,在理解和践履自由主义基本信念上 ,较之任何自由主义者 ,鲁迅都绝无逊色。但是 ,鲁迅并非在中国简单鼓吹或演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 ,他考虑更多的是自由理念如何有效地触动中国的现实与文化 ,怎样真正在中国人的内心扎根。他不是抽象地谈论、横向地移植西方自由思想 ,而是具体研究如何唤醒中国人的自由意识 ,如何建立一种符合自由理念的自由的思想与创造方式。鲁迅主要依靠他的文学进行自由的思想与创造 ,他和自由主义的关系 ,是文学与意识形态之关系的一个有趣个案。鲁迅在不同时期 ,对自由主义理论以及自由主义者 ,都提出过自己的质疑或批判 ,这并不意味着他怀疑自由主义基本理念 ,而恰恰是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提醒人们注意自由主义本身或有的分裂或偏至。鲁迅和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者还共享着注重个人气魄承担的中国传统的精神资源。正是通过自由主义 ,传统与现代在鲁迅和其他一些知识分子身上才真正得以沟通 相似文献
11.
王慧敏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22(2):93-95
《昭明选》作为一部按体选录各类字佳作的总集,不论从体分类角度还是选录作录、作品方面,都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选》于“赋”之外另立“骚”体一类,是有其科学性和开创意义的;《选》把“骚”居于“赋”与“诗”之后是与《选》的性质及作编纂目的相关的;从《选》所录“骚”类作家、作品情况可以看出萧统既重“”又重“质”的学观。 相似文献
12.
华金余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4):93-96
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赵树理的方向”。认为“赵树理方向”与“赵树理的方向”不是同一个概念。“赵树理方向”的内涵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政治功利的实用立场,以新文艺为基础,以民间旧形式作为“补充”的文艺形态。“赵树理的方向”的内涵主要包括: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农民利益立场,以民间文化为本位,融合其他资源开创出的一种崭新的“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13.
蛇岛蝮蛇的选择与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1):57-60
蛇岛蝮蛇 (GloydiusshedaoensisZhao)之所以在一个孤岛上繁衍生息上万年间 ,首先是蝮属蛇类都具有捕食鸟类的精良武器———毒牙与颊窝 ,捕食时能选择有利地形并采取拟态伪装和“守株待鸟”的对策 ,当食物淡季来到时便以“夏眠”的方式渡过炎热的夏季 ,以减少能量消耗 .蛇岛蝮蛇的食物很有限 ,捕食季节也很短 ,可它的能量转化率很高 ,并能将剩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 .它们还有很强的耐饥力和耐渴力 ,即使错过了一个捕食期 ,只要在下一个捕食季节获得一定的食物就足够了 .在种群生殖上它们选择了降低生殖数量、提高生殖质量的策略 ,刚出生的小蛇就能捕食小鸟 ,使之长期保持一个健康的种群 ,这就是自然选择与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15.
16.
王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8(1):125-126
“赵体”书法流传深远,对后世影响很大,赵孟頫上承晋唐、下启明清,把书法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为我国书法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由于他本是宋朝皇室后裔,却出仕元朝,在气节问题上屡屡为人诟病,其书法风格也被贬斥为“奴书”、“骨软字媚”。然而,从书法艺术角度客观评价,赵孟颊的书法道美俊逸,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赵树理小说以1958年为界,前后期的叙述语法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前期的叙述语法相对稳定,后期则不断发生改变。从中可以透视出赵树理前后期的思想意识和主流政治的不同关系,从而进一步揭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赵树理思想深层始终执着坚守的民间立场和知识分子立场。 相似文献
18.
赵廷枢及其《所园诗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锦国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7(3):28-31
赵廷枢,清代大理地区白族诗人,“白族赵氏作家群”代表人物,有诗集《所园诗集》四卷,现存诗505首,曾任江西省安福县、萍乡县县令,后因事免职。其诗歌作品内容广泛,表现了大理地区的风物景色、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异地为官的经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沿途景物的描绘,讴歌了祖国的美丽河山,也有作为失意官员、文人的辛酸经历。诗歌风格、体裁多样,娴熟掌握了汉语诗歌的写作技巧,在白族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19.
罗仕艺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128-131
语言学家、音乐家、教育家赵元任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最早把西洋作曲技法引进中国创作艺术歌曲的作曲家之一,在他的艺术歌曲中涉及西洋和声与民族和声、西洋作曲旋法与民族旋法以及歌曲音调与民族语言的结合。本文选其艺术歌曲的旋律与音调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其歌曲中的中西元素。 相似文献
20.
孙慧慧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3):21-23
赵南星是晚明以风节著称的政治家,同时亦是位别具个性的散曲家。个人的政治理想与儒家的任道有为精神促使他关注现实、针砭时弊,嬉笑怒骂中饱蕴沉痛;社会的黑暗与矛盾又迫使他将用世之心冷却为诗酒风流,试图从对山水园林的构筑中沉淀性情、反思自我,以换得对现实人生认识的清醒;同时他又以一代大僚的身份在散曲创作中积极汲取民歌的营养,以俗曲的形式和通俗清新的语吉表现男女恋情的真挚热烈,与当时主情的社会思潮相辉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