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反应调整系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高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能力,采用反应调整系数量化现有规范中剪力墙的设计构造措施,推导并计算了独立矩形悬臂剪力墙的超强系数和延性系数,从而确定了各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反应调整系数,再与设防地震和多遇地震的地震动比值相比较.结果表明,抗震等级、形状比、轴压比和墙体长度是剪力墙抗震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保证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应限制墙的形状比.文中还提出了各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形状比限值和相应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抗震能力,采用约束砌块砌体和约束混凝土作为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以增加延性;通过对位移延性的计算,得出影响剪力墙位移延性的主要因素有轴压比、形状比、砌体的极限压应变等,并建议了不同约束边缘构件剪力墙的轴压比限值.在此基础上用反应调整系数衡量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抗震能力,明确了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剪力墙所隐含的抗震能力;对不同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反应调整系数与地震动比值进行计算,通过比较得出结论: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为实现规范预期的抗震设防目标,必须对剪力墙的形状比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3.
为系统研究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并为制定地方行业标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设计了两种不同边缘约束措施的叠合板式剪力墙模型4个和普通剪力墙模型2个进行试验研究,在恒定的竖向荷载下,进行了施加水平低周反复荷载的叠合板式剪力墙和普通墙体抗震受力性能对比试验,分析了结构的滞回特性和耗能能力,并基于能量原理,对地震总输入能中的阻尼耗能进行了分析,计算出试件的粘滞阻尼系数.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不同边缘约束措施的叠合板式剪力墙的耗能无明显差异,叠合板式剪力墙试件与普通剪力墙试件的耗能能力和粘滞阻尼系数也无显著差异,在进行动力分析计算时,叠合板式剪力墙粘滞阻尼系数可与普通剪力墙取值相同.  相似文献   

4.
叠合板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设计了4个两种不同边缘约束措施的叠合板式剪力墙和2个普通剪力墙模型,并进行了在低周反复荷载下与普通剪力墙的对比试验研究;较系统地分析了结构的破坏形态、变形能力、承载力、延性、滞回特性、耗能及钢筋应变等.试验表明,2种不同边缘约束措施的叠合板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低矮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了一种空腔剪力墙.分析了配筋的普通剪力墙、开暗缝剪力墙和空腔剪力墙在侧向荷载下受力特点的差异,建立了空腔剪力墙的理论计算模型,推导了空腔剪力墙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等效抗侧刚度和内力的计算公式,并对影响空腔剪力墙刚度的各参数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各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空腔剪力墙降低了构件刚度和承载力,提高了延性,通过改变空腔的参数,可实现剪力墙刚度、承载力和延性的合理匹配.不同参数的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公式误差在15%以内,可满足工程估测需要.对于低矮剪力墙,通过合理改变空腔的长度和厚度,不仅可以降低自重,还可以较为显著地降低剪力墙刚度,从而达到减小地震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系统研究预制混凝土双板(DWPC)剪力墙的耗能能力,并为制定地方技术规程和试点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对3类不同边缘构造、不同剪跨比的6个预制装配式DWPC剪力墙和3个现浇剪力墙的足尺比例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3类试件的滞回特性和耗能能力,并比较了各试件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结果表明,DWPC剪力墙的滞回特性和耗能能力与现浇剪力墙接近,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抗震性能较好.研究为DWPC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以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点,以作用倒三角形水平分布荷载的等截面弯剪悬臂杆的侧移曲线作为其初始侧移模式,利用弹塑性反应谱计算等效地震荷载.对一个1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进行了基于不同刚度特征值的等效地震荷载的计算,最后讨论了结构刚度特征值对等效地震总剪力和楼层地震剪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双板(DWPC)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在轴压比为0.1的条件下,对3组具有不同剪跨比和边缘构件配筋率的6个DWPC剪力墙和3个现浇剪力墙的足尺比例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表明,DWPC剪力墙具有良好的整体工作性能;在边缘构件上设置连续复合螺旋箍能改善DWPC剪力墙的承载力、刚度及耗能能力,减缓其刚度退化;随着边缘构件配筋率的增加,DWPC剪力墙的承载力和刚度增大;经过构造改进的DWPC剪力墙具有良好的弹塑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DWPC剪力墙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在试件屈服前与现浇剪力墙相近,在屈服后略低于现浇试件;DWPC剪力墙剪跨比越大,其耗能能力越接近同类现浇试件.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限元软件MSC.MARC,对一字形短肢剪力墙结构进行了低周往复水平荷载下的数值模拟试验.主要通过一字形短肢剪力墙的应变云图、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等分析,研究了不同轴压比对一字短肢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本研究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结构不同轴压比下抗震能力的结果进行比较可知,虽然轴压比越小,延性越好,抗震能力越强,但从综合因素来看,设计轴压比为0.15的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效果明显.分析结果可为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时提供参考,推动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计算分析无力矩油罐在强烈地震时的安全度,采用Housner简化计算方法验算油罐的稳定性,综合考虑液体静压荷载、水平地震荷载及由垂直地震加速度引起的罐体和液体压力增值,对无力矩顶油罐进行罐体抗震的稳定验算、强度验算及油罐上部节点强度验算.通过算例测定,现行标准不能使油罐在强烈地震时有可靠的稳定性,应对无力矩顶油罐增加相应措施才能达到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11.
