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王林格教授     
正王林格(WANG Linge),汉族,江西南昌人。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和中国科学院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8年前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4年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化学系进行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2008至2012年先后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化学系和生物医学科学  相似文献   

2.
吕斌 《创新科技》2012,(4):42-43
<正>最近,在清华大学,笔者拜访了我国焊接事业奠基人之一——潘际銮院士。今年85岁的潘老,现还在科研一线工作着。他有一大串炫目的头衔: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南昌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材料科学与工程评审组组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和机械系主任等职。他研制成功的"QH-ARC"法获国家创造发明一等奖(1984年),"焊接用双向激光自动跟踪系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984  相似文献   

3.
钟小丽教授     
<正>钟小丽(Zhong Xiao-li),汉族,湖北襄阳(原襄樊)人。199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凝聚态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期间荣获广东省2005年度南粤优秀研究生)。1999年开始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任教,2008年晋升为副教授,2013年晋升为教授,2015年被聘为博士生指导教师。现已指导硕士研究生8人。现为中国声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声学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中国电子学会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委员,美国声学学会  相似文献   

4.
华工学人     
正邓国华教授Professor邓国华(Deng Guo-hua),汉族,湖南澧县人。1985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5.
彭明营教授     
<正>彭明营(PENG Mingying) ,汉族,山东充州人。200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化学专业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宛所,获无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听,获材料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 2008年获德国马普研完奖学金(Max-Planck Research Fellowship)在埃尔朗根一纽伦堡犬学(University of Frlangcn-Nuiremberg)光学、信  相似文献   

6.
马东阁     
<正>研究员Researcher马东阁(Ma Dong-ge),汉族,辽宁兴城人。1989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199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电子工程系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专业,分别获理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8月至1997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  相似文献   

7.
华工学人     
正李润华(Li Run-hua),汉族,湖北孝感人。1988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光学工程系激光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量子电子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  相似文献   

8.
阳成伟教授     
正阳成伟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996年湖南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1999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2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2年7月进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博士后研究;2004年9月进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所(IBLS)作博士后研究.现任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广东省植物发育生  相似文献   

9.
石林教授     
<正>石林(Shi Lin),汉族,陕西咸阳人1985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地质矿产调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岩石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7月至1998年10月在华南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85年7月至1988年8月,在陕西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  相似文献   

10.
<正>叶企孙(1898年7月—1977年1月),物理学家、科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世纪20年代与合作者对普朗克常数做了精确测定,其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16年之久。对液体静压强下铁、镍、钴的磁导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是高压磁学的开创性工作。创办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是我国当代物理学的先驱和奠基人。在培养科技人才、发展中国教育事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工程与建设》2012,26(2):17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声学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和198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于1988年11月7~11日在同济大学举行。来自国内300多名声学专家、学者和会员代表出席了大会。我校江景波校长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并致祝词。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按照学会章程选举了新的一届理事会。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关定华当选为理事长;我校声学所魏墨盒教授继续被选为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3.
 2012年9月3日,九三学社中央与中国科协在全国政协礼堂联合举行纪念周培源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周培源(1902—1993)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正是中国科技从落后进入现代化的时代,他在曲折的历史中奋进,为中国的科技与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蜚声中外的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14.
吴文俊院士于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1946年赴法国斯特拉斯堡(Strassbourg)大学留学,1948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1949年获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50年他谢绝法国师友的挽留回到祖国继续从事数学研究,历任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会第四届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副主任、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57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2年被国家科委聘为 机器证明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陈治明,男,汉族,生于1945年10月,重庆涪陵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69年本科毕业于北京机械学院(陕西机械学院前身),并留校任教;1978—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半导体材料物理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6.
谢菠荪(Xie Bo—sun),男,汉族,广东广州人,1960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7年获华南理工大学声学专业硕士学位(在职);1998年获同济大学声学专业博士学位(在职)。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2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至今已指导硕士生20名.博士生4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声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声学学会常务理事、会士,声频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7.
李秀华教授     
<正>李秀华(LI Xiuhua),汉族,山东齐河人。199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化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7月至2001年7月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齐鲁石油化工有  相似文献   

18.
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是国内的主要声学研究单位之一,具有声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正式成立于1984年。其前身是物理教研室的建筑声学科研组(1954年)和超声科研组(1956年),1964年建立声学研究室。目前,该所设有超声研究室、环境声学研究室、建筑声学研究室和噪声与振动控制研究室;拥有教授(研究员)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人,高级工程师3人。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现有建筑面积2300m~2,拥有体积268m~3标准混响室、净空16×11.4×6.6m大型消声室、隔声测试室、低频直列式驻波管、管道消声测试系统、超声消声  相似文献   

19.
科技直通车     
嘉善县:浙江中科电声研发中心落户日前,嘉善县政府与中科院声学研究所联合组“建浙江中科电声研发中心”签约仪式在嘉善县举行。这是继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物技术与医药研究所建立之后,嘉善县引进大院名校的又一举措。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主要从事声学和信号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特色研究领域包括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音频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超声检测与声学微机电技术,语言声学与语音信号处理技术,声学智能制导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以及数字音视频和宽带网络技术等。浙江中科电声研发中心由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和嘉善…  相似文献   

20.
《广东科技》2022,31(4):38-39
[院士介绍] 黄乃正: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荣休讲座教授及研究教授,研究方向为天然及非天然化合物之有机化合合成.历年来获多项殊荣,包括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7年球槎基金会杰出研究奖(1999-2000年),并分别于1999年、2004年及2015年获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和香港科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