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超声波法,以余甘子果为原料、SOD酶比活力为指标,考查液料比、磷酸缓冲液pH、超声时间、提取温度对余甘子SOD提取率的影响,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及响应面Box-Behnken中心拟合原理,以SOD酶比活力为响应值,进行4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建立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法提取余甘子SOD工艺的多元回归方程;同时采用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对提取出的余甘子SOD粗酶液进行了抗氧化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法提取余甘子SOD最佳工艺为液料比5∶1 (mL/g)、磷酸缓冲液pH值7.8、超声时间19 min、温度50℃,在此工艺下进行3次平行验证得到SOD酶比活值为(557.22±9.36)U/g(FW)·h,与模型预测值573.36 U/g(FW)·h误差为2.90%,误差值小于5%说明模型可靠性高;余甘子的SOD粗酶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97.41%,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也可达到93.36%,且抗氧化性优于同等浓度的VC;优化后的余甘子中SOD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且SOD粗酶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透明圈法从长蛸胃肠道内筛选出4株产蛋白酶的菌株, L 1、L 2、L 3、L 5, 采用偶氮酪蛋白法测定粗酶液蛋白酶活力, 采用SDS PEAG活性电泳测定粗酶液中具有蛋白水解活性的蛋白酶的种类及分子量. 菌株L 2产蛋白酶比酶活最高, 达到4.80U/μg, 菌株L 1比酶活最低为3.31 U/μg. 菌株L 2粗酶液中含有4种酶活较高的蛋白酶, 分子量分别为105.2、86.9、69.3、37.8kD, 其他3株菌株的粗酶液中各蛋白酶分子量相近. 菌株L 1和L 2蛋白酶最佳反应温度为40℃, 最佳反应pH为8.0; L 3产蛋白酶的最佳反应温度为50℃, 最佳pH为7.0; 菌株L 5产蛋白酶在温度为60℃, pH为8.5时有最大酶活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银鱼的附加值,采用蛋白酶水解其蛋白制备银鱼多肽.以水解度为优化指标,确定酸性蛋白酶为最佳用酶,研究了温度、pH、料液比和加酶量对水解度的影响.用Design-Expert 8.0软件进行响应面最佳条件优化,确定最适水解条件为:41℃,pH 4.0,料液比1∶52,酶解时间6h和加酶量2.3%.优化后水解度达到15.13%,为银鱼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选择了8种影响因子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沪酿3.042米曲霉产蛋白酶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该菌产蛋白酶的主要因子为培养温度、初始pH和料水比.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研究了其逼近最大响应区域,采用响应面法(RSM)对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得出菌株产蛋白酶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最适产酶条件:培养温度为22℃,初始pH为7.0,料水比为1∶0.8.优化后,酶活提高了38.3%.  相似文献   

5.
用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分别提取紫贻贝粗多糖,以及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复合酶提紫贻贝粗多糖,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复合酶提紫贻贝粗多糖。并分析研究加酶量、料液比、pH和温度对紫贻贝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最佳加酶量1%,料液比1:15 g/m L,pH为7,温度为60℃。提取率为6.65%。中性蛋白酶最佳为加酶量2%,料液比1:15 g/m L,pH为7,温度为50℃,提取率为5.52%。碱性蛋白酶最佳加酶量为2%,料液比1:15 g/m L,pH为10,温度为50℃,提取率为6.89%。木瓜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两步联合酶提取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1%,料液比1:20 g/m L,pH为7,温度为50℃,此条件下提取率为6.86%。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两步联合酶提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1%,料液比1:20 g/m L,木瓜蛋白酶缓冲液pH为7,碱性蛋白酶缓冲液pH为10,温度为50℃,此条件下提取率为7.27%。  相似文献   

