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消息:在获得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以及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光荣称号后,在市委、市政府和农业局、绿委办等部门的关心、支持和配合下,经过了全市林业工作者多年蕴酿的《深圳市生态风景林建设工程规划大纲》终于推出,它分别从环境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等不同角度论述了城市生态风景林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于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三日通过了由国家林业部、省林业厅、国家林科院、华农大林学院等单位组成  相似文献   

2.
生态林树种选择与配置对景观效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设 《科技信息》2009,(25):I0372-I0372,I0290
通过对近年来的生态风景林建设的经验总结,详细阐述了风景林建设的树种选择方法和树种规划原则,以及设计的树种搭配结构布局。调查分析4年来在林冠下套种、隔带皆伐更新、小块状皆伐造林三个不同改造方式建设的生态风景林中不同树种的生长效果,以乡土树种小叶榕、香樟、山杜英、枫香表现较好,马占相思、杨梅、毛杜鹃、三角梅也表现理想,黄花槐在块状皆伐造林的情况下表现较理想,台湾栾树、洋紫荆、铁刀木、木荷等则表现一般,凤凰木受白蚂蚁危害严重表现不理想。生态风景林建设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以绿色植物为主景,适当搭配彩叶树种、季相变叶树种、显花树种、显果树种可呈现理想的景观效果。建议引入非木质利用的景观植物,在满足生态观赏的情况下,能够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以维持生态风景林的培育和管护费用.促进生态风景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积春  任博 《甘肃科技》2008,24(8):149-151
对龙首山林区荒山造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影响造林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从造林树种的选择、整地方式、造林密度、苗木的准备、造林技术措施、幼林抚育管护六个方面,相对应地提出了造林技术方案,并对苗木成活率进行了调查,探索了适宜龙首山林区荒山造林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徐州市石灰岩低山丘陵地立地分类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徐州市石灰岩低山丘陵地的野外调查,将其以坡度划分立地类型小区,以土被连续性划分立地类型组,以土层厚度划分立地类型,共分出3个立地类型小区,12个类型组和30个立地类型。结合前期调查所得结果分析得出,研究区30个立地类型均可通过运用适当的人工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侧柏、五角枫、刺槐、乌桕、女贞、雪松、黄连木、楝树、火炬漆、全缘叶栾树、臭椿、柿树、朴树、构树、桧柏为石灰岩低山丘陵地造林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5.
该文针对洋县秦巴山区干旱丘陵的荒山荒坡,实施容器侧柏造林,采取割灌、整地、掌握好造林时间、选择适龄的苗木、规范栽植和加强抚育管理等技术,提高了造林效果,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5):108-110
文章简要介绍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系统地分析了中国科技城—绵阳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从GIS空间分析的角度阐述了绵阳生态城市建设的方向,并探讨了丘陵平坝(河谷)地区城市用地扩展模式,为分析我国丘陵区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用地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兰州地区干旱荒山生态林营造及封护成效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及时总结干旱荒山造林的成功经验,推广先进适用的造林技术,兰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2005年起对生态林项目示范园实施定点监测观察5年。建设和管理示范园3个,辐射推广规模0.2万hm2以上,累计推广面积1万hm2以上。布局在三县。重点对永登县龙中公路两侧封护区干旱荒山柠条造林情况继续进行了调查与定点监测观察,认为在大规模干旱生态林营造中,有前提的推广应用雨季阳坡半阳坡容器苗覆膜植苗造林技术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的城市林业方向--生态风景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林业是为城市服务的林业体系.如何改善城市环境发展城市林业,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课题.从城市林业的兴起,城市林业的骨干林种和新方向,生态风景林的设计原理以及关于生态风景林的效益评估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新世纪的城市林业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9.
1.杭州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成就1.1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筑建绿色农业生态屏障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我市按照“5年消灭荒山,ic年绿化杭州”的要求,以荒山造林为重点,造林和封山育林相结合,到1996年累计建设林业商品生产基地21.8万公顷,基本消灭宜林荒山,森林复盖率达到61.9%。林业商品基地不仅为社会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而且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存生物基因、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还建设了千岛湖、大奇山、富春江、午潮山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个省级森林公园。1996年…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的城市林业方向——生态风景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林业是为城市服务的林业体系.如何改善城市环境发展城市林业,已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课题.从城市林业的兴起,城市林业的骨干林种和新方向,生态风景林的设计原理以及关于生态风景林的效益评估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新世纪的城市林业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11.
江西岩泉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省岩泉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从植物景观、保护工程、生态文化建设、科研监测、旅游产品与旅游线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规划,该规划成果对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开发景观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繁荣林区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化名城地区的生态廊道规划方法框架是:掌握该地区生态廊道骨架、生态斑块和传统历史文化节点点位,找出城乡产业发展、自然生态体、地域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生态廊道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而探寻一条以城市生态廊道为中心,合理利用周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推动一、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思路。具体规划设计步骤:获取各类开源平台上所需的基础数据,通过GIS或CAD进行数据可视化转化,得出生态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布局;确定不同规划等级的生态廊道,选择最大效率化地串联各要素的生态廊道作为规划的主体;分析规划主体生态廊道沿线生态特点、人文资源度、产业特点,制定详细的沿线生态景观、人文资源、旅游发展、产业发展的控制性引导内容。  相似文献   

13.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用GIS技术,对厦门市域进行了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并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对土地利用的发展要求,分析了厦门市经济发展、城市景观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厦门市域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案。本项研究对促进我国沿海城市的景观生态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及省内外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多侧面多角度剖析,从而对建设生态安徽提出加强森林保护和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作,加强湿地保护,扩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面积,降低化肥农药使用强度和提高有机肥利用率,加强古建筑和名胜古迹保护,实现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城市园林化,提高国民素质等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运用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方法,依据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规划原则及昆山市森林生态系统规划的要求,对昆山市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人均公共森林面积、公益林所占比例、森林均匀度、综合生态价值6个指标分阶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多边形综合指标法评价了昆山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提出了提高生态服务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论名城镇江山水生态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镇江生态市建设植根于自然山水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之上,应以人与环境高度和谐统一为主线,加快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调整城市功能和用地结构;坚持“环保优先”理念,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重构;加强城市生态绿地建设,创造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山水城市人文生态特色空间;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黄楝树林场的生态旅游开发为例,提出了利用"反规划"理念进行规划,打造全景森林的旅游产品,以生态旅游者为市场定位,考虑资源有价、环境成本的门票定价标准,以生态效益为核心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森林旅游生态开发模式.保护了森林生态环境,实现了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园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开敞空间,扮演着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角色.这体现在公园设计中除了应注重其生态及美学价值外,规划中更应深入挖掘其各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以文化景观为灵魂的遗址公园就是很好的一种形式.通过以三国遗址公园为例,本着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遗址本体的原则,探讨意向设计手法在公园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凸显自然与历史交融的景观特质.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正经历亘古未有的城市化进程。当代城市化进程要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充分关注城市生态建设问题,必须反思城市规划研究中的生态价值理念问题。城市规划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规划人的生活空间,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幸福。城市规划理念必须超越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思维,在生态建设这一立体性的空间规划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城市规划的内在属性要求把城市生态建设从城市规划的辅助环节上升为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生态补偿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森林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森林生态补偿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笔者综述了森林生态补偿的概念、原则、设计机制、所产生影响的评价以及交易成本对森林生态补偿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已有研究取得了较好进展,但在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可操作性等方面依然存在可改进的学术空间,需要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更好地把握森林生态补偿实施效果,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