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研究故障在复杂工程系统中的传播机制,根据关键节点的状态异常信息预测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故障预测方法.根据工程系统自身固有的网络拓扑结构,构建了多层贝叶斯网络模型,利用定性趋势分析法将时间信息融入网络节点中,使得网络具有处理时序信息的能力,便于进行故障传播机理分析和故障预测.提出了基于元器件健康度的根节点故障概率确定方法,针对完备数据集和非完备数据集,选择不同的参数学习方法确定贝叶斯网络的条件概率表,采用多树传播算法进行联合概率推理,由系统根节点运行状态推测其余节点的故障概率.算法在Quanser三自由度四旋翼直升机上进行了仿真应用,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网络攻击定位和追踪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节点之间存在安全依赖关系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基于贝叶斯方法的网络攻击定位和追踪模型.该模型根据网络节点间的安全依赖关系构造安全依赖树.进而采用贝叶斯方法计算各个节点的攻击因子,并据此确定攻击源和攻击路径.  相似文献   

3.
由于在医院网络异常信息入侵意图预测过程中,没有对医院网络数据降维处理,导致预测时间较长、预测准确率较低,为此提出基于改进RBF(Radical Basis Function)模型的医院网络异常信息入侵意图预测算法。通过相关性分析去除医院网络数据冗余并排序,采用RBF多层神经网络对排序后的数据属性进行选择,完成医院网络数据降维处理;根据数据预处理结果,构建贝叶斯攻击图,获取网络潜在入侵攻击路径;在该路径中计算警报关联强度,提取入侵警报证据数据,通过警报证据的监测判断信息入侵概率,获得医院网络的异常信息入侵意图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网络异常信息入侵意图预测效率快、准确率高、整体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树扩展朴素贝叶斯(tree augmented naive Bayes,TANB)的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传统的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NB)和贝叶斯网络(Bayes network,BN)方法,结合了前者计算简单和后者能表示属性间相关性的优点.同时我们提出使用增益比率进行网络特征选择来进一步提高检测性能.通过对DARPA数据的入侵检测实验,与传统方法做了比较,其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入侵检测方法效果很好,对各种入侵类型的检测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5.
深度防卫的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全面检测黑客入侵和有效提高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深度防卫的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模型按照黑客入侵对系统影响的一般顺序,使用不同方法对网络行为、用户行为和系统行为3个层次涉及到的网络数据包、键盘输入、命令序列、审计日志、文件系统和系统调用进行异常检测,并利用信息融合技术来融合不同检测器的检测结果,从而得到合理的入侵判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并由此制定了一种简单、高效的自适应入侵检测策略.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深度防卫自适应入侵检测模型能够全面、有效地检测系统的异常行为,可以自适应地动态调整系统安全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平衡,具有检测精度高、系统资源消耗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入侵容忍系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资源和控制两个属性的分析,将入侵容忍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了抽象分类,给出了系统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相应安全机制;利用改进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对入侵容忍系统建模,给出了BP网络的输入和输出节点以及基于该BP网络的系统工作原理,用实例描述了该系统的一个典型的入侵容忍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入侵具有较好的检测和容忍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ad-hoc现存的问题,基于贝叶斯网络提出一种ad-hoc网络中评估节点可信度的模型.根据节点在网络的属性,利用贝叶斯网络,动态地计算节点可信度,模型可以根据节点关注的属性不同,调整贝叶斯网络子节点概率分布表,从而实现灵活的可信评估策略.结合贝叶斯网络,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计算节点的可信度,该方法使用贝叶斯网络计算,评估节点的当前状态在历史通信记录的基础上的可信概率.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动态反映节点可信程度,及时地发现恶意攻击.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个基于二次训练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不但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性能,而且对于低频率、高危害攻击类型的检测性能有着更加显著的提升.该模型首先利用PCA算法提取数据集中的重要特征,然后使用二次训练技术训练分类器构建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实验中分别使用决策树、朴素贝叶斯和KNN 3个经典分类算法构建了基于二次训练技术的入侵检测模型,并在著名的KDDCup99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入侵检测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尤其是对于低频率攻击类型的检测性能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入侵检测是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公共入侵检测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并给出了该入侵检测系统的系统模型.具有良好的分布性、可扩展性、实时响应等优点.并引入了贝叶斯推理的统计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优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0.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可以对当前网络状态进行分析并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态势感知中安全要素的来源,其准确性影响着网络安全的评估. 攻击图可以筛选出关键节点并枚举可能的攻击路径,已成为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 因此将两者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入侵检测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技术. 首先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率进行了提升,然后利用攻击图结合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来进行网络安全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推测攻击意图,更直观、全面地反映结果.  相似文献   

11.
