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世界》2006,(4):14-14
在距今约2.5亿年的古生代二叠纪末,之前一直生活得好好的海洋生物,其中的90%多都奇怪地突然消失了。那是生命史上已知的最大灭绝事件。关于那次生物突然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曾提出过两种颇有影响的不同假说来加以解释,一种假说认为,那次生物灭绝是陨石撞击导致环境变化造成了。  相似文献   

2.
新型生物反应器对微污染水预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当前生物技术优势,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旋转式生物填料反应器,对微污染原水进行了预处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水D0为4.1—4.7mg/L,CODMn浓度为7—10mg/L,NH3-N浓度为1.2—3.5mg/L时,经过预处理,D0增加列6.20—6.89mg/L;复氧率平均为48.1%;CODMn,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36.5%,53.1%,由此表明此种填料的生物反应器对微污染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外加碳源和生物激活剂对生物膜修复污染河水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低浓度葡萄糖、乙醇和生物激活剂对生物膜修复污染河水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生物膜去除污染河水的COD均有明显强化作用,葡萄糖的强化作用最为明显。在22~31℃,河水流量为10L/h、气水比为10:1(V/V)时,与空白相比,加入4.5mg/L的葡萄糖可使COD去除率提高50.3%,河水COD可由地表水V类水质变为I类水质。加入5mg/L乙醇可使COD去除率提高18.5%。在16~20℃、其他条件不变时,加入3mg/L的生物激活剂可使COD去除率提高17.9%。但3种药剂对于氨氮的去除意义不大,加入4.5mg/L葡萄糖后氨氮的去除率只提高7.7%。加入5mg/L乙醇后氨氮的去除率略有下降,加入3mg/L生物激活剂后,氨氮去除率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问题     
《少儿科技》2013,(11):8-8
复活已经灭绝的生物,到底是好还是坏呢?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可以复活已经灭绝的生物,你想复活哪一种?你觉得复活了这种生物,会对其他生物、对环境、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吗?欢迎来信分享你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二叠纪末期地球气候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导致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崩溃,发生了地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大火(亦称野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关键影响因子,以及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在第四纪以前的历史研究中很少有报道。剖析了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界线521 ka黑碳和燃烧源多环芳烃的沉积记录,恢复了生物灭绝前后的大火历史。研究显示,生物灭绝前的163 ka内大火频繁,在生物灭绝时则发生了最大规模的大火事件;生物灭绝线以上早三叠世地层中未发现燃烧的记录,出现了大火事件间断(时间持续约358 ka)。对比全球多个剖面,这种大火间断事件可能不是局部现象,而是全球性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陆地植被为大火燃烧的原料,伴随着陆地植被的大规模消失和大气氧含量的快速下降,大火燃烧事件也将消失。因此,煤山剖面二叠纪-三叠纪界线的大火间断能用来指示生物的大规模灭绝事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外来入侵物种已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谓生物入侵,就是一些生物翻山越岭,远涉重洋,来到了异国他乡,由于生气了天敌的制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占据了湖泊,陆地,而“土著生物”则纷纷凋零甚至灭绝。我国对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工作高度重视,2002年农业部制定了《2003年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陈害试点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物种灭绝的内在机制,并从全球变暖与生物多样性丢失间的正反馈因果关系出发,指出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对遏制全球变暖的重要价值,同时也指出了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含铍废水生物净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完了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主体的生物净化剂多级串联处理含镀废水工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单柱最优条件为:上升流速4L/h,生物净化剂量100mL,处理水量1L,进水镀质量浓度99.29μg/L;初始质量浓度为94.07μg/L的含镀废水经3柱串联处理后出水中镀质量浓度低于5μ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串联处理过程中生物净化剂的单位处理能力大于257.11μg。  相似文献   

9.
保护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新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途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由于近几十年来人口数量的剧增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剥夺和对生物生活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造成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和物种的灭绝,因此保护生物学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其内涵、研究热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从寒武纪回来后,叽叽就一直感叹:“每隔一段时间,我们的地球就会爆发一次生物大灭绝,动植物们可真可怜!”“那还不是它们自己太脆弱!”喳喳一脸得瑟,“要是像我这么强壮,什么灾难也不怕啦!”“切~恐龙够强壮吧?最后还不照样灭绝了!”  相似文献   

