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信息管理云平台结构复杂度高,系统信息吞吐量大,为提高系统响应性能以及系统可扩展性,云平台采用无状态服务技术,提高平台系统的可伸缩性,系统可以通过负载均衡等手段,实现平台系统的水平扩展,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战术无线网络抗毁性、抗扰性的需求,设计以无线MESH网络为平台的战术无线自组网系统,通过分布式技术和分组转发技术的应用,使系统具有自我组织、自动配置、性能自动调节、链路自动修复等特性,支持负载均衡和冗余备份等功能,为作战地域内的无线音、视频和数据通信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承载平台.  相似文献   

3.
MapReduce编程模型被看作是Hadoop的核心组件,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但针对Hadoop云平台的性能研究主要集中在配置调优和分布式算法等方面,缺乏对Hadoop加速比性能模型的理论研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Hadoop云平台加速比性能模型,并分别在同构机群和异构机群架构上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针对同构机群提出了3种I/O负载模型,并指出了其对加速比的影响;指出了异构机群不适合做Hadoop云平台的原因及异构性对Hadoop云平台造成的影响.这些研究对Hadoop云计算平台的搭建及如何提高Hadoop云平台加速比性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现有云计算服务调度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QoS的分布式多目标服务调度算法。该算法兼顾用户需求和系统整体性能,依据完成时间、费用、开销和负载均衡多个参数进行服务调度,从而获得较好的调度质量。仿真实验表明该调度算法能够满足云用户的QoS要求,调节云内各种设备的负载均衡,提高云计算平台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容器云平台默认的资源调度方式效率低等多种问题,引入改进细菌觅食算法,设计了一种新的容器云多维资源均衡调度方法.通过增加优选调度流程的方式对容器云平台调度方式进行优化,以此构建容器云多维资源调度模型,采用改进的细菌觅食算法优化求解资源调度模型,得到最优解,使得资源利用更充分、资源调度更均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收敛速度更快,任务完成时间更短,负载均衡度更高,可以提高容器云多维资源调度过程中的集群资源利用率,保证调度负载均衡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Markov链的云平台故障模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平台中节点数量增加到一定规模后,系统故障率上升,性能不再相应提高。以Hadoop平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节点状态Markov链的云平台故障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故障导致的云平台扩展瓶颈进行分析,确定了在系统容错负载率限制下的系统最大节点数变化率,在理论上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预测云应用负载以便及时执行云应用自适应优化,从而保证云应用性能的稳定,根据云环境下应用负载预测问题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云应用负载预测方法.首先给出能够有效描述负载数据的显式特征和隐式特征并定义了负载预测模型,进而给出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负载预测算法.对算法进行了分析并在真实数据集上与相关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云应用负载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LoRa技术的物联网数据传输系统.以物联网中广泛使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实际需求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传输系统实际工作环境及经济成本,传输距离,可靠性等问题,设计出一种以LoRa无线传输技术构成的星型网络,能为用户提供一种简单的能实现远距离、易扩展的数据传输系统.介绍了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系统软硬件设计和自定义通信协议的设计过程.其中,LoRa终端节点内嵌Contiki嵌入式专用操作系统,有效减少用户定义多线程多任务对内存的消耗,节点采用循环队列缓冲的数据通信,具有封装成帧、确认回复、周期性休眠等功能.异构网关负责存储转发并且支持NB-IoT,WiFi等多种通信技术上传至远端云平台,在远端云平台可以配置并显示终端节点信息.对系统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达到了预期目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云中心的服务器端在高并发情况下各节点的负载失衡问题,在对负载均衡技术Nginx自带的负载均衡策略和主流的负载均衡策略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动态调节权重的负载均衡策略.该策略基于加权轮询策略进行改进,同时考虑服务器的本身硬件性能与工作时的负载情况,设计了静态权值和动态权值的计算方法,将两者结合得到节点最终权值.静态权值主要考虑了各服务器的硬件性能情况,动态权值的计算则是收集各后端服务器节点工作时的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网络性能情况及磁盘I/O等性能情况,由此,动态地调节各后端服务器节点权重.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加权轮询算法,该算法在高并发情况下的响应时间和实际并发数等方面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0.
过多的并发量给系统服务器带来的超负载是导致在线考试系统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在在线考试系统中应用缓存技术,并设计了一套在线考试系统.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需求和功能模块,阐述了缓存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和实现方法.通过负载测试检验缓存技术的效果,对测试结果加以分析,分析表明缓存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INTERNET更是逐步走入千家万户。在这样一个网络信息平台上,人们迫切希望获得真实、安全、可靠的信患,数据加密技术必将成为在这一平台上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主要简析了一些数据加密的方法和算法,给大家一些技术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Linux环境下的Web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虚拟服务器技术实现Web接入负载均衡就是利用软件实现多机协同工作以完成同一重载服务的一项新兴技术。而这一技术近年来在Linux中也发展得较为活跃。本文探讨了在Linux环境中的几种常用的虚拟服务器负载均衡模式和调度算法。  相似文献   

