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核能发展态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以及温室气体减排压力,使得核能利用备受关注。在欧美发达国家,核电站及其他核设施的相继退役,既给反对核能找到了借口,也给核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如果核废物能够适当处理的话。综述了国际核能利用的现状、特点,以及核能技术(包括第三代和第四代核能技术、核聚变技术、燃料循环技术等)的研究进展状况,展望了未来核能发展的态势及其对中国核能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品牌开发不断取得突破、先进核能系统创新稳步持续推进,核能对中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整体创新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已充分体现。面对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面向2035年,对标全球技术发展趋势,主动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紧密结合核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其能源供应需求、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两个构建”)的发展路径,开展能源领域核能发展战略的多种情景研究,依据行业发展规律,总结提出中国核能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标志和路径建议。重点围绕行业内部在实现零碳规模化发展、核能引领科技创新、实现核燃料闭式循环和长远发展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分析,提出核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在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拓展核能供应体系多样化保障城镇化、核能工艺热助力能源消费领域实现能效提升、核能制氢和构建低碳复合能源系统促进能源向资源转型等领域进行发展情景预测,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核能产业现代化,并在更长时间内支撑中国“双碳”等战略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3.
刘冬  梁田  宋辉  梁田 《科技导报(北京)》2022,40(23):106-114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核能产业的技术升级,美国无论是从国家政策层面,还是从具体的项目推进看,先进核能技术都已成为其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法律法规、战略规划、科研经费和重大项目部署等方面,梳理了美国近年来在先进核能领域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分析了美国为推动先进核能创新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和办法,为中国核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史学家 《科技信息》2012,(4):100-101
本文主要对第二届及第三届中国核工业人才教育培训研讨会(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合作项目"加强为核能发展提供支持的国家研究机构能力"(核能专项CPR4032)的安排)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英国、美国核电教育培训良好实践,借鉴美国、英国核人才培养经验,提出了我国核电教育的发展模式和策略,以促进中国的核电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未来能源供需形势出发,论述了国内未来能源系统对核能的期望,对核能在发电和供热两方面的经济性与煤炭进行了比较。同时,还从资源开采、加工、运输、转换直到最终利用的整个能源工业系统的角度,对核能系统与煤炭系统在系统投资、能量投入产出、能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评价,分析了核能对中国未来能源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内     
《广东科技》2011,(2):9
针对三大瓶颈,中科院拟定我国核能发展路线图核能具有绿色、高效、低碳排放和可规模生产的突出优势已被世人公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核能迎来发展的春天。而近年来我国更是将积极发展核能列入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提出了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积极愿景,核能作为非化石能源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十三五”期间核电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核电未来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包括核电厂址资源规模的争议、核电在未来电力结构中的发展定位、近零排放能源体系的新需求、电力体制改革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民众担忧与地方压力等。为此,建议应更加明确核能发展定位,丰富利用路径,凸显减碳作用。同时,应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机制、加强民众宣传工作,尽量减小核能发展中面临的多方阻力。  相似文献   

8.
 核能作为中国的战略产业,通过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正在不断转型升级。聚焦于发电方向,中国推出自主三代压水堆技术,在快堆、高温气冷堆等具备第四代特征的核电技术方向实现突破,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国际ITER 计划并顺利推进采购包计划,为“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总结阶段性核能产业科技发展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落实“三步走”战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方向,特别是对如何实现“热堆-快堆”第二步跨越、实现“快堆和聚变”第三步跨越进行了思考,并展望了未来核能科技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1956年,日本为了解决能源稳定供应问题开始实施发展核能来满足国内能源的需求,以开辟一条能源自主化道路。文中论述了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到2000年的核能政策的演变过程,并给出了日本核能政策演变的系统环路图,指出了日本核能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对我国核能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与工程技术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能源工程技术与物理学的关系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物理学的应用可以对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文章着重阐述了原子核物理学和核能工程(包括裂变核能和聚变核能),光电效应与光伏发电,风能、生物质能与物理学,物理化学与煤的多联产、洁净化技术,地球物理学与能源资源勘探等能源问题;讨论了物理学在节能中的三个应用:节能照明、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分析了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考虑到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能源相对贫乏和环境保护,国家已决策加快核能应用的发展。采用压水堆-快堆匹配闭式燃料循环达到核能供应的快速增长和可持续性的基本战略已经决定,也决定了分离和用快堆和ADS对高放废物(MA)的嬗变战略。笔者建议快堆工程发展将分三步进行,中国实验快堆(CEFR,65 MWt/20 MWe),中国原型/示范快堆(CEFR/CDFR,大于等于1 500 MWt/600 MWe)和中国经济验证性快增殖堆(CDFBR,1 000 MWt/1 500 MWe)。CPF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核能前沿科技领域所取得的科技研究与重要工程项目进展,重点介绍了核电建设与发展、小型模块堆技术、聚变反应堆、空间动力堆、事故容错燃料,数值反应堆等方面的研究及开发进展。在海、陆、空均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小型反应堆,将在传统商用核电以外开辟核能利用的新天地。而先进燃料设计、高精度数值模拟等技术则是未来核能安全保障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进一步革新和技术路线的多样化,呈多元化发展态势的核能预期仍将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核能前沿科技领域所取得的科技研究与重要工程项目进展,重点介绍了核电建设与发展、小型模块堆技术、聚变反应堆、空间动力堆、事故容错燃料,数值反应堆等方面的研究及开发进展。在海、陆、空均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小型反应堆,将在传统商用核电以外开辟核能利用的新天地。而先进燃料设计、高精度数值模拟等技术则是未来核能安全保障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进一步革新和技术路线的多样化,呈多元化发展态势的核能预期仍将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从生物质能、核能的基础理论出发,从生物质能的支持燃烧、物化转化、生化转化等方面介绍了国内生物质能的发展现状。核能以其清洁、安全、技术成熟、供应能力强、能大规模应用的特点得到了发达国家的青睐,我国已做出积极推进核电发展,加快核电建设,提高核电在电力供给中的比重,以适当缓解电力增长与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的矛盾,随着人们对核能的了解与掌握,在未来新能源的利用方面会越来越广阔。  相似文献   

