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核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发展,促进了核农学的产生。核农学作为一种非动力核技术应用,是我国农业科学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对核农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涉及技术包括辐射育种技术、辐射储藏和保鲜技术、辐射杀虫技术、同位素示踪和核分析技术。核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是和平利用核能的一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核技术本身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核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应用的角度讲,核技术主要包括射线和粒子束技术与放射性核素技术.前者主要包括核分析技术、辐射加工与离子束加工、无损检测、工业核仪表、核医学成像、肿瘤放疗和辐射诱变育种技术等;后者则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测年、放射性核素示踪和放射性药物.射线和粒子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核技术的物理基础,粒子加速器技术和核探测技术是核技术的主要支撑技术.本文介绍了上述各技术领域的发展,并介绍北京大学的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核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分析了辐射工艺和辐射加工、核成象技术、核辐射工业检测仪表、核分析技术、放射性药物、离子束加工、小型低能加速器、同步辐射和核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重点;提出了发展我国核技术及其推广应用的目标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将核技术与生物技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配合,应用在农业、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在核农研究方面开创了许多新的领域和技术方法,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相似文献   

5.
 核数据特别是中子核数据是核物理基础研究、核能开发与利用以及核技术发展的基础数据,是连接核物理基础研究与核技术应用的重要桥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与核相关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概述了核数据、核数据用途以及国内外核数据发展动态,分析了国内核数据工作发展的差距,总结了国外相关核数据工作经验以及给中国核数据工作带来的启示,提出了在现有基础上如何发展中国的核数据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评述了核分析领域中一种新型分析手段——分子活化分析。这种在传统的中子活化分析基础上,结合特效前处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核技术,不仅可以给出待研究体系中感兴趣元素的组成,而且可以揭示它们的化学形态。文章列举了这种现代核分析技术近10年来在生命科学、环境学和地学等领域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并建议在我国核研究中心成立专一的分子活化分析实验室,以适应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核技术在我国国防、医疗、能源、工业、农业、科研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介绍了福州市核技术应用与防护现状以及核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事故,让全世界对核安全的关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引发了国内对核电及核技术发展的思考。核技术的和平利用在人类步入21世纪后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和发展,在核技术应用领域内分为动力核技术和非动力核技术两大类,涉及的领域包括基础研究、工业、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其主要形式包括:核能发电、同位素辐射加工、核探测、核电子以及核素示踪等。  相似文献   

9.
 聚焦于核技术应用领域中射线产生装置、放射性同位素技术、核探测技术,概述了电子加速器、质子/重离子加速器、中子发生器等重要射线产生装置与放射性同位素制备、放射性药物、放射源以及核探测技术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射线装置与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是全国核工业建设早、规模大的省份之一,在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方向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和科研优势,在国家核产业二次战略布局中优势突出。从现状来看,甘肃具有政策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等发展基础,也存在体制僵硬、市场冲击、人才流失等多种制约因素,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甘肃省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如何扬长补短、抓住机遇,实现甘肃核技术应用产业高水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梳理甘肃省核技术发展的优势和瓶颈,凝练出甘肃核技术应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线,为制定甘肃省核技术及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推动甘肃省从核大省到核强省的转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质子静电加速器束流脉冲化中高频扫描偏转的实现李宗培代云方袁其清李道德(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辐射物理及技术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为适应我国核数据测量和核技术应用的发展,需要加速器提供毫微秒脉冲束流以进行中子飞行时间谱等实验测量.在我所2.5MeV质子静电...  相似文献   

12.
采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与常规的物理化学相结合方法来检测水质,对昆明呈贡大学城部分水域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利用蚕豆微核技术对各水样进行监测统计蚕豆根尖细胞对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并与水体中COD_(cr)、BOD_5、DO水体污染指标进行了相关性比较;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结果与水体污染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相一致.水体的污染程度与蚕豆的微核率、污染指数呈正相关;蚕豆微核率与COD_(cr)水体指标呈正相关的关系,与DO水体指标呈负相关的关系,与BOD_5水体指标的相关性不明显.水体中COD_(cr)、DO、BOD_5等含量,对蚕豆微核的形成会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水体的污染程度也直接影响了蚕豆微核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科技视野     
我国核技术成就斐然 在近期举行的"中国核事业50年成就展"上,展示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核武器、核电站、核技术应用、核科研教育体系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巨大成就。 我国已建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包括了铀地质矿冶、铀浓缩、核燃料、元件制造、钚生产堆及后处理厂、铀钚冶金与加工、核武器研制、试验基地等。 我国在成功地研制出自己的"两弹一艇"(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的基础上,核武器研制技术不断发展,核武器性能不断提高,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概要地介绍了核探测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以及在各领域的应用和意义。核探测技术作为核技术的一种,发展至今已经与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各个重要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地下矿物资源勘探、地下水资源勘探、爆炸物毒品的检测、医学成像、煤质分析、科学研究以及放射性示踪技术应用等。  相似文献   

15.
2007年7月9-14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中国核物理学会、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师范大学“985二期…‘非动力核技术研究平台”的支持下,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湖州师范学院、美国德州农业机械化大学卡门斯分校、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  相似文献   

16.
封面说明     
正本期出版了"核数据专题".核数据是核科学发展的基础数据,是连接核物理基础研究与核工程及核技术应用的桥梁.本专题从核数据基础研究、核数据测量评价建库以及宏观检验等方面对我国核数据相关工作做了详细的介绍.封面图片展示的是中子辐射俘获截面测量使用的BaF_2探测器阵列以及基于测量结果的评价核数据示意图.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多年课程设计经验,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并编写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一份。在已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开展包括硬件条件、软件设施、师资队伍在内的课程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及包括课程设计内容形式多样化和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方式改革等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对将来该校以及其他高校核类及相关专业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核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交叉学科应运而生。核医学作为一种和平利用核技术的学科,凭借其具有的灵敏、简便、准确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文将对核技术在实验核医学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内容包括同位素标记技术、同位素失踪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中子活化技术、体外放射分析技术。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是核技术应用的一大进步,也大大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脉冲辐射探测是探知核反应过程特征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核反应过程特性研究、核装置设计、运行、监测与控制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由核探测器、探测方法和应用技术等构成的脉冲辐射场探测技术,已成为科学研究、核技术应用、核材料分析、裂变/聚变研究和天体物理等相关核科学研究的必备技术元素。文章介绍了我国发展的瞬态核裂变、核聚变反应过程释放的脉冲中子、伽马混合辐射场探测系统和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马氏珠母贝养殖技术规范插核技术操作规程》广东省地方标准的研究与制订过程、内容包含编制的背景、总体思路、技术路线、技术方法以及标准的组成。对马氏珠母贝插核母贝的术前处理、小片贝的选择、手术员的选择、插核操作、术后休养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