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激光粒度测试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测试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分析参数的设置、样品的分散与采集、标样的准备以及其它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等,为在颗粒的测试和表征过程中得到比较准确的粒度分布数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灵芝的颗粒度对其药理作用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采用激光粒度法测定了灵芝野微粉的粒度.研究了分散别种类、分散剂用量、超声时间和测定温度对灵芝野微粉粒度测定的影响,得出最佳测定条件为:添加的分散剂为吐温-80:分散剂用量为1.0%:超声时间为≥6min;测定室温为5°C-35°C.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酸钠对纳米SiO2分散稳定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聚丙烯酸钠(PAAS)作为分散剂,并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纳米颗粒的分散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红外光谱仪对分散剂在颗粒表面的吸附状态进行识别.发现聚丙烯酸钠能够显著提高纳米SiO2颗粒的分散稳定性,但是,当聚丙烯酸钠的添加量过大而达到过饱和时,反而会造成体系中纳米颗粒分散稳定性的降低;对于相同质量分数的聚丙烯酸钠,低pH值增加了纳米SiO2颗粒与聚丙烯酸钠形成氢键的几率,促进了聚丙烯酸钠在纳米SiO2颗粒表面上的吸附,纳米颗粒的分散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4.
张鹏  徐健 《科技信息》2012,(7):111-112
为研究纳米碳酸钙注浆技术,必须解决纳米材料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问题。本文分别从粒度分布、微观形貌、粘度指标研究了SN5040分散剂对粒径15-40nm的碳酸钙粉体在水溶液中的分散行为。重点研究了SN5040分散剂用量、超声作用时间对分散性影响及此分散剂作用下纳米浆液的流变特性。研究表明,通过合理控制影响纳米碳酸钙分散效果的因素,能够使得纳米材料在水中得到较好的分散;SN5040对纳米碳酸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分散后的颗粒粒径90%以上处于255nm以下。  相似文献   

5.
超微人参粉粒度及分布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不同的分散技术,利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测定了超微人参粉的粒度及粒度分布,确定丙酮为分散介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最佳分散剂,透射电镜为最佳测定方法。超微人参粉体粒度为31.2nm,分布区域:20—40nm,为均匀球状颗粒。  相似文献   

6.
不同预处理对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粒度分析的方法很多 ,无论是传统的方法还是现代的激光粒度分析法 ,都需要对样品做预处理 .不同的预处理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不同 .取自东海农场泥质潮滩的 4 1个样品 ,经稍做振荡分散、加少量双氧水与盐酸和加大量双氧水与盐酸等三种截然不同的方法预处理后 ,平均粒径减小 ;中值粒径减小 ;标准偏差增大 ,但不影响沉积物的分选等级 ;粒级含量变化 ,但不影响沉积物的命名 .这些变化一方面是沉积物中颗粒有机质和贝壳、生物碎屑类碳酸盐被双氧水和盐酸除去所致 ,另一方面可能因潮滩沉积物中絮凝颗粒被破坏而造成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法测定黄土和古土壤样品粒度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激光粒度仪和沉降法分别测量了黄土和古土壤的粒度分布,通过对比两种方法测量结果,认为激光法测量的重复性和测量精度较高,小于5μm颗粒含量低于沉降法,平均粒径较沉降法偏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方法的原理不同和样品中颗粒形状不规则所致.黄土风化成壤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碳酸盐矿物可能主要存在于小于5μm的颗粒内.  相似文献   

8.
灵芝野微粉的激光粒度测定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灵芝的颗粒度对其药理作用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采用激光粒度法测定了灵芝野微粉的粒度,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分散剂用量、超声时间和测定温度对灵芝野微粉粒度测定的影响,得出最佳测定条件为:添加的分散剂为吐温-80;分散剂用量为1.0%:超声时间为〉6min;测定室温为5℃-35℃.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激光测粒原理及高次衍射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了高次衍射对激光测粒产生的影响,讨论了获得最大有效信号强度时颗粒在分散相中的最佳体积浓度。  相似文献   

