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利璞  杨卫平 《科学通报》2023,(13):1621-1625
科技论文的伦理治理是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所涉及的科研活动应遵守科技伦理规范.本文利用Retraction Watch Database信息,收集国际科技期刊中因伦理问题而撤稿的论文案例.从发表时间、撤稿时间、学科领域、所属国家等不同维度进行比较,挖掘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从时间角度, 2000年以来因伦理问题而撤稿的论文开始出现并逐步增多,表明科学共同体伦理意识增强,更加关注论文所涉及科研活动的伦理合规性.所有国家中,我国因伦理问题撤稿论文数量共92篇,居世界第三位.从学科领域角度看,超过90%的论文涉及生命健康研究.我们进一步将撤稿原因细化为违反伦理审查、知情同意、伦理共识规范等三大类17个方面,其中研究活动未获得伦理委员会前置性批准是最主要的原因.基于此,建议当前科技伦理治理的工作切入点是强化规范的科技活动伦理审查.此外,建议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伦理治理,加强伦理研究、提升伦理意识、普及伦理教育、加强对悖于科技伦理规范行为的调查处理等.  相似文献   

2.
6月26日,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的公布使整个世界为之激动,有关科学家预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将导致21世纪的医学革命,现有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患将得到根治;胚胎医学使得有缺陷的新生儿得到及时治疗;甚至有人大胆预言,在基因时代,人的寿命可能达到1200岁。一时间,基因和基因引起的伦理问题成了人们最关心的话题。日前本刊邀请三位学者从哲学、遗传学和生命伦理学角度对当前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发表看法。怎样看待基因? 基因只有在它所要求的环境之中才能起到决定作用,以基因划分人群在科学上站不住脚。 沈铭贤…  相似文献   

3.
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及其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颖  陈春英 《科学通报》2011,56(2):119-125
随着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人们接触不同种类的纳米材料的机会大大增加. 纳米材料与人体接触会不会引起不良的后果? 纳米材料对环境是否有危害? 当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的时候, 其引起的伦理学、社会和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就纳米安全性研究以及相关的一系列伦理学问题, 结合国内外各研究机构的实验结果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从纳米材料本身的安全性、纳米材料合成及使用过程中涉及的其他物质与纳米材料的共同作用、纳米材料暴露的安全性评价、纳米材料的风险评估以及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有力监管5 个方面, 简要阐述如何正确认识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吴晓江 《世界科学》2004,(11):37-39
今夏,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和东北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在沈阳主办了为期一周的国外技术哲学与技术伦理学高级研讨班,美国、加拿大、日本的四位著名学者,以及德籍华人学者、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德国柏林理工大学李文潮博士作了系列演讲。今年9月16日,德国柏林理工大学波塞尔教授和李文潮博士访问上海社科院,与该院及上海部分科技哲学学者就技术伦理学和技术价值论问题进行座谈。本文选取以上两次学术演讲的主要内容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5.
纳米技术的标准化进程和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电洪  王孝平 《科学通报》2011,56(2):131-134
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纳米技术产品的逐步进入市场, 引起了人们就使用纳米产品对人类健康、安全和环境产生影响的特别关注, 这也是目前伦理学所关心的问题. 标准化不仅在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对于保障身体健康、生命和环境的安全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标准化进程. 认为上述工作将促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纳米伦理问题上的交流与沟通, 以期共同解决纳米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早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之初 ,研究人员就设计了一个庞大的与基因组研究和基因经济发展相关的生命伦理学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简称ELSI。而ELSI涉及到的几乎每个问题都与个人隐私、伦理及经济有关。主要问题是 :保险公司、雇主、法庭、学校、收容所、法律实施部门以及军队利用基因信息的公平性问题 ,谁应当使用基因信息 ,该怎样使用。其次是DNA信息的隐私与保密性 ,谁拥有和控制这样的信息。首先是在使用范围上有没有限制。谁也不怀疑建立罪犯DNA库所能达到的有效鉴别罪犯和保护公民的作用 ,但是建立…  相似文献   

7.
2009年11月胡庆澧教授等人主编的<基因伦理学>的出版是我国生命伦理学界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与其他相关事件一起,这本书的出版表明生命伦理学进人学科细化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动物保护已不仅限于常识的范围,它是动物学、生态学、畜牧学、动物行为学、兽医学、公共卫生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同时还涉及法学、伦理学及社会学等领域,是正在发展中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9.
对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33次会议通过的《生物伦理学和人权共同宣言》,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莫尼卡·塞拉(MonicaC.Serra)认为:通过给予生物伦理学人性化的一面,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胜利。  相似文献   

10.
高志炎  陈仁彪 《科学》2002,54(2):37-39
生命伦理学起源于1950年代,1970年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于1980年代初起步.生命伦理学的英文bioethics,由bio和ethics两个词组成,意即在进行生命科学研究时既要遵循生命科学规律,又要合乎伦理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伦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庆澧 《科学》2002,54(6):29-33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道至今已20余年.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的报告,估计到2001年底,全世界有6000万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2001年每天增加1.4万名HIV感染者,9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1.2万例是15~49岁的青壮年,50%是妇女.  相似文献   

12.
人类干细胞研究中的若干伦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丘祥兴  高志炎  陈仁彪 《科学》2002,54(3):26-29
由于人类干细胞研究关系到克隆技术能否正确运用,关系到对人类胚胎的正确对待等问题,围绕其目的、范围以及应具备的条件,一场伦理道德之争正在展开.这场争论的广度与深度前所未见,备受各国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政府首脑、科学家、哲学家、医学家和伦理学家都纷纷发表各自的意见.现就人类干细胞研究的目的、范围及条件等有关伦理方面的10个问题,表明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基因组研究引发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继梁 《科学》2002,54(3):30-31
人类基因组(human genome)是人类遗传物质的总和,人的全部基因(约3~4万个)就载于总长32亿个碱基对的DNA分子上.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旨在测定人类基因组全序列,并在此基础上解释和阐明人类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人的生理过程和完整的疾病基因谱已经成为分子水平研究的目标.作为分子医学(molecular medicine)基础的人类基因组研究,必将极大地提高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水准,服务于提高生存质量和造福民众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14.
师范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模式,加强师范生的职前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任务和要求.应对师范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以专职辅导员为骨干,以学工组织、两课教师为依托,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为延伸的思想教育体系;建立以宿舍为依托,"低重心"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体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适应不同层次学生需要、注重德育实效;拓展心理教育内容,增加美学教育比重.  相似文献   

15.
师范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模式,加强师范生的职前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任务和要求。应对师范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以专职辅导员为骨干,以学工组织、两课教师为依托,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为延伸的思想教育体系;建立以宿舍为依托,"低重心"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体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适应不同层次学生需要、注重德育实效;拓展心理教育内容,增加美学教育比重。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自身实践,总结了4条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方法,并获得了实践检验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自身实践,总结了4条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方法,并获得了实践检验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