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关于我的"四种消费品"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中国 ,消费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那么 ,消费仅仅是可以拉动内需 ,把老百性的钱从口袋中掏出来 ,而再激活生产吗 ?于老的“四种消费品”理论 ,试图透过一般现象揭示出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些本质问题 ,回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消费问题能在当今中国成为如此重要的社会问题和理论问题 ,消费的本质是什么 ,经济学的本质是什么 ,发展的本质是什么等等。让我们认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规律以及消费在提高人的素质和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这是于老的理论创新。当然 ,于老的理论创新 ,仍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有些问题也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商榷。比如 :在那么多发展性的消费品中 ,为什么把近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单独提出来作为这个理论框架中的支点 ?如何划分每种消费品之间质的同与不同的规定性 ?不同的消费形态究竟是人的经济行为还是文化行为 ?由人的消费行为引起的社会生产力规律的新变化是否是时代转换的标志 ?当人的衣食温饱得到满足后 ,产生的非物质的和非货币的消费形式 (如 :尊严、自由、友谊、幸福感等 )属于哪种消费品 ?那么这是经济行为还是文化行为 ?  相似文献   

2.
于老的“四种消费品理论”是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现状”与“现今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角度”提出的。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但是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尚无更多的改变。于老从生产力的角度试图将“四种消费品理论”引入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生产一消费”理论体系中,细化并且深化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消费环节  相似文献   

3.
知识创新的对象化形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创新就是知识“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的活动,对象化是创新的结果与标志。知识创新的对象化形成概括地说,有物化的新产品、制度化的新关系与主体化的新行为等形式。物化的新包括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新产品,包括自然物的人工生产、加工制造与功能模拟;制度化的新关系是具有客观性、物质性、实践性的生产与交往关系的创新,是社会系统的新“软件”;主体化的新行为表现为人与组织在活动中新行为动力、方式、能力与空间,它创  相似文献   

4.
论计算机仿真理论中制模方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伟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6):22-25,65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仿真理论中制模方法的若干特点,如实际系统的辨识与观测;基本模型的非形式描述,集总模型的筒化规则与有效性判据;形式模型的分类与“系统规范”描述;  相似文献   

5.
于光远先生的“四种消费品”理论,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一个新发展。我们知道,消费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消费就必然有消费品。而于老的精彩和深邃之处在于他从“四种消费品”人手,来让我们认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规律以及消费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之一,但现代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的。现代经济学有两个根本问题:一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问题;另一个是生产和消费之间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比如说,一件商品,在你没有购买之前,它无论是存放在  相似文献   

