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TNFAIP1基因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中,研究TNFAIP1基因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Hochest33258和流式细胞计数实验发现,过表达TNFAIP1能够诱导HeLa细胞凋亡.通过对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发现过表达TNFAIP1能够抑制Bcl-2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推测TNFAIP1基因可能通过抑制Bcl-2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将TNFAIPl基凼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中,研究TNFAIPl基因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Hoehest33258和流式细胞计数实验发现,过表达TNFAIPl能够诱导HeLa细胞凋亡.通过对凋亡相关基因的研究,发现过表达TNFAIPI能够抑制Bcl-2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推测TNFAIP1基因可能通过抑制Bcl-2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皂角刺总黄酮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总黄酮处理后,采用WST-1法检测皂角刺总黄酮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片段化,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皂角刺总黄酮对HepG2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总黄酮作用于细胞48 h后,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IC50为(190.62±0.89)mg/L;流式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总黄酮均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总黄酮处理组发现凋亡细胞所特有的DNA ladder条带;皂角刺总黄酮可降低HepG2细胞的黏附能力,使Tr-answell小室膜上的肝癌细胞明显减少,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皂角刺总黄酮能明显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和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4.
为证实心脏中存在一系列特异性表达基因,对细胞增殖发挥着禁锢作用,依据细胞的全能性,这些基因存在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可能,将心脏特异性高表达基因LRRC10作为肺癌中的候选因子,首先利用COSMIC网站对LRRC10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分析,其次采用细胞流式分析LRRC10基因过表达A549后细胞的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显示:LRRC10基因在多个肺癌病人中存有错义突变、拷贝数增加和表达上调的现象.A549细胞中过表达LRRC10基因后,基本不影响细胞周期,但表现出促进A549细胞凋亡的趋势.结果提示心脏特异性基因LRRC10的上调可能通过调节癌细胞凋亡参与肺癌的发生.这为心脏特异性基因在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Tet-Off可诱导表达系统在HT1080细胞中建立可诱导表达TNFAIP1基因的稳定细胞系.首先将融合表达GFP的TNFAIP1片段克隆到反应质粒pTRE2hyg中,然后将该质粒转染到HT1080/Tet-off细胞中,使用潮霉素B筛选,挑取单克隆,得到稳定转染的细胞系,扩大培养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克隆的诱导效率,得到了低背景,高效诱导表达GFP-TNFAIP1的稳定细胞系,便于研究TNFAIP1在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和细胞信号通路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找出与肝癌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利用随机矩阵理论及层次聚类法分析肝癌基因网络,构建了肝癌基因层次树图,分析得到5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基因团簇,并预测WNT4、SLU7基因与B淋巴细胞免疫过程有关,LMNB2、CDC7L1、H2AFX基因能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中华稻蝗内生真菌ZWC5菌株及其活性代谢产物,通过菌株形态和其r DNA的ITS序列分析,鉴定其为球毛壳霉(Chaetomium globosum);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其代谢产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其石油醚提取物对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的IC50分别为22.1 mg/L,33.8 mg/L,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而对正常肝细胞LO-2未显示明显的细胞毒性;GC-MS检测分析显示其醚提物主要含12种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文蛤酶解多肽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经50.0μg/mL文蛤酶解多肽作用后,HEPG2细胞生长受到强烈抑制,抑制率高达88.5%,其群体倍增时间延长3.9倍;经文蛤酶解多肽处理后,HEPG2癌细胞不仅外部形态发生明显改变,而且在细胞周期上也表现变化,G0/G1期细胞增多,S期和M期细胞减少并出现凋亡峰,凋亡率为9.29%.结果说明,文蛤酶解多肽可通过改变肝癌细胞HEPG2的形态结构及影响其细胞周期移行,而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的增殖活动产生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依据细胞的全能性,心肌细胞中的高表达基因可能对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FHL2作为心脏高表达的基因,为证实其对癌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COSMIC网站对FHL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统计学分析,发现其与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FHL2基因的A549细胞的表型,并进一步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相关的周期蛋白调控因子,结果表明,在A549细胞中过表达FHL2基因会使细胞周期阻滞,伴随着G_1/S检验点的相关蛋白因子的表达变化。因此,心脏高表达基因FHL2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蛋白阻碍A549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对肺癌的发生发展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新基因RMND5A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隆了一个新的人类Lish/CTLH结构域基因,经国际基因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RMND5A.该基因位于染色体2p11.2,长3 239 bp,编码391个氨基酸,其结构域从N端起依次为LisH、CTLH与CRA.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人类早期胚胎的多个组织中有表达,在心脏、肝和肾中的表达水平较强.对该基因的蛋白进行了表达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荧光素酶活性测定分析表明,在COS7细胞中过表达蛋白可以使MAPK信号途径的两个下游转录因子ELK-1和AP-1的转录活性显著下降,表明RMND5A通过MAPK信号途径参与了对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一种新颖的差异共表达分析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在多个肝组织数据集中获取与肝癌相关的基因模块和枢纽基因(Hub gene).传统的差异表达分析方法只关注平均表达水平的差异,忽略了基因共同表达的信息.与传统差异表达分析方法相比,本方法可以有效地从基因相互作用角度识别出肝癌的关键基因.关键基因主要参与了p53、细胞周...  相似文献   

