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鹏 《科技信息》2007,(19):216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此胃癌病人在术前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相对平稳状态.未发现腹膜转移及肝转移.而在术后较短时间内发生了腹膜转移、肝转移.因此.有此病人对手术有所担心.经常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手术能不能伤"元气"?手术能不能将癌"切飞了"?人们的这种担心不无道理.所谓"元气"可以理解为机体的免疫力.一个肿瘤在人体内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机体免疫力的限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接受一个手术的打击后.就可能改变机体与肿瘤的比势.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屏障.即伤了"元气".而使癌症复发、转移.另一方面.由于术中不注意无瘤操作技术.使癌细胞脱落造成腹膜播种.癌细胞沿血_道、淋巴道扩散成了肝转移、淋巴结转移等.所谓"切飞了".大部分外科医生的无菌观念已经形成.而无瘤观念淡薄.对于恶性肿瘤的手术.无瘤观念比无菌观念更为重要.因为无菌观念不强造成的是局部感染.可以采用某此措施加以控制.而无瘤观念不强.将造成复发、转移.危及病人的生命.当然.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两者都应高度重视.在实践操作中兼顾两者尚有一定的矛盾.如胃癌手术中应尽快将病变切除.消化道重建在最后进行.可能就会产生无菌的无瘤术的矛盾.下面以胃癌手术为例.谈谈胃癌手术过程中无瘤操作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包含脊索瘤的双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评估生存相关的预后因素,通过回顾性分析2004-2015年SEER数据库中临床数据的方法研究了93例合并脊索瘤的双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93例病例中,双原发脊索瘤的发病率为10.7%,高发的其他原发恶性肿瘤(非脊索瘤)为: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甲状腺癌;脊索瘤好发部位为骨盆、骶尾骨、脊椎、颅骨;A组中双原发肿瘤中位间隔时间为28月(0-88月),B组双原发肿瘤中位间隔时间为48月(0-434月),两组间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合并脊索瘤的双原发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男性(男:女=1.74:1),异时瘤组多见(3.43:1),同时瘤组(C组)及异时瘤组(D组)在年龄、种族、N、M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T分期、手术与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时瘤组(D组)及手术组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较佳(P<0.05)。可见在包含脊索瘤的双原发恶性肿瘤中,最高发的其他恶性肿瘤为前列腺癌,脊索瘤更好发于骨盆及骶尾部,异时瘤组(D组)及手术组的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3.
探讨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管瘤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瘤的患者采用先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肿瘤囊腔内注射。待肿瘤缩小及变硬后手术切除的方法,通过对治疗效果研究。探讨综合治疗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管瘤的方法。结果:6例病例通过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囊腔内注射后,肿瘤都变硬。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缩小程度最大达约原肿瘤的1/2,手术中肿瘤边界比较清楚。出血少。结论:采用先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肿瘤囊腔内注射再手术彻底切除的方法,治疗小儿颈部巨大淋巴管瘤。具有出血少、手术操作容易、切除彻底等优点。可以广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放射性粒子Ⅰ125植入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方法:通过CT、放射、彩超引导下,或术中将粒子Ⅰ125植瘤体内,瘤床周围经Ⅰ125放射,对肿瘤直接照射,达到杀死瘤细胞,防止扩散,再发。结果:①转移性脑瘤治疗的无复发,②复发性脑膜瘤术后在瘤床植入一年无再发,③恶性脑瘤3mo瘤体开始缩小。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颅内恶性肿瘤,对其物理、生物学特性,特别是临床剂量学与疗效,并发症的关系研究,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治疗的三大手段: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统计,肿瘤患者约70%需要通过放射达到根治或姑息治疗,或配合手术前、术后和术中进行放疗。放疗分体外放疗和近距离放疗(包括内放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有严格的适应和禁忌症,可用于局部恶性肿瘤的治疗,粒子植入能在肿瘤内部产生高剂量,可以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5.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淋巴管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诊断淋巴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淋巴管瘤的高频彩超表现。结果:10例中,8例囊壁呈完整光滑的线状回声,囊肿可见分隔,内为无回声区。囊肿内部及周边无血流信号。2例表面有增厚的强回声结构,切面呈海绵状。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敏感性高,是诊断淋巴管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无柄人工髋关节术后并发症分析及预防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的方法。