提高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的思想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高层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之一.位于结构底部的剪力墙承受较大的轴力、剪力和弯矩.高轴压下的剪力墙在强震作用下易发生剪切或压溃破坏,震后难以修复.如何提高底部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是高层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从2010年智利地震和2011年新西兰地震中剪力墙震害现象出发,分析了可能引起剪力墙破坏的主要原因,详细介绍了改善剪力墙抗震性能的思想与常用设计方法.同时,针对目前超高层结构中采用的内置钢板组合剪力墙,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研究表明,内置的钢板可以有效地改善剪力墙构件的受压行为,可以明显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能有效地改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
轴向力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和延性等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为系统研究轴拉力和轴压力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影响规律,本文基于有限元软件开展了剪力墙拉剪性能和压剪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基于反复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的试验结果与分析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分析模型的合理性。通过7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分析,深入探讨了轴力对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水平抗侧刚度随轴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轴拉力的增大而减小。轴压比为0.1、0.2的剪力墙,延性较好,能够满足抗震要求,剪力墙延性随轴拉力的增大而减小。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基础,提出了轴力影响下剪力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分析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13.
利用SAP 2000中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法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双向水平耦合地震作用下的反应,通过与结构在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层间位移和层间剪力值大小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双向水平耦合地震作用下所产生的层间位移和层间剪力近似是在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所产生值大小的2倍,建议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充分考虑地震作用的空间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措施优化的思路及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抗震设计规范与国外同类规范在处理各设防烈度区设计用地震作用相对水准与相应抗震措施严格程度的关系问题上存在实质性差异,为了弥补这种差异对结构抗震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不同设防烈度区的结构具有基本一致的强震反应性态,以8度0.30g区二级抗震等级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完成了若干结构算例在罕遇地震水准的多条地面运动输入下的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对结构在强震下的反应性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了中国规范延性抗震设计措施的优化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现行设计用地震作用相对水准不变的条件下,采用适当优化“强柱弱梁”措施及其他抗震构造措施的做法,可以使各设防烈度区结构在罕遇地震下保持基本一致的性态控制水准.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钢筋混凝土斜柱式或斜撑式转换结构构件"强剪弱弯"的概念设计,保证斜柱或斜撑与框支柱之间的转换梁在偏心受拉状态下的"强剪弱弯"设计,采用可靠度的Monte Carlo分析方法,把转换梁看作由偏心受拉破坏与受剪破坏组成的串联体系,对按现行建筑结构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转换梁在偏心受拉状态下的"强剪弱弯"抗震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荷载比值(地震作用与自重荷载比值)、不同截面、材料强度等级和不同配筋率对偏心受拉梁"强剪弱弯"可靠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偏心受拉转换梁"强剪弱弯"的设计,对目标可靠指标的剪切增强系数进行了校核,为合理地确定剪切增强系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324国道乌龙江大桥复线桥为工程背景,对刚构-连续组合梁桥进行两级设防地震水平下的地震反应分析及抗震验算.结果表明,在两级设防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产生的纵桥向地震力主要由2号刚构墩承担;在E1地震作用下,组合梁桥满足抗震强度要求,但在E2地震作用下,组合梁桥的2号刚构墩无法满足抗震强度要求.为改善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对刚构-连续组合梁桥进行减震方案设计及比选.比选结果表明,仅在5号墩墩顶增设Lock-up装置,就可以较大幅度降低2号刚构墩的控制地震内力,满足预期的抗震设防目标,是一个优化的减震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展开了抗震性能研究,提出一种高适应性的Pushover分析方法.在传统Pushover方法基础上,充分考虑高阶振型和结构刚度蜕变的影响,通过补充设计提升抗震性能分析的适应性.为了有效应对地震中的不确定性,配置了3种载荷.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倒三角载荷、抛物线载荷及分层分布载荷下,可以从位移、角位移方面给出稳定的抗震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