12.
AP-2α是转录因子AP-2家族中的重要一员,与发育和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都有密切的联系.本文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筛选得到两个与转录因子AP-2α相互作用的蛋白,经测序鉴定分别为ACTN1与TES基因.在先前对AP-2α与TES基因分别克隆并在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克隆并表达了ACTN1基因,并证实了ACTN1蛋白与AP-2α能够在体外相互作用.而且免疫共沉淀的结果表明在HeLa细胞系中过表达的AP-2α与TES蛋白能够处于同一复合体中.同时发现HeLa细胞系中,内源表达的ACTN1蛋白与GFP-TES有明显的共定位.结果提示这3种蛋白可能存在于同一个大的复合体中,通过这样的结合完成复杂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TNFAIPI是第一个被鉴定能受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诱导的蛋白.TNFAIP1基因是一个多功能基因,参与DNA的复制和修复,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信号通路转导的调节等.采用酵母双杂交的方法以TN-FAIP1为靶蛋白筛选得到与其相互作用蛋白RIN3.RIN3含有RIN家族多个多功能的结构域,根据RIN3结构域对其分段,研究与TNFAIPI的相互作用.通过免疫共沉淀,荧光共定位一系列细胞证明TNFAIP1蛋白能直接与RIN3相互作用,提示TNFMP1可能参与细胞的胞吞胞吐.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miR-137在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功能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宫颈永生化鳞状细胞及不同宫颈癌细胞中miR-137表达情况;向宫颈癌Ca-Ski细胞中转染miR-137模拟物(miR-137mimics)使其过表达,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用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并通过软件预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及免疫印迹实验验证miR-137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miR-137在宫颈癌细胞中表达降低,过表达miR-137能抑制Ca-Ski细胞增殖活力(P0.01)并提高细胞凋亡水平。深入研究其机制发现表皮生成因子受体(EGFR)为其直接作用靶点,过表达EGFR后可逆转miR-137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P0.01)。因此,miR-137可以通过靶向调控EGFR,从而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人类B12蛋白是第一个被鉴定受肿瘤坏死因子α的诱导的蛋白,在小鼠中又称为TNFAIP1,其功能尚未见报导.采用蛋白质pull-down、荧光定位和免疫共沉淀分析一系列实验证明小鼠TNFAIP1蛋白与DNA聚合酶δ的亚单位P50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由此推测TNFAIP1蛋白参与DNA复制过程,并为研究人TNFAIP1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及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是由一系列基因控制的主动的细胞学过程.本文概述了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表达调控,如ced基因家族、bcl-2基因家族、P53基因家族、ICE基因家族、Fas/Apo基因以及与凋亡相关的癌基因等,同时简介了一个细胞凋亡基因调控的新模式和该领域的研究新动向.  相似文献   

17.
揭示乔松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收缩功能影响的潜在机制.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通过PDTC介导ETB受体增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乔松素组(高、中、低剂量).通过分子水平与蛋白水平检测分析血管内皮相关因子ETB、AT1R、BAX、NF-κB p65、ERK的表达,并通过对各实验组别细胞凋亡率、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数等分析研究其在细胞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乔松素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与其他乔松素组(P<0.05);乔松素高剂量组细胞存活率与细胞迁移数显著高于模型组与其他乔松素组(P<0.05);乔松素高剂量组ETB、AT1R、BAX、NF-κB p65、ERK在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方面显著低于模型组与其他乔松素组(P<0.05);在血液、脑组织和肝组织中模型组ROS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乔松素组(P<0.05).研究表明乔松素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相关因子ETB、AT1R、BAX、NF-κB p65、ERK的表达使得平滑肌细胞引起的血管收缩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8.
研究吴茱萸次碱对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吴茱萸次碱处理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评价吴茱萸次碱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吴茱萸次碱对SGC-790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其对caspase-3的表达影响.结果表明吴茱萸次碱激活了caspase-3,引起明显的SGC-7901细胞G2/M期阻滞和凋亡.  相似文献   

19.
通过RNA干扰实验沉默酪蛋白激酶1α(Casein Kinase 1,CK1α)基因,探讨其对肺癌细胞A549生长增殖的影响.首先构建3个针对CK1α基因不同位点的短发夹表达载体pGenesil-CK1α-S1、pGenesil-CK1α-S2、pGen-esil-CK1α-S3和一个无义错配载体pGenesil-NK,分别转染A549细胞,用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得到A549-S1、A549-S2、A549-S3及A549-NK细胞株.再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了CK1α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比对A549-NK,A549-S1、A549-S2及A549-S3 mRNA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84.3%、57.9%和61.8%(P<0.001);蛋白质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78.4%、51.3%和59.9%(P<0.001).选择干扰效率较好的A549-S1细胞进行后续实验.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状况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所处周期时相来分析转染CK1α基因shRNA表达载体对A549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A549-S1与A549和A549-NK两对照组的平均值比较,细胞计数抑制率为(37.7±2.2)%(P<0.01);CCK-8抑制率为(26.2±1.5)%(P<0.05);S期减少(75.0±4.0)%(P<0.01);G2/M期减少(45.2±5.4)%(P<0.05).因此,转染CK1α基因shRNA表达载体可导致CK1α基因的沉默,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浓度(38,3.8,0.38,0.038μmol/L)的胆红素光敏反应能使得水型肝癌细胞和人肝癌细胞致死,死亡率随温度的增加和照光时间的延长而加剧,Hep H细胞死亡率明显高于人肝癌细胞,避光细胞也有一定的死亡,说明胆红素本身对细胞也有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