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拓宽体育课程资源,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将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相结合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拓展训练在培养学生坚强的心理品质、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健的体魄等方面有较多优势。把拓展训练应用于体育课中,联系学生未来社会生存的关键因素进行再设计,针对性地对这些能力素质进行有效培养,完成学生价值再造过程并使之获得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具有切实可行的价值;因此体育课与拓展训练有机地结合是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课开展,不仅是高校教师、学生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它弥补了传统体育课的单一模式,让参与挑战的团队或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使其在接受考验中,磨练和加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学会和增强与他人合作。相关实践表明,拓展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飞扬的旋律     
《科技潮》2004,(B08):56-57
“中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旨在优化中学生课外活动内容,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丰富中学生的文体活动,从而引导和帮助中学生完善知识能力结构.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目前.中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正在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素质拓展训练"的育人理念及方法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冲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本文结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就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王丽慧 《科技信息》2011,(36):332-333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高校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堂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分别从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分类、素质拓展场地的建设、师资的培训、体育课素质拓展项目的设置、组织的形式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校的体育课的可行性进行理论探析。  相似文献   

6.
夏盈盈 《科技信息》2011,(24):251-251
拓展训练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体育课与拓展训练的有机结合是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之一。如何把这种行之有效的素质培养方法引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意义重大且富有开拓性的课题。通过对拓展训练研究在高校体育课上开展的必要性、可行性的分析,以及对目前实践结果的分析,对是否要把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上普遍存在"非专业就业能力"不强这一短板。"非专业就业能力"是专业知识及能力以外的、从事不同专业的人的通用素质。"能力拓展训练"指通过学员亲历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领悟感受,最终转变学生的观念和态度。高职院校践行"非专业就业能力"拓展训练有利于增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实现顺利就业;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有利于职业院校为社会输送的人才与用人企业顺利接轨。高职院校在实行"非专业就业能力"拓展训练时应注意构建培养体系、优化训练方法、有效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8.
吕燕 《科技信息》2011,(33):434-435
拓展训练进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是对传统体育课程改革的延续与发展,是对学生多层次培养、综合提高的一种尝试。拓展训练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容,拓宽了体育课的教学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同时也在塑造学生顽强意志、培养团队精神上具有其他项目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实践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拓展素质训练融入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拓展素质训练融入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现实的可能性:拓展素质训练与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思想具有相似的目标指向,相近的实施原理,相通的实施内容,同时拓展素质训练能够极大程度的延伸"一体化"的课外内容。并提出了拓展素质训练融入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1)互补性的课程目标定向;2)多元化的教学课程内容;3)优秀的课程实施队伍;4)周密的风险预防与处理;5)科学化的教学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0.
素质拓展训练所体现的是一种"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不断在做中学,这对高校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拓展训练对于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的社交行为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拓展训练对高校女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社交行为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男生;参与实验大学生一致认为拓展课程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能够有效调动同学们的体育课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文献法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课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心理拓展训练为学院培养职业性、应用性、专门性人才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定位提供“身体—心理”准备和从事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特殊体育素质、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体育课引入心理拓展训练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法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课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心理拓展训练为学院培养职业性、应用性、专门性人才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定位提供“身体——心理”准备和从事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特殊体育素质、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体育课中开展拓展训练,仅能增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磨练学生的意志力,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的思维模式,积极的应付方式和融洽的人际关系.拓展训练是符合为前体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指导思想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拓展训练是近年来兴起的素质训练新形式,它以其新颖的模式、良好的培训效果备受社会各界青睐.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已将拓展训练项目引入到体育课的教学中.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试量表,探讨独立院校大学生体育课中引入拓展训练前后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对独立院校的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兵 《甘肃科技》2022,(8):51-53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对于专业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而素质拓展训练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有助于营造良好班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坚韧意志的养成,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此外,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提出的育人要求,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拓展;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风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形体教学在高校体育课中实践的总结,得出形体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及力量素质都有益处。提高了学生的外在素质,增强了内在信心。形体训练不仅塑造了形态美和仪态美,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人才需求,把形体教学纳入高校体育课中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屠雄豪 《科技信息》2009,(21):39-39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增长知识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体育锻炼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发育、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来说至关重要。而培养其对体育课的兴趣则是开展学校体育的前提。本文浅析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优化体育课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屠雄豪 《科技信息》2009,(23):291-291,233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增长知识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体育锻炼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发育、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来说至关重要。而培养其对体育课的兴趣则是开展学校体育的前提。本文浅析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优化体育课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是大学生在体育欣赏活动中应具备的个性心理特性,是体育运动培养、体育心理--道德素养和体育文化素养的有机结合,是多种能力的有机统一,是中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具体表现,它具有兴趣指向性、身心投入性、群体互动性等特点,培养中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有利于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