网络入侵的聚类算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入侵检测中对知入侵的检测主要由异常检测完成,传统的异常检测方法需要构造一个正常行为特征轮廓的参考模型,但建立该特征轮廓和确定异常性报警的门限值都比较困难,而且建立该特征轮廓使系统开销大.据此本文提出一种针对入侵检测的聚类算法和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算法通过动态更新聚类中心和类内最大距离实现,收敛速度快,再结合对数据的预处理使聚类效果更好.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用于以未知入侵检测为代表的特殊模式检测方面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入侵检测中的报文交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入侵检测中报文交换的产生背景与功能要求,探讨并分析了此领域中的相关技术与进展,包括通用入侵检测框架中的通用事件描述语言,以及IETF入侵检测工作组在这方面的工作:入侵检测报文交换格式(IDMEF)、入侵警报协议、入侵检测交换协议(IDXP).最后就报文交换方面的未来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3.
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当前网络上的入侵和入侵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神经网络应用于入侵检测系统中的优势,给出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的实施模型。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已成为国家与国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入侵检测技术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介绍了入侵检测的概念,指出入侵检测系统具有的功能和入侵检测过程,并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和入侵检测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入侵检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研究入侵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响应决策过程中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响应因素,对现有入侵响应决策模型中的响应因素进行了统计,并依据所提出的分类标准对响应因素进行了分类.围绕响应时机决策和响应措施决策这两个问题,对响应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已有响应决策模型中对一些响应因素的不当使用.讨论所研发的入侵报警管理与入侵响应系统IDAM&IRS的结构、响应决策过程和实验情况,并阐述了其中所涉及的响应因素.最后,对响应因素在响应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了当前入侵响应机制及其不足,提出了一个基于移动代理的入侵响应系统.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各实体的功能特性及系统的运作.最后讨论了系统的特点和尚待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入侵检测系统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入侵检测在保护计算机安全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先对维护计算机安全的2种方法做了简要介绍.接着重点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及其不同分类,并对各种侵检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概括;最后,讨论了入侵检测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门限RSA的容侵系统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为保护大的服务器群组,继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之后容侵技术已成为又一重要技术.提出了一种容忍入侵的体系结构,对系统组件采用冗余和多样性技术相结合,利用门限秘密共享技术实现系统的可用性和关键数据的保密性,来达到容忍入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入侵检测系统的特点,分析了数据挖掘在入侵检测技术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处理海量警报数据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个入侵警报分析系统模型,通过对入侵检测系统产生的警报进行分析,减少了警报数量,提高了系统的检测效率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Rb-S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Rb-Sr法对阿拉善断块有代表性的苏亥图、温都尔浩富碱侵入岩体的年龄进行了测定 ,分别获得 (2 5 0± 18)Ma和 (2 13. 0± 9. 8)Ma的年龄值 ,提供了属于印支期的年代学证据 ,认为阿拉善断块北缘富碱侵入岩和华北断块北缘燕辽—阴山印支期富碱性侵入岩带应该划归同一印支期富碱性侵入岩带。推断阿拉善断块和华北断块在晚古生代—印支期可能处于同一地球动力学体系内 ,而塔里木断块可能处于另一地球动力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