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马又称木马、龙落子,《动物大辞典》称它为马头鱼,为海龙科海马属海栖动物。 海马非马,也非庞然大物,它比人们所想象的要小得多。海马在动物学分类上属于鱼类,之所以叫海马,是因为它有一个与马相似的头,又生活在海里的缘故。《本草纲目》中说:“海中有鱼,状如马头,其喙垂下,或黄或黑,海人捕得,不以啖食,暴干煸之,以备产患。”这说明古人对海马早有研究了。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14,(4):5-5
正海马不是马,而是一种样子奇异的鱼。海马的口鼻部很长,身体一圈圈的,行动缓慢(因为只有两副小小的鱼鳍来推动身体),这一切让人感觉海马是进化过程的废品。与它们的近亲——尖嘴鱼和海龙一样,海马也以小小的甲壳纲动物——桡足动物为食物。它们的捕食方法是:潜到一只桡足动物上方,接着,在猎物逃逸之前迅速出击。这种行为很像一个人拿苍蝇拍打苍蝇,但和人不同,海马只有在足够靠近猎物的  相似文献   

3.
海马     
本文说的海马不是哺乳类的海马,而是鱼类的海马。海马的学名是 SOSNORSE,又名"龙落子",属鱼纲,海龙科。它身长一般10厘米左右,淡褐色,头与躯干成直角,形似马首,且生活在海中,故得此名。又由于其形状与普通鱼类差异较大,因此容易被误认为不是鱼。的确,海马的长相很奇特。它的肚子挺得老大,披着一身铠甲,颇有几分武士风度。它身体呈侧扁形,有环状骨板;吻呈管状,鳃孔裂缝状;尾细长,能卷曲,常缠附在海藻或漂浮物上,扇动背鳍,作直立游泳。海马生活在近陆或浅海中,多见于沿岸海草丛生或岩礁多的海区。主要以捕捉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觅食时,眼睛盯住猎物,熟视一秒钟后,把管  相似文献   

4.
神奇的海马     
颜世璎 《科学之友》2005,(21):44-46
长久以来,长着奇特外表、神秘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海马一直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在古希腊传说中,海马是波塞冬王的车夫,而在中国,海马被看作是爱的符号.它们高昂着骏马一般雄赳赳的头,长着一根灵巧的尾巴,一身坚硬而多节的皮肤,就像甲虫身披的铠甲.它们的眼睛像变色蜥蜴一样能够进行全方位的扫射.有趣的是,虽然海马只是鱼的一种,但同其他的鱼不一样,甚至同地球上绝大多数动物都不同,它们拥有一种神奇的特性--只有雄性才能够怀孕和产仔!  相似文献   

5.
在水族馆,人们往往能够看到海马。它们因模样古怪、憨态可掬而令人印象深刻。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又有新的海马物种相继被发现,有关海马行为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虫一样的鱼这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直立着身子在水中游动,烟枪一样的嘴巴把脸拉得老长,看上去像马脸;自然条件下,这种动物生活在浅海,所以被叫作"海马"。  相似文献   

6.
<正>自然界充满了危险,因此为了保护自己,很多动物在它们的野外天然栖息地中都拥有令人赞叹的伪装技巧。石头鱼世界上毒性最强的鱼之一,也是伪装大师树干上完美伪装下的盗蛛竹节虫与小树叉肉眼几乎难以识别印尼海域的一只红色海马一只模仿地衣的纺织娘  相似文献   

7.
梅镇彤 《科学通报》1991,36(3):220-220
8-精加压素(Arg~8-vasopressin,AVP)是一种内源性神经肽。曾报道它不仅具有加强记忆的作用,并且还能促进主动迥避行为和明暗分辨学习。我们过去的工作还表明它对海马神经元的活动有调节作用,因此提出了海马可能是AVP促进学习过程的中枢作用部位之一。由于海马伞和穹窿是海马的主要传出和传人通路,于是又提出了海马伞-穹窿切断后AVP是  相似文献   

8.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神奇的岛国,它由1万多个岛屿构成,是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群岛。由于地形独特、气候适宜而且人迹罕至,不少地方都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婆罗洲、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的原始森林中,藏匿着许多神秘怪异的动物。印尼还具有世界上最天然的奇境,它的水中野生动物最神秘。这里的海马有的不足手指甲大,蝙蝠鱼在海底模仿红树林的叶子游泳。因此,印尼也是动物学家的天堂,他们常常在这里有许多惊人的发现。最近,科学家在印尼发现了没有肺的青蛙、会行走的怪鱼及体型硕大的老鼠。  相似文献   

9.
在生活中许多动物名不副实,比如说海马不是马,蜗牛不是牛。同样,许多有着鱼名的动物也不是鱼类。下面举的几个例子就是人们常见的名不副实的“鱼”。  相似文献   

10.
一、(鱼安)(鱼康)鱼 (鱼安)(鱼康)鱼生活在千米深海底,头大而扁平,阔口横生,身体无鳞,相貌丑陋,渔民称它为"癞蛤蟆鱼",又因它的叫声像老头子咳嗽,故又叫"老头鱼"。(鱼安)(鱼康)鱼身体笨重,不善于游泳,只能用腹鳍在海底爬行,平时它把身子埋在沙里,只露出头和嘴巴等待食物。这种鱼所以能生存下来,全靠它的背鳍上长着一根很长的"钓竿",这钓杆是第一背鳍演化而来的。在钓杆顶端长出一个小肉片,肉片能发出红蓝白等色光,在黑暗的海底闪闪发光,召来好奇的小鱼。当小鱼向发光器游来时,它把发光器不断向自己嘴边移动,当小鱼也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人类来说,母爱深沉似水,父爱厚重如山,动物界的母亲在抚育后代中无疑起着主要的作用,但一些动物爸爸也有值得称道的爱心事迹。海马雄海马在动物十大模范父亲里面名列榜首,不仅仅是因为海马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而且是因为"怀孕"的是雄海马,它一次可"怀上"1000个海马宝宝!海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由雄性生育后代的动物。雄海马的腹部的正前方或侧面长有育儿囊,雌海马将卵产到雄海马的育儿囊里,雄海马负责给卵子受精,并在育儿囊里孵  相似文献   

