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旭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1):139-142
本文旨在分析形成大学生职业不适应的成因,提出解决大学生职业不适应的有效途径,来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择业观念,从而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表现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代大学挫折心理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7个方面的对策来帮助大学生克服挫折心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学生心理适应性量表》、《大学生负性行为量表》对1 05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以考察大学生心理适应性与负性行为的现状及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总体状况较好,负性行为发生频次较少且程度轻微;大学生心理适应性与负性行为在总体上呈显著相关;心理适应性中的人际适应与学习适应因子对大学生负性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被试大学生心理适应性与负性行为总体情况乐观,心理适应性是负性行为的一个有效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4.
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产生心理挫折的原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克服心理挫折的三项对策。  相似文献   

5.
丁高强 《菏泽师专学报》1996,18(4):96-97,100
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产生心理挫折的原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克服心理挫折的三项对策。  相似文献   

6.
徐法军 《科技资讯》2010,(15):197-197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到大学职业的选择,本文介绍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高校应积极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列举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面临的心理冲突。并提出了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心理保健策略。  相似文献   

8.
人的职业价值观能对其就业产生深远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择业理想化、求职意向集中化和择业观念落后等特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将会对其学习态度和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自己和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虹琼 《海峡科学》2014,(10):80-82
“郁闷”是一种笼统的心理亚健康情绪反应,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生动写照.大学生郁闷心理的成因主要是:理想和现实矛盾、网络化冲击、就业和学习压力、恋爱和人际关系困扰.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危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该文认为,应当通过第一时间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大学生正确调适郁闷心理.  相似文献   

10.
职业价值观作为个体关于职业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与从业行为.当代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表现出主体意识增强、评价标准务实、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目标功利化等特点.鉴于此种状况,社会、学校和家庭需要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张丽珠 《科技信息》2012,(30):262-263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在校学生,有其自身的特征和价值观念。他们在校除了学习文化知识,锻炼社会能力之外,还有自己的生活和交际圈子,这是有别于中学生的。本文就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关系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希望能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高校管理者应正视这些变化并采取对策正确引导,从而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消费观及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职业社会化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在关注大学生就业时,人们往往会忽视大学生就业前的一个准备过程,即大学生职业社会化。大学生职业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是,我国大学生职业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偏差,明确这些偏差将有助于全面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也将对该困境的缓解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杜鹏 《科技信息》2013,(12):469-469
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高职人才培养职业适应性的诸多因素,包括培养模式陈旧、忽视社会需求、产学合作办学机制缺乏、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等,并尝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大学生开始感到不知所措,以致许多大学生情绪不稳定,出现种种迷惘、忧郁不安等,由此引发了不少心理问题。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避免和减少各种心理问题、疾病的发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校园,大学生谈恋爱已是普遍现象。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受个性、周围环境、自身修养等条件的影响,错综复杂、丰富多彩,有健康与非健康之分,也有正确与非正确之别。因此,了解了大学生的恋爱特点,对减少、消除大学生心理上的困惑,避免、纠正其行为上的盲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秩序,体现着学生现实的道德状况和学校的德育效果。开展大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特点研究,不仅能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其实效性,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究心理卫生,加强心理保健,形成和保持大学生健康的心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保健要结合管理工作、思想工作一道去做,应把组织保健、群体保健、自我保健、家庭保障、社会保健和医学保健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新生入学以后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而又值得深入探讨的  课题。迄今为止 ,研究界对此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实践证明 ,如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对大学生的学  习、生活和高校教育质量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就新生适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并提  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职业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 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步伐加快, 重新就业就面临着职业的适应性。对职业的适应程度如何, 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但是职业对人的要求也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与职业之间既存在着相适应的方面, 也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方面, 二者之间只有在不断磨合过程中才能达到和谐与统一。因此, 在实践中培养和强化与职业活动相适应的个性特征在当前择优上岗的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