方法:自2001年8月至2009年2月,对69例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随访半年-8年,其中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主要有髋关节疼痛(1例)、感染(1例)、脱位(2例)、松动(3例)等,对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进行了评价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可能的预防处理方法。结果: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术中、术后操作及处理不当有直接关系,开展该手术初期的手术病人并发症出现率高于开展该手术后期的手术病人。结论:正确熟练地掌握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设计原理及操作技术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是可以预防或减少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CT、MRI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185例,CT和MRI检查均采用增强前后常规扫描,病理为手术巨检和切片光镜下所见.结果:典型脑膜瘤多为过渡型或纤维母细胞型脑膜瘤,密度(信号)均匀,明显均匀强化,15%~20%伴有钙化,无或轻度瘤周水肿.不典型脑膜瘤以合胞体和血管母细胞瘤型脑膜瘤为主,密度(信号)不均匀,无或不均匀强化,瘤周水肿较重.恶性脑膜瘤为混杂密度(信号)肿块,强化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瘤周水肿明显,伴有骨质破坏.结论:CT、MRI平扫 增强是诊断脑膜瘤的最主要方法,准确率为95%,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脑膜瘤的病理学分型,为术前选择手术方案及判定预后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生殖细胞核因子(GCNF)及Oct-4在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揭示GCNF及Oct-4在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关系。运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1例男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及8例无瘤变卵巢组织及10例无瘤变睾丸组织中GCNF及Oct-4的表达。结果显示GCNF在所有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及无瘤变的睾丸组织均呈阳性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Oct-4在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及精原细胞瘤呈阳性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在其他类别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及无瘤变卵巢组织及睾丸组织中不表达。由此可知,GCNF和Oct-4在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二者的表达强度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肾脏恶性肿瘤X线表现曾海珊(定西地区医院,743000)原发性肾肿瘤并非少见,而且80%~85%为恶性。我院1978~1988年收治的肾肿瘤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肾脏恶性肿瘤22例,其中肾癌10例,肾盂癌4例,肾胚胎瘤8例,现就其X线表现作...  相似文献   

10.
比较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腹膜后精准淋巴化疗和系统的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治疗效果,以期寻找一种更好的淋巴结转移癌治疗方法。本研究选择4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保留淋巴功能的恶性肿瘤根治术(术中放置腹膜外化疗管,术后采用精准腹膜后淋巴化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恶性肿瘤根治术(术中盆腹腔淋巴结彻底清扫术),2组患者均按照规范行标准的手术治疗,术中只有淋巴结的处理方式不同,其余手术步骤均相同。观察组于术后2~7 d内视患者恢复情况开始隔日一次经后腹膜留置管注射化疗药物,每3周重复。经密切随访,评估2组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PFS)、复发转移情况,下肢淋巴水肿情况、盆腔淋巴液引流量、骨髓抑制情况、切口甲级愈合率及盆腔感染发生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经腹膜后置管化疗的患者盆腔淋巴液引流量、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及Ⅲ度以上骨髓抑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盆底感染率及切口甲级愈合率2组无明显差异,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FS2组无明显差异,2组患者随访至今均未见复发转移。对于有淋巴结转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腹膜后途径重复给药化疗的疗效,与盆腹腔淋巴结彻底清扫术接近,值得临床借鉴并进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协助临床医师实施胶原酶溶解术,探索合理的护理方案,及早预防或发现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进行术前教育,详细为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特点,术中严格的无菌权术操作;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术后严格卧位,腰围保护,鼓励病人进行腰背肌锻炼等。结果:近期疗效显,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周密合理的护理和正确的腰背肌功能锻练指导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宫腔镜宫颈电切术(TCR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并观察其远期疗效。方法:对121例术前经病理确诊为上皮内瘤变(CINI-III)的患者行宫腔镜宫颈锥形电切术,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随访1-5年,观察治疗结果。