7.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7):123-125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越来越居于现代社会系统的核心部分,并已成为人们集中关注的关键问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科教兴国远大目标的实现以及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进程。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生产及其社会功能的认识和理解,既包含着公众与科学家的互动,也包含着公众与政策决策者之间的互动。《科普理论要义——从科技哲学的角度看》一书,对我国当代科学普及的内容、特点、社会功能以及发展趋势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作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心智逻辑理论与心智模型理论融合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献表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全面的、精确的和统一的研究人类推理心理学理论,而心智逻辑理论和心智模型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两个主流理论。心智逻辑理论认为人类运用推理图式进行推理;心智模型理论则认为人类通过构造心智模型实现推理。本文讨论了两个理论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并提出未来两理论融合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9.
科斯的企业理论及其假设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斯将“交易费用”概念引入分析,从而开创了企业理论的先河。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可以节约交易费用;企业的边界也是由交易费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模式建构应该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地平和科学方法之上。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的全球化造成了世界范围内普遍的环境奴役,因而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将蕴藏在其文本中关于人和自然辩证关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凝练成一种显性的理论体系,并将其转化为实践活动的图景——在现有条件下根据"全球视野"和"地方特色"设计出走向生态文明的思想方案和实践模式。构建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生态文明社会,要将系统论和整体主义、普遍性与特殊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作为构建生态文明模式的基本方法;将遏制和超越资本逻辑,以人为本,调节生产和引导消费等作为生态文明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背景理论基于自身的经验基础,通过内在联系的逻辑统一性原则和实体观念实现对新理论的评价、辩护。这体现了科学认识中经验与理性的深层综合,因此既说明经验归纳方法的扩大、科学经验传统的维持,又说明主体的主动性;还可说明价值论的内在统一,由此表明方法论相对价值论的主导以及相应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目前学术界争论颇多的李约瑟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揭示了李约瑟问题的内涵;二、指出了我国学术界回答李约瑟问题的误区;三、确定了应有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3.
背景理论基于自身的经验基础,通过内在联系的逻辑统一性原则和实体观念实现对新理论的评价,辩护。这体现了科学认识中经验与理性的深层综合,因此既说明经验归纳方法的扩大,科学经验传统的维持,又说明主体的主动性;还可说明价值论的内在统一,由此表明方法相对价值论的主导以及相应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跨学科视角借助企业创新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复杂性科学和系统论等不同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交叉与融合提出企业全面创新管理的内涵和理论框架,并进行实证性的案例分析;指出我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长期的根本性战略和途径是发展有效的基于能力的全面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天地结构理论的重大缺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关于天地结构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地结构的客观状况,但在以下四个方面存在重大缺欠:(1)地半径与天半径(指太阳与地的距离)之比过大;(2)地依赖水的承托而不坠落;(3)地平的观念:(4)单层天壳论和不健全的多重天说。该文论述了在解释日食、月食、月受日光而发光等天文现象时,这些重大缺欠所造成的难以克服的理论困难,以及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如何修订这些重大缺欠,不断缩小地半径与天半径之比,改地在水中为地在气中,从地平到地圆的转换与疑虑,多重天说的探索等等艰难的过程,以期表明科学的理论思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活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循环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生态型的经济活动形式,基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必须实现价值转换:技术效益型向技术生态型的范式转化;线性创新模式向环型创新模式转化;技术创新战略的生态性转向和提供新的创新政策工具。在技术创新循环模式中,存在着四个知识和信息循环:环境——生产,环境——中间试验,环境——R&D活动。环境——创新源。这是基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消费者需求从生存、发展到自我实现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有效消费休闲方式与产品实现。休闲文化费本与休闲产业相互关联,一方是另一方的实现条件;又相互激励,休闲文化资本优化休闲产业,休闲产业给休闲文化费本以延续和保护,并带动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促成生产与休闲消费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关于消费的哲学考察,就是将消费的本质和功能等问题,放进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加以考察,研究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及其价值评价标准等问题,研究消费作为一种社会和人的观念行为所具有的哲学和人学意义。这些问题构成了消费哲学考察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们消费的哲学研究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根本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语境分析方法是语言分析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20世纪末“修辞学转向”的必然结果和后现代科学哲学发展的自然选择。语境分析方法在物理学中的映射,是语境分析方法与自然科学互动的很好案倒。本文首先介绍隐变量理论的诞生、基本思想、目的和核心内容,然后以历史为线索,讨论隐变量理论的三种类型——非语境隐变量理论、语境隐变量理论和定域隐变量理论,展示了隐变量理论形式体系逐步语境化的过程,清晰再现了语境分析方法在物理学形式语言上的映射,案例性地理解语境分析方法在量子理论中的应用,是语境分析方法在自然科学领域深入渗透的体现,也是语境分析方法推广应用的案例性补充。  相似文献   

20.
<正>驱车驶向里约城西北驶出100千米以外的旅游新区——咖啡谷。咖啡谷是里约州境内帕拉伊巴河谷地区的旅游称谓,曾经是世界咖啡的主要产地。在19世纪50年代,该地区生产的咖啡占世界消费总量的75%,确保了巴西咖啡生产和出口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在当年星罗棋布着数百个咖啡庄园,而今随着咖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