13.
舰船完整稳性和破舱稳性是保障舰船安全的重要性能.目前在设计阶段完整稳性仅仅通过几种典型载况进行校核,难以涵盖舰船执行任务或海战过程中复杂多样的实际状况.根据静力学中等体积小角度倾斜原理,提出了基于液位高度修正的任意浮态实时载况计算方法,即根据液舱液位测量管或传感器实时测量的高度值经过液位高度修正,再利用舱容曲线插值求出当前任意浮态下液舱的液体重量.结合数据库高效处理数据的能力与程序在计算过程中稳定性的要求,开发了完整稳性实时计算及浮态调整的仿真程序.实时浮态调整算例证明该方法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视频会议的构建框架,并就如何利用隧道技术搭建安全、可靠的视频会议传输平台及企业内部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电网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网系统采集的用户数据规模呈指数增长,传统电网负荷预测方法难以满足海量负荷数据情形下的高效分析和计算需求。据此,依托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云平台,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和改进极限学习机的电网负荷预测模型,采用Map-Reduce网络架构,部署于Hadoop平台,利用分布式计算方式进行电网负荷的精准建模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已有方法,本研究方法具有负荷预测精度高、运行速度快的优势,可为后续智能电网系统建设及管理运用提供一种新颖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建立基于多xPC-Target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硬件分布式实时在环仿真平台.通过CAN网络将2个xPC-Target双机系统组合而成.2个xPC-Target双机系统各自运行混合动力汽车各个功能模块的仿真模型,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及计算.使用多个xPC-Target系统能够有效分担仿真硬件设备的计算量,有利于提高仿真模型复杂度,提高仿真精度.由CAN网络实现2个xPC-Target系统间的通信.对xPC-Target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对CAN通信的时延进行了测试.在所构建的仿真平台上进行的计算验证了仿真平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利用“一机双面”体系结构技术,组建城市宽带城域网,在给用户提供一个先进的、高效的、可靠的业务丰富的高速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8.
多功能电能表是以专用单片微型计算机(8031)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的智能型电能计量和负荷控制仪表,仪表以计量精确、运行可靠和调校方便为设计原则,具有技术先进、抗干扰能力强和停电维持时间长等优点,是广泛用于各发、供、用电部门和企业实行多费率分时电价,削峰填谷,进行最大需量考核、控制负荷和合理用电、计划用电以及节约用电等科学管理必不可少的计量和控制仪表。  相似文献   

19.
由于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地区配电网后,其随机性和相关性使得潮流变化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针对光伏电源及波动负荷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普拉斯变换技术的半不变量法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通过拉普拉斯变换特性利用半不变量有效估计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或累积分布函数,进而描述含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随机变化情况.为了验证组合半不变量和拉普拉斯变换技术,将仿真结果与蒙特卡洛模拟和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半不变量方法进行比较.IEEE-33节点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较快的计算速度,与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半不变量法相比计算负担更低.  相似文献   

20.
建立会有误差的最优期望净效益现值PV 与其真值之差的机会损失(OL) 模型,对黄河兰州站枯水流量资料,讨论估算河川径流资料在地表水污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