10.
激光自混合干涉技术中颗粒粒度分布反演属于病态问题.为了得到较好的颗粒粒度分布,采用Chahine算法作为非负算法,分别对激光自混合干涉线性和对数形式的功率谱密度进行颗粒粒度分布的反演,比较了两种功率谱密度对应的颗粒粒度分布,并且采用Morrison迭代算法平滑Chahine算法的初始向量,减缓了颗粒粒度分布的振动.仿真结果表明对数形式的功率谱密度反演所得的颗粒粒度分布具有更好的抗噪声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控制参数对粉土粒度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仪测定河南商丘粉土的粒度,研究样品浓度、泵速、超声预分散、分散介质、样品的光学系数等控制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土光学系数的选择对其影响不大;样品浓度在0.9~1.3g.L-1和泵速在2500~3000r.min-1范围内,其结果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分散是保证其结果准确性的必要条件,合适的超声分散条件为端位移20、分散时间15min;分散介质对其结果影响较大,该粉土在水中的测试结果要小于在无水乙醇中所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激光粒度分析与其它方法相比,测试结果常常表现为粒度分布加宽。这实际反映了颗粒群的付立叶频谱分布展宽。本文分析了导致颗粒群频谱展宽的几种主要因素:重衍射,颗粒形状对球体的偏离以及数据处理技术,并给出了解决办法。实践证明这些办法对提高激光粒度分析的准确度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激光衍射法测试颗粒形状的原理、数学模型作了全面的介绍。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论证了该法的可行性以及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该法与现代激光粒度仪的结合有望诞生新一代激光颗粒仪。  相似文献   

14.
颗粒粒度分布测试精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仪器测出的颗粒粒度分布是不相同的,不宜随意进行直接对比,影响颗粒团聚的因素很多,如显度,颗粒形状,粘接性等,所以,对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最宜的分散处理,京城 用颗粒图像分析处理系统时,还要注意有些颗粒有一定的吸光性,因为它山也会影响数据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以质量分数为10%的ZnO水悬浮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机械搅拌与分散剂分散相结合的方法,以重力沉降法为表征手段,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ZnO微粉分散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分散时间为1h,分散速度3000r/min,pH为11时均能得到较好的分散效果.对比3种不同类型的分散剂发现,加入质量分数为0.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时,悬浮液的稳定性最佳.通过激光粒度仪分析得出,较未分散的ZnO微粉,颗粒的平均粒径从16.191μm降低到0.311μm,颗粒尺寸较小,团聚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以工业化生产设备制备纳米碳化钨粉,采用X射线衍射谱(XRD)、比表面积法(BET)、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动态光散射仪对样品的物相、粒度及其分布进行表征,探讨其测量原理.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碳化钨粉的平均颗粒尺寸为90 nm,大多数近似球形,也有一部分呈多角形.为了能更准确地测量纳米碳化钨粉颗粒的粒径,分散剂中的样品要有较好的分散,才能破坏团聚体,同时纳米碳化钨粉颗粒的形状对激光动态光散射仪的测量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拓宽水介质旋流器有效分选的粒级范围与提高分选效率,向旋流器入料中添加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主要考察了不同用量的PAM对旋流器分选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在不添加PAM和PAM用量5g/t时分别对旋流器入料、溢流和底流做了粒度组成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水介质旋流器中添加PAM有利于提高+0.074mm粒级的分选效率,尤其是0.25~0.125mm粒级提高幅度较大,可达22%。通过分选产品的粒度组成对比分析可知PAM提高水介质旋流器分选性能的主要原因在于絮凝作用提高了颗粒的表观粒度。  相似文献   

18.
PCS颗粒测量技术中不同粒径颗粒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光子相关光谱(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简称PCS)颗粒测量技术中,由于不同粒径颗粒的散射光强分布差异巨大,导致在多分散颗粒系中,进行颗粒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简称PSD)测量时,某些占有足够多数量的颗粒,由于其散射光强度相对微弱而被忽视,从而影响粒度分布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不同仪器测出的颗粒粒度分布是不相同的,不宜随意进行直接对比影响颗粒团聚的因素很多,如湿度、颗粒形状、粘接性等。所以,对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最宜的分散处理方法。在用*粒图像分析处理系统时,还要注意有些颗粒有一定的吸光性,因为它也会影响数据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常见的粉末分散大多用液体作分散介质,为实现激光衍射式粒度分析系统的在线控制,我们试验用气体作为分散介质并研制了气体分散系统。实验表明:该分散系统分散效果良好,能较好地应用於激光衍射式粒度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