12.
2020年4月,一条4.5米长的长尾鲨被海水冲上岸.鲨鱼已经死亡,头部后方嵌有一柄"长剑".研究人员发现,这条长尾鲨是被剑鱼杀死的——剑鱼刺伤了它,并把"长剑"留在了它身体里. 照理说长尾鲨的主要捕食对象多是一些小鱼,对剑鱼并不构成威胁,因此长尾鲨并不在剑鱼会攻击的对象之列.  相似文献   

13.
刘春龙 《科学通报》1994,39(10):943-943
早在60年代De Wied就报道了加压素对记忆巩固的易化作用,近年来我们又报道了加压素对学习过程的增强作用,但它的作用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我们实验室的工作表明,AVP对学习过程的增强作用主要是通过它对海马、隔核和杏仁等边缘系统核团功能的调节来实现的.我们还报道了AVP对海马脑电节律和单位放电的影响.另有工作报道,AVP可直接兴奋隔核的神经元,对隔区脑片的LTP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海马内可能起着递质的作用.为了探讨AVP增强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本工作在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研究了AVP对LTP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捕食鱼类 2010年7月23日下午,我在北极斯匹次卑尔根岛的西北海岸,目睹了北极熊捕食鱼的有趣场面. 这是一头年轻的雌性北极熊.雌熊刚刚下水,还没有开始捕鱼,两只北极海鸥就飞到雌熊身边,把嘴伸到它的嘴边,好像是在与它谈判:“抓到鱼大家有份.”不一会儿,雌熊终于抓到鱼了,一群海鸥见状飞过来抢食,它只好匆忙吞食.  相似文献   

15.
白木  周洁 《科学之友》2003,(9):29-29
生有“空调”大热天,长尾猴总爱摇摆它那条长长的尾巴,原来,它的尾巴里有一条特殊的静脉,能将体内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散发出去。擦“防晒油”生长在海洋中的海马夏季感到炎热的时候,也有一套防暑的妙法。它们既不潜入深水中,又不到海草多的地方去纳凉,而是一动不动地伸展四肢,不了解内情的人还认为在晒太阳浴呢。原来,海马的皮肤腺能分泌出一种红色的黏液,待黏液干燥之后,就像一块遮阳板一样,用它来保护海马敏感的皮肤,防止太阳的曝晒。  相似文献   

16.
<正>泰国洞穴中有一种可说是独一无二的盲鱼,它既能行走又能攀爬。科学家最近发现,它在瀑布上行走和攀爬的方式与四足动物几乎一样,而与现存且已知的其他鱼都不同。这一发现有助于揭示始于大约4.2亿年前的"从鱼到人"的进化。当时,一些鱼的鳍开始转化为肢腿。科学家说,这种盲鱼的解剖结构很独特。它拥有科学家之前认为只有四足动物才  相似文献   

17.
鹭鸶又名鱼鹰,其捕鱼的本领堪称一绝。鱼藏于深水之中,善于伪装。但鹭鸶有特别锐利的眼睛和嗅觉器官,它首先在水面搜索,发现鱼之后,便迅速潜入水中,穷追不舍。若猎物是条大鱼,鹭鸶下口十分凶狠,它先用尖嘴直刺鱼的眼睛珠子,然后叼腮,抓鱼的嘴巴角,使鱼丧失反抗能力,束手被擒。而且鹭鸶抓鱼的群体作战能力十分强。所能,即使是大鱼见到鹭鸶,也像老鼠见到猫头鹰一样,顿时吓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架,被鹭鸶几番折腾就奄奄一息了。鹭鸶是通人性的鸟,训练有素的鹭鸶,抓到鱼之后是不会偷吃的,总要先交给其主人,然后再请功领赏。澧水…  相似文献   

18.
<正>鱼是自然界的水生动物,也是人类的重要食物之一。因鱼与"余"同音,所以鱼也成为了人类所崇拜的一种民间吉祥物,它饱含着年年有余的吉祥祝福之意。在探寻遗址的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在史前遗址中也发现了一些鱼的元素:刻于陶器上的鱼纹,如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人面鱼纹盆或鱼形圆雕作品(虽有出土,在史前时期较为少见,一直到商代  相似文献   

19.
视野     
最近,两个学古生物学的英国学生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鱼——不过,你可别想将它变成你的盘中美餐,因为它是巨型化石鱼,这种巨型鱼就是1.5亿年前在海洋中遨游的利兹鱼。 利兹鱼长有巨腮,上面长着上百万颗细小的针状牙齿,构成了一个高效过滤器,可以让利兹鱼把虾和其他浮游生物从水里过滤出来。利兹鱼捕食时,首先  相似文献   

20.
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域和我国的南海,生长着许多五彩缤纷的热带观赏鱼类。一种学名为蓝条裂唇鱼,又称龙头鱼、飘飘鱼、豆腐鱼的便是其中之一。这种鱼不仅外表令人赏心悦目,对于生活在珊瑚礁一带的其他鱼类来说,它还是清除它们皮肤寄生虫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