6.
采用碱提酸沉法从紫苏籽粕中提取蛋白质,进行蛋白酶筛选,发现紫苏籽蛋白经碱性蛋白酶酶解后有最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水解度(DH).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取响应面分析方法,并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最佳酶解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紫苏籽粗蛋白酶解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主次顺序是:加酶量酶解时间pH值,最佳条件是:加酶量3 000 U·g~(-1),酶解时间5.00 h,pH值9.80,温度50℃,此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3.64%,说明紫苏籽蛋白质酶解多肽拥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日本黄姑鱼鱼皮免疫活性肽酶解工艺,以日本黄姑鱼鱼皮为原料,以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相对增殖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优酶种并考察pH、温度、时间、加酶量、液料比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相对增殖率的影响。再经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分析法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酶种和酶解条件为中性蛋白酶,pH 7.0,温度45.5℃,时间5.5 h,加酶量1 500 U·g-1,液料比10:1 (mL·g-1),所得酶解产物作用于RAW 264.7的相对增殖率为57.47%。本研究为日本黄姑鱼鱼皮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提取并利用葵花盘中具有降尿酸和溶解痛风石作用的小分子肽, 以小分子肽得率为指标, 通过酶水解法优化提取条件, 确定碱性蛋白酶为最理想的酶.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料液比、 时间、 温度、 pH值和加酶量对小分子肽得率的影响, 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实验, 优化酶水解法提取葵花盘小分子肽的工艺, 得到其最佳工艺条件为: 加入碱性蛋白酶, m(料)∶V(液)=1∶15, 酶的用量为2%, pH=9.0, 温度为55 ℃, 时间为2 h, 葵花盘小分子肽的得率最高为(42.41±0.01)%.  相似文献   

9.
为提取并利用葵花盘中具有降尿酸和溶解痛风石作用的小分子肽, 以小分子肽得率为指标, 通过酶水解法优化提取条件, 确定碱性蛋白酶为最理想的酶.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料液比、 时间、 温度、 pH值和加酶量对小分子肽得率的影响, 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实验, 优化酶水解法提取葵花盘小分子肽的工艺, 得到其最佳工艺条件为: 加入碱性蛋白酶, m(料)∶V(液)=1∶15, 酶的用量为2%, pH=9.0, 温度为55 ℃, 时间为2 h, 葵花盘小分子肽的得率最高为(42.41±0.01)%.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对黑木耳的利用开发,研究新型的固定化载体,以黑木耳凝胶作为载体对碱性蛋白酶进行固定化.选择交联法作为固定化方法,分别以戊二醛质量分数,交联时间,pH值及酶液添加体积为因素对固定碱性蛋白酶工艺进行分析.采用响应面法(RSM)分析得出固定化的最佳条件:戊二醛质量分数为12.865%,交联时间为2.531 4 h,pH值为9.367以及酶液添加体积为4.137 mL.通过试验验证得到酶活保存率为50.89%,为预测值的99.47%,能够建立较好的固定化模型.  相似文献   

11.
研究阿魏酸酯酶O42807基因(fae)在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中的表达及重组阿魏酸酯酶的酶学特性.化学合成fae基因序列,构建分泌型重组质粒pPIC9K-fae,经线性化后电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对筛选出的高活性转化子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发酵上清液为单一条带,表观相对分子质量为42 ku,酶活为78.49 nkat·mL-1,比活力为524.38 nkat·mg-1,最适反应温度为50 ℃,在40~45 ℃温度范围内较稳定,最适反应p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槲蕨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该文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处理功率和超声辅助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槲蕨总黄酮产率为研究目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槲蕨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探讨了超声波提取的槲蕨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槲蕨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是料液比为1∶30.00(g·mL-1)、超声功率为450.00 W、乙醇体积分数为68.00%,在该优化条件下槲蕨总黄酮的产率为1.452 mg·g-1.抗氧化研究表明:槲蕨总黄酮对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O-2·)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这说明槲蕨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提取玛咖多糖的条件.采用玛咖干根为原料,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在单个变量因子实验基础上,通过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分析法对玛咖多糖的超声波双水相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 ℃、料液比1∶20(质量比)、提取时间52 min.与二次方程的拟合度在0.815 3,得到玛咖多糖的提取率为15.831%,与实测值15.732%基本一致.Box-Behnken响应面法用于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提取玛咖多糖的条件是可行的,模型预测效果较好,优化条件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广西龙血竭游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血竭中游离黄酮存在着酸性差异,采用溶剂除杂,转溶于乙醚,再用pH梯度萃取得到不同酸性的黄酮,进而对弱酸性组分分离纯化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通过考察不同提取部位对α-D-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变化,发现弱酸性成分的活性较强,比血竭全粉提高45.5%,为研究龙血竭中黄酮类化合物对α-D-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氧化镁为致孔剂,利用环氧氯丙烷交联β-环糊精,合成多孔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β-CDP).考察β-CDP对亚甲蓝(MB)的吸附动力学、热力学讨论吸附的作用机理,并考察pH值、MB的初始质量浓度、吸附剂的投入量、吸附时间及吸附温度对β-CDP吸附MB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水体的pH值为6.54,MB初始质量浓度为40 mg·L-1,吸附剂投入量为0.6 g·L-1,β-CDP的最大吸附量为62.6 mg·L-1;吸附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结合颗粒内扩散模型,以及吸附热力学数据ΔH为20.50 kJ·mol-1,ΔG为-6.1~-7.5 kJ·mol-1,可得该吸附为异质表面的多因素联合控制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6.
葵花籽粕中蛋白质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盐提法提取葵花籽粕中的蛋白质,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NaCl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提取次数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葵花籽粕中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Cl浓度1.5mol.L-1、料液比1∶14(g.mL-1)、温度50℃、提取时间1.5h、pH值8、提取2次,此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为54.8%。  相似文献   

