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强 《科技信息》2007,(11):204-204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设法给学生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外因能够更顺利更迅速地转化为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和“内因”。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肖萌 《科技信息》2008,(15):284-284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设法给学生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外因能够更顺利更迅速地转化为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和“内因”。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浙江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科技作为生产力,与内容深度融合的同时,正在推动内容生产关系变革。"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内容科技作为新型生产力,必然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媒体只有形成顺应生产力新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加入到更加广泛的社会化大分工之中,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相较其他部门和产业,内容产业具有信息服务和意识形态双重属性。因此,内容科技的发展应不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在为社会提供大规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同时,凝聚社会共识、推动进步发展的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4.
“教”和“学”,从本质上讲是学生内因和外因二者的作用关系,教师的“教”最终要通过学生的内因(学)才能发挥作用。为此,教师要树立正确高尚的师德,要制定合理严密的课时计划,应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科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只有在良好的科技创新体制下,充分发挥科技竞争力,才能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华东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发展潜力非常大。作为长三角龙头的上海,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新突破的关键时期。新的突破口在哪里?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一言道破——“华山天险一条路”,形象地指明了上海谋求新发展的突破之路:依托科技,科教兴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实  相似文献   

6.
科技与经济的关系,由于历史传统的种种原因,往往教人们所忽视,甚至有意无意地被割裂。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二者之间,生产力是最活跃的。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往往只注重生产关系的调整,而忽视生产力的活跃性和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工作也常常被误认为是一项软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站在科学的高度,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理论,二十年的实践证明,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取得了辉煌前成就。新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19目第五届人大记者招待会上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我们有决心把科教兴国的方针贯彻到底。”  相似文献   

7.
勘探思路、地质认识与勘探技术的创新带来了普光气田的发现。通过对宣汉达县地区勘探历程的解剖,分析了普光地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勘探思路的形成过程,阐述了深层超深层优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模式等主要地质新认识,及复杂碳酸盐岩综合储层预测的技术思路。普光气田的发现,带动了川东北地区元坝、河坝及四川盆地深层勘探的发展,为“川气东送”工程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8.
2008年10月23日,由东方物探长庆经理部承担的长庆油田“天环坳陷下古生界礁滩相地震勘探技术”项目获得新突破,目前已完成可控震源地震生产500多公里.这标志着天环坳陷海相沉积盆地地震勘探突破了以往可控震源勘探无法在鄂尔多斯盆地作业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亏损企业妇何扫亏增盈,重点在于转交经济增长方式。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发展乡镇企业经济,必须同时考虑"外因"与"内因",这样合二为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才能成功。比如,为了扭亏为盈,只注重"内因",搞企业内部管理,不注重"外因"。企业仍然亏损,集体资产增值不了。因此,企业领导班子发展企业的思路是,内因和外因必须相结合,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一、企业经济发展的先导——"外因"工作为了塑造企业生机与增强活力,须先进行市场调查。1、了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弄清楚产品的生产周期处于哪一阶段,如市场占有率较高,产品还未被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个体、私营经济重新复苏和发展,人们对它的看法也逐渐改变,但总的来看,目前“左”的思维定势仍然存在,很多认识还停留在某些似是而非的僵化框框里.有的同志用马克思的个别结论去硬套当今具体生动的实际,给个体、私营经济安上这样那样的“尾巴”和“帽子”,导致领导不放手,业主不放心,影响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管理引导机制的改善.这是有悖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性过程,我们只能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具体地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对我国当今的个体、私营经济,也只能从具体的内因外因联系,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具体的生产力水平、结构等等,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从实践而不是从本本出发,得出应有的认识和估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