结果:共治疗12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中CIN I 98例,CIN II 15例,CIN III 9例。109例一次手术治愈,一次治愈率95.61%;1例复发(CINII),二次手术治愈;4例患者TCRC术后行子宫切除;7例失访。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不影响生育及生理功能,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手术标本可行病理检查。应用宫腔电切镜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和分析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无力(MG)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和CT确诊有胸腺异常的MG病人21例,其中伴胸腺增生者11例,伴胸腺瘤者10例,按Osserman临床分型I型6例,ⅡA型2例,ⅡB型6例Ⅲ型6例,Ⅳ型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者3例,总有效率为90.5%,以I型效果最好,与其他各型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疗效较男性好,30岁以上组和浸润型胸腺瘤及全身型患者术后易复发,结论:胸腺切除术是治疗MG有效的免疫疗法之一,各型均应尽可能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下声带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Olympus电子喉镜和监视器下切除声带多种病变133例。结果:声带小节66例,1次手术治愈54例,2次治愈8例,1例有效,3例3次手术均复发,总有效率95.5%。声带息肉55例,1次治愈35例,2次治愈6例,7例有效,有效率87.2%,7例无效;声带乳头状瘤5例,1次手术成功;声带囊肿5例,1次手术成功;不典型上皮增生2例,1次手术成功。结论:电子喉镜下进行声带炎性病变和良性肿瘤的效果明确,具有手术简单,视野清晰,可重复操作,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讨心铒钳在食管胃吻合术中的作用.方法:对132例食管恶性肿瘤切除患者,均应用心铒钳,采用手工吻合.结果:132例手术无1例吻合口瘘发生.结论:应用心铒钳行食管胃吻合,保证吻合质量,非常适合基层医院使用,确有独到之处,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器械吻合技术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应用双器械吻合技术,对103例低位直肠癌行低位或超低位吻合,随访3年,回顾性分析其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结果:中低位吻合31例,超低位吻合72例;无切端癌残留,无大便失禁,无吻合口漏;全组无手术死亡;肿瘤局部复发率5.8%(6/103)。结论: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保持排便功能,减少并发症,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复杂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复杂长骨骨折52例.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结论:利用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复杂长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及风险小,能满足早期功能练习的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青壮年严重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技术,方法:取肩关节前侧入路的下部分,不离断三角肌附丽,不剥离骨折周围软组织,“T”型外固定架固定术后3~5d开始肩关节主动功能练习,结果:所有32例手术患者无一例感染,均在6周左右取得了良好的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评定按JOA标准,优良率占96%,结论:应用“T”型外固定架治疗青壮年严重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利于关节早期活动,恢复肩关节功能,是治疗青壮年严重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唾液α-HBD活力在口腔恶性肿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利用酶速率方法测定88例口腔恶性肿瘤,57例口腔囊肿,5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62例口腔炎症和57例健康人的血清及唾液中的α-HBD.结果:血清α-HBD在恶性肿瘤组与其它疾病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极其显著意义(P<0.001).唾液α-HBD在恶性肿瘤组与其它疾病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极其显著意义(P<0.001).唾液α-HBD与血清α-HBD的比值在恶性肿瘤组与其它疾病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极其显著意义(P<0.001).唾液α-HBD在囊肿组和腮腺多形性腺瘤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经检验血清α-HBD对口腔恶性肿瘤诊断灵敏度12.5%,对其它疾病的特异度95%,唾液α-HBD对口腔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91.6%,对其它疾病特异度98%.结论:唾液α-HBD活力的测定对口腔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治疗牙髓病、智齿冠周炎、舌系带矫正术、舌血管病、舌乳头状瘤、牙龈增生切除术,烧灼后创面形成焦痂即可达到止血的目的,又可起保护创面的作用,可防止术后感染.方法:电离子治疗机局麻下失活牙髓,用棉球蘸髓腔中已无血迹说明失活成功;治疗智齿冠周炎均为下颌及第三磨牙运中牙合面,将覆盖在智齿上的龈组织切除,牙根增生者化烧至正常牙龈组织面略深0.2 mm,舌系带过短、舌血管痛、舌乳头状瘤切除.结果:牙髓病观察一年以上复发2例,有效率94.9%,智齿冠周炎50例、20例舌系带矫正均痊愈.结论:电离子治疗机治疗牙髓病、智齿冠周炎、牙龈增生切除术、舌系矫正术、舌血管瘤、舌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治疗为一种新疗法.电离子治疗机热效扩张性较好,瞄准容易,切割准确,操作快,手术时间短,术野清楚,基本上无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