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之一,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平时检测中,学生也常因对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概念理解不透,而导致涉及摩擦力问题时错误较多.如果在数学中运用归纳法把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应用中的基本规律突出出来,学生就能在理解和掌握摩擦力及产生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对不同摩擦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1运用归纳法,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别的能力摩擦力产生条件可归纳为:物体与物体相接触且有相互挤压力;接触面粗糙且与面积无关;物体间有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超势.此三个条件紧密联系且缺一不可,在…  相似文献   

2.
引言力学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 ,也是内容非常丰富的部分 ,这方面的教学探讨的文章也很多。本文仅就几个容易忽略的问题谈点自己的教学体会 ,供同仁们参考。   1、关于“静摩擦力”的教学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 ,第一章第四节《摩擦力》中对静摩擦力定义 ,产生条件 ,大小和方向讲述十分简略 ,仅凭课本上的论述 ,让学生掌握静摩擦力知识是十分困难的。而高一物理大纲要求学生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能判断静摩擦力的存在及大小和方向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 ,首先对静摩擦力概念 ,产生条件 ,大小及方向等有关知识力求讲述清楚。我认为应从…  相似文献   

3.
摩擦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摩擦包括静摩擦动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由于摩擦力得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尤其再对一些具体情况下摩擦类型得判断容易出错,文章通过举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摩擦力的产生,存在条件、方向、大小和做功等方面浅淡摩擦力的分析.指出并纠正学生在学习摩擦力中常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同时也是一种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力。很多人认为摩擦力的概念抽象而不容易理解,尤其是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问题。为了辅助摩擦力教学,设计了一台摩擦力演示装置。同时介绍了该演示装置的设计原理、装置构成、制作方法以及仪器的详细使用方法。它适用于学生做基础的摩擦力验证实验。  相似文献   

6.
该文拟讨论软绳在非光滑面上下滑过程中转角处的摩擦力是否可以忽略,经研究发现转角虽然很小但弹力并不小,所产生的摩擦力足可以与平面相比,摩擦力做功也不小,忽略转角处摩擦力做功,计算出的速度明显比实际速度大;另外在研究光滑面上软绳下滑过程中绳的长度与速度的关系时,根据所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将面视为无摩擦力的完全理想化情况,本文运用微圆法、能量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等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人和车运动中的动能的获得涉及到内力和摩擦力做功 ,澄清此问题中的一些模糊认识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力学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在运动过程中受粉尘、碎屑等颗粒的影响,运动副动力学特性会产生复杂变化。针对此类问题,文章开展了弹簧-滑块-传送带摩擦实验,通过将二氧化硅、金刚石、氧化铁等受限颗粒体引入铝质滑块-橡胶传送带,探究摩擦力-速度关系、摩擦非线性-速度关系的变化。研究发现:不同载荷、颗粒材料、颗粒粒径对速度摩擦力-速度等关系会产生不同影响;随着载荷增加,滑块的摩擦力均值和标准差随之增大;加入二氧化硅颗粒后,摩擦力均值呈现减小趋势,摩擦力标准差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加入金刚石、氧化铁颗粒后,摩擦力均值呈现增大趋势,摩擦力标准差呈现减小的趋势;随着粒径的增大,滑块受到的平均摩擦力及标准差呈现增大的趋势。该研究对含受限颗粒体的运动副的动力学特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齐元江 《科技信息》2010,(3):I0275-I0275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学中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这三种力中摩擦力是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尤其是摩擦力中的静摩擦力最容易出错。文章从几个方面对静摩擦力进行论述。并通过图像法进行直观描述。  相似文献   

10.
刚体转动实验中摩擦力矩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体转动实验在忽略摩擦力矩的条件下,将所测数据通过作r—t^—1图线来得出转动惯量的大小。考虑到因摩擦力矩的存在而产生误差的性质及摩擦力矩的数量级等因素,忽略摩擦力矩对实验结果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程晓生 《科技信息》2012,(32):I0068-I0069
条件概率是概率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本文以实例说明在条件概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  相似文献   

12.
中学物理中,对摩擦力的方向下了准确定义:“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通过教学,往往发现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有偏差,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作出错误的判断。下面举例说明: 例1 一个匀速转动的水平园盘上,放一物体,物体对园盘静止,如图所示。试分析物  相似文献   

13.
桩基础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某些原因桩周土沉降大于桩的沉降从而引起桩上的负摩擦力。负摩擦力会对基桩材料结构强度和桩基沉降产生危害。从桩基负摩擦力的成因出发,对其影响因素和危害进行分析,并提供桩基负摩擦力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差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学生的身心发育有关。物理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能读通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义,从而对教材的理解产生困难;探究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学生的学习程序也未必都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自然感到物理难学;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学生对思维方式不易跟上,产生思维上的困难,分析解决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和研究;二是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关。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对于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容易导致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5.
代秋亚 《科技信息》2009,(26):I0136-I0136
阅读理解在英语考试中通常占有相当的比重,也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一直是外语教学中不断探究的主问题,也是学生较为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讨论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整体性原则、顿悟理论以及图形——背景原则对分析英语阅读理解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学物理内容繁多,其重要部分力学首当其冲。而对物体作受力分析是这一部分的基础。对于常见的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关键在于这些力的方向的确定。但这恰好是中学生常易犯错误的地方。 为扭转对力学这一部分问题感到棘手的被动局面,我们采用逐步过渡的教学方法。 首先让同学们明确这三种力的产生条件。我们利用日常见到的例子(比比皆是),反复强调加以说明。重力是地球上、地球引力范围内都会受到的一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而产生。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之间互相接触、且有挤压,有接触而无挤压的二个物体间不会存在弹力。因弹力的产生以物体产生弹性形变为基础。摩擦力因涉及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可分开说明。但总的来说,只要两物体互相接触的表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即可存在。讲摩擦力必须对相对运动的含意讲述清楚,相对两字是个重  相似文献   

17.
极限是高等数学中的核心概念,极限的思想方法更是整个微积分的理论和应用基础。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大学生在学习极限概念时都会产生较大困惑,对极限概念的理解也经常流于肤浅和表面。基于数学文化观的教学,在极限概念教学中,通过回溯极限产生的历史渊源,揭示其产生发展过程中蕴藏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理性精神等文化内涵,不仅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极限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更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大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是对课程内容的一种规范及改革,同时也对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当前,新课标正在全面推进实施中。但由于对新课标的理解、认识等差距,在具体实施中存着很多困惑和误区,具体表现为:对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本质理解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对学生的思维猜想能力培养不够。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解决。现结合作者教学实践,就新课标下如何实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教学中,作者发现不少学生(尤其是非英语类专业的学生)在词汇学习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认识上和方法上的问题,象重形不重音,靠记汉语翻译来学习词义等。这样就会造成对词汇掌握的不全面,对词义的理解不准确,最终是记了一大堆单词却不会使用。作者曾对学生翻译、写作等作业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进行分析,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错误产生的原因不是语法问题,而是对词汇的不理解,或者是理解的不准确引起的。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对词汇的掌据与应用直接影响着英语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提高。下面,作者就针对学生在词汇学习中…  相似文献   

20.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不少学生由于对实验成功的条件理解不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实验结果便出现较大偏差甚至是不成功的.实验原理明确指出:(1)实验时要平衡摩擦力;(2)实验过程中应保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肘.为什么要做到这两点呢?设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为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带有滑轮的长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夹角为a.如图1所示.以M、m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Mgslna-…gC。a一加十m)a(l)平衡摩擦力的目的在于调节a角,使p=tg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