15.
在碳中和大背景下,能源结构转型已经成为世界能源体系发展的大趋势。核能能够有效填补煤炭减退过程中的电力及热力缺口,同时实现电力和供热领域的低碳化,具有布局灵活、应用广泛、不受气候环境和市场供应影响等优点,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热管是一种非能动的高效换热元件,具有运行温度范围广、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可靠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和化工等多领域。热管多领域、多尺度、多环节地服务核工业,在先进核能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对先进核能概念设计和先进核能应用中的热管技术进行了综述,详细阐述了高温金属热管和热管冷却反应堆的设计概念和应用前景,介绍了核安全设施和核能城市服务设施中的热管,并提出先进热管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世界博览》2009,(10):16-16
2009年4月22日,为期三天的“面向21世纪核能部长级国际大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会议讨论了涉及核能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并就核能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能够做出的贡献达成了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17.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对全球核能开发产生了影响。虽然事故发生后,各国对其所有在运核电站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技术评估,并且全球范围内核电站的安全要求普遍得到强化,但各国的政策应对却不尽相同。这些应对包括逐步淘汰核能或加快淘汰步伐,减少对核能的依赖,或者相反,继续追求或扩大核能项目。该研究考察了核能政策以及事故前后计划的变化,并力求把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与影响核能决策的其他因素对核能政策的冲击区分开来,特别是电力市场经济学、融资挑战和来自其他能源(天然气、煤炭和可再生能源)的竞争。还研究了各国定量的长期预测随时间的变化,这些变化揭示了核能在未来能源体系中所扮演角色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对全球核能开发产生了影响。虽然事故发生后,各国对其所有在运核电站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技术评估,并且全球范围内核电站的安全要求普遍得到强化,但各国的政策应对却不尽相同。这些应对包括逐步淘汰核能或加快淘汰步伐,减少对核能的依赖,或者相反,继续追求或扩大核能项目。该研究考察了核能政策以及事故前后计划的变化,并企图把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与影响核能决策的其他因素对核能政策的冲击区分开来,特别是电力市场经济学、融资挑战和来自其他能源(天然气、煤炭和可再生能源)的竞争。还研究了各国定量的长期预测随时间的变化,这些变化揭示了核能在未来能源体系中所扮演角色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近些年来,基于减少碳排、摆脱油价波动等诉求,核能业界预言世界会很快进入核能爆炸式扩张时代或所谓"核能复兴"时代。即便是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不久,英国皇家学会还发表了题为《核能复兴时代的燃料循环管理》的报告力挺"核能复兴";其他国家也不乏力挺核能的著名科学家和学者,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首席气象学家詹姆斯·汉森、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以及澳大利亚气象学家巴里·布  相似文献   

20.
正当地时间9月16日,欧洲聚变核能创新奖颁奖典礼在意大利西西里岛贾尔迪尼隆重举行。欧盟委员会能源研究主席Patrick Child为中国科学家吴宜灿颁奖,以表彰其在核能中子物理前沿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吴宜灿研究员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中国学者,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吴宜灿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是世界著名的核能中子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