11.
黔南独山泥盆纪海平面变化与生物群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黔南独山地区泥盆纪地层、古生物群面貌和海平面相对变化的研究,认为海平面的升降变化不仅控制和影响着生物群落的取代和演替,同时对生物的灭绝与复苏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优势菌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洗车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优势菌强化膜生物反应器,对洗车废水进行生物处理,改善出水颜色和气味.常温下水力停留时间为4h,气水比为50,污泥浓度为3500mg/L时,化学需氧量的降低几乎全部由生物系统完成,以利于减少膜污染,延长膜寿命.将优势苗与膜生物反应器结合,能够充分发挥生物处理与膜分离工艺的优势,促进膜生物反应器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二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球形陶粒为曝气生物滤池的生物载体,进行城市污水处理的半工业试验,考察了滤速、气水比、冲击负荷、反冲洗等因素对曝气生物滤池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装置规模为12m^3/d,水温为(20-23.5)℃,滤速为(6.09~8.21)m/h,碳化柱和硝化柱气水比分别为1:1和2:1,进水COD为(120-338)mg/L,NH4^ -N为(30.0~53.6)mg/L的条件下,出水达到生活杂用水的标准;冲击负荷和反冲洗对滤池出水水质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生生物动态膜反应器处理市政污水的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采用0.1mm孔径的筛网自制膜组件制备自生生物动态膜反应器,考察了自生生物动态膜的形成和再生,膜孔径、膜通量和污泥浓度对自生生物动态膜形成的影响,以及对模拟城市污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自生生物动态膜可在48h左右形成,其中滤饼层在10min左右即可形成,自生生物动态膜的再生可在50min左右完成.在HRT为4h.,膜通量为20,8Lm^-1h^-1,MLSS为4000mg/L左右时,系统稳定运行40d里,出水水头压差保持在9mm左右,出水的SS未检出,浊度均小于5NTU,氨氮的去除率保持在80%以上,COD平均去除率为87.5%,膜分离对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为18.6%.  相似文献   

15.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3):8-8
近日,国际鸟类联盟发表的《2004年世界鸟类状况》报告指出,全球鸟类有1/8濒临灭绝。而此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也表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每年至少有6万个物种灭绝。据科学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历史上从未有这么多的物种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面临生存危机。那么有哪些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俄罗斯科学院期刊》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可能是由大盐湖引起,盐湖排放出的卤化气体改变了大气成分,导致植被遭到永久性破坏。  相似文献   

17.
焦健 《科学世界》2008,(4):60-65
化石是许多已灭绝的上古时期生物用身体写成的一本书,如何解读这本书?本文将以日本出土的鳄鱼化石为例,向读者传授解读化石的诀窍。  相似文献   

18.
环境的急剧变化,对伴随人类一起生存在地球上的动物,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因为它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远不及人类。就鸟类而言,世界上已有近百种鸟类已经灭绝,大约每隔3~4年就有一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经过长期研究证实,一个物种并不象云雾中的一个分子那样简单,物种是生物中一个独一无二的类群,它是千百万年前与最亲缘的物种分道扬镳后形成独立谱系的顶点。因此,一个物种一旦灭绝是不可再生的。地球上生存的物种,包括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大约有500多万种。迄今为止经过分类研究并且予以定名的约有140万种左右,仅占物种总数的28%,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物种还没有被发现和研究。因此,人类对自然界依然处于认识阶段,而  相似文献   

19.
(新闻时段:2011-03-01至2011-03-10;★为新闻关注度,☆为★/2)地球可能进入第6次大灭绝时期[关注指数:★★★★★]4日,科学家参照过去5.4亿年间的生物灭绝情况,对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动物和其他生物物种所面临的潜在灭绝风险评估发现,目前地球上诸多生物种群数量出现下降趋势,1  相似文献   

20.
图解细胞     
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已经发现的,就有约20万种,而实际存在的物种,估计至少在1000万种以上。 从体长30米的白长须鲸(蓝鲸)到个体大小不足1/100毫米的细菌,这些生物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即任何一种生物的身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一个个细胞,正如其名称中的“细”字所暗示的,通常都非常细小。然而,正是在这些非常细小的单元中,隐藏着生物得以生存的基本原理。在这大小不足1/100毫米的细胞内,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生命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