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咨 《科技信息》2010,(13):210-210
在中国的翻译历史上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翻译高潮是从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第二次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第三次是高潮是出现在晚清的西学翻译。佛经翻译为中华文化的长河引来了从印度来的水,而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的翻译则带来了来自西方的水,掀起了中国翻译的第二次高潮。本文通过对耶稣会士翻译思想进行总结概述,探究其在中国文化上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西学翻译对比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大的两次翻译高潮。这两次高潮在译者、目的动机、选材、翻译方式和途径方面都表现出迥异之处。本文旨在探讨这两次西学翻译的不同之处,以期对这两个时期的翻译活动有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王文峰 《科技信息》2010,(24):I0066-I0067
近代以来,明清两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渐渐落后于西方。由于各种历史、社会及主客观原因,在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史上,近代以来形成了两次译述西方科技著作的高潮。一次是在明末清初,另一次是在洋务运动时期。这两次西方科技著作汉译化的兴起对我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现代化进程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掀起了西学东渐的第一次高潮。在西学东渐进程中,西方宗教、科技被译介到中国,世界其他地方的物品也被输入到中国,相应地,宗教用语、自然科学专业术语、外来物品专名也被译介到中国,成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进程中的术语翻译实践呈现出明显的历史贡献,具体表现为:诞生西方人名汉译的归化译法,傍"番"术语名登上历史舞台,创建中外人士联手释解术语的新模式,促成汉字拉丁化译写初始方案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晚清在华英美传教士的西学翻译构成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的重要一部分,是这一高潮的前奏曲中一支鲜为人知的强音。他们用中国方言译介的西学具有译介适应本土的特点,考察产生译介本土倾向的根源和译介意图,是探寻其从事西学翻译活动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翻译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产生,翻译策略和方法受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国翻译史上三次大规模的翻译高潮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7.
走西口     
阿舒 《青年科学》2009,(3):39-39
走西口,是与闯关东、下南洋一道,被列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次人口大迁徙之一。山西人走西口的时间,大概是从明代的中期开始,截止时间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应该是在明末清初,前后持续了将近三百年左右。  相似文献   

8.
曹海燕 《科技信息》2010,(34):I0365-I0365
明末清初时期,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为了传教他们传入编写和翻译出版了各种书籍,推动了中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论述了著名传教士利玛窦在我国的文献传播情况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由佛经翻译的繁荣到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的普及,曲折多姿的千年翻译史基本上都是文化交流性质的翻译,极少纯文学性的翻译。文化文本的传播、文化元典的翻译影响较大,因为经书典籍可以作为实用性的工具通过传教士、汉学家们有选择性的节选、翻译加以利用而远播海外;诗歌之类高雅的文学经典作品的翻译则迟缓得多,往往经过或间接或隐曲的艺术变形、适应、迻译得以传承。这种翻译现象无疑是由为当下的时政服务的翻译目的决定的。本文通过简单对照文化元典的实用性选译和文学经典的艺术性适译,以及这种先后历程阐明翻译目的论规范下的翻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西第一次翻译高潮,指中国的佛经翻译与古罗马的圣经和希腊古籍的翻译。它们在翻译材料、文化移植和翻译理论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相似性,也在时间和规模、历史文化背景及翻译理论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史上三次大规模的翻译高潮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社会意识形态、语言和文学方面。可以说,中国文化延绵数千年,一直发展到今天,翻译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明末清初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在翻译介绍西方数学知识,培养我国数学人才等方面作出的贡献,这是他们在华活动的主流。他们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对于他们在传播西方科学方面的功绩不应抹煞,而应当肯定、予以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重学>是晚清时期传入我国的第一部较完整的介绍西方经典力学的译著,其中多数知识,特别是动力学知识是第一次传入我国.以19世纪以前西方力学成就和明末清初传入我国的力学知识为参照,分析了由<重学>传入的力学知识及其特征,认为<重学>中包含了绝大部分19世纪以前的初等力学成就,与明末清初传入的知识相比更加系统、丰富.  相似文献   

14.
史浩  王利 《科技信息》2009,(10):117-118
科技翻译作为各国科技工作者之间学习、探讨、吸收、借鉴他国先进技术的桥梁,在加快科技信息转化传播、促进国际信息交流、提高国民科技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科技情报翻译工作的现状,阐述了科技翻译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译者修养、质量监督、翻译工具和审美取向几个方面对如何改善现状提出建议,以期更新翻译观念,改进翻译方法,探讨科技翻译的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但是,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科技发展缓慢了,而且越来越落后于西方。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从经济基础、政治、教育制度和封建文化专制等方面进行探讨,找出原因,吸取教训,奋力拼搏,我国一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翻译成了我国译界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本文拟以表义单位、语义分析、话语分析与科技翻译的关系,从语义纵横的视野来探讨科技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代以来,科技英语已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注意和研究,科技英语对我国的生产力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熟悉科技英语的句法特点对翻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科技英语的句法特征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18.
科技论文文摘的撰写及译成英语,是我国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均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本文提出了撰写和翻译科技论文文摘应掌握和遵循的一些原则和要领。  相似文献   

19.
岳延红 《科技信息》2009,(2):127-128
科技术语的正确翻译是长期困惑翻译界的一大难题,一方面,翻译者不可能通晓较多的专业,另一方面科技术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唯一性和标准性的特征。本文依据语言学、翻译学、术语学理论,在前人研究实践的基础上,较为深入地探论了科技术语翻译方法,即意译法、音译法、音意兼译法及形译法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科技术语翻译技巧。这将为科技术语翻译,特别是科技术语的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术语的翻译在科技英语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石。本论述以大量实例为依据,探讨了科技术语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并指出科技术语翻译应严格遵守翻译的信息等价性标准,即术语的翻译应尽力做到简洁性、易记性和统一性的结合,翻译时保持原语的信息量,不误译或欠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