17.
以蛋白水解度和酶解液中海参肽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作为指标,考察不同蛋白酶的酶解效果,筛选水解海参内脏的最适合蛋白酶,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酶解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胰蛋白酶的水解效果最佳,可用于水解海参内脏制备海参肽;在底物质量分数为1.0%,加酶量为0.375 1 mkat·g-1,pH值为8.0,酶解温度为37 ℃,水解时间为5 h的最优酶解条件下,海参内脏的水解度可达到48.90%,酶解液中的多肽(2 000~5 000 u)质量分数为52.68%,寡肽(含氨基酸)(≤2 000 u)质量分数为47.25%.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醚砜超滤膜对重组枯草芽孢杆菌α-乙酰乳酸脱羧酶液进行超滤浓缩,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膜通量的影响,进行了化学法和酶法对超滤膜的清洗再生条件的试验.结果表明:酶液pH值对膜通量影响显著,浓缩10倍时,pH =5.1的膜通量仅为pH =7.1的20.3%;在压力为0.1MPa、酶液温度35℃、pH=7.1条件下,超滤可保持较高膜通量,酶活力回收率可达89.6%.酶法清洗超滤膜时,中性蛋白酶活性超过1.25 ×104U·L-1可对超滤膜形成二次污染;活性为1.25 ×104 U·L-1的中性蛋白酶与体积分数1%的次氯酸钠复合清洗可达到最佳的清洗再生效果,膜通量恢复率提高到97.0%.  相似文献   

19.
 利用Plackett-Burman (PB)试验和相应面优化方法对枯草杆菌GS-1菌株发酵产蛋白酶的条件进行优化,以期获得高活性的蛋白酶发酵液。同时,将发酵所产蛋白酶用于蛋白水解实验,以进一步考察蛋白酶的水解特性。首先,通过PB试验,筛选出3个影响菌株发酵过程中蛋白酶活力的主要因子(氯化铵、初始pH值及培养温度)。其次,通过响应面优化法,进一步探讨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最终拟合得出发酵产酶活的方程。结果表明,在氯化铵 (3.768 g/L), 初始pH (5.6) 以及培养温度 22.4 ℃的条件下,发酵液中蛋白酶的最高酶活力能达到372.814 U/mL。水解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植物来源的蛋白,该蛋白酶粗提物对于动物来源的蛋白具有较大的水解偏好型。该蛋白酶粗提物对于由谷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或精氨酸所组成的化学键有较强的水解偏好性。以上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所产的蛋白酶在蛋白水解加工行业中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下脚料的综合利用率,用4种商业蛋白酶对章鱼下脚料进行水解,并初步分析检测产物中的氨基酸和抗氧化多肽.实验结果表明:动物蛋白酶水解液中的复合氨基酸获取率占总氨基酸的57.12%,达到57.12%;而4种蛋白酶水解产物中肽类物质的·OH清除力IC50均小于1.28 mg·mL-1,Fe2+螯合力IC50均小于2.82 mg·mL-1,还原力随多肽质量浓度增加而提升;这种工艺条件和方法可以同时获取两类活性物质(复合氨基酸、抗氧化性多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