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联想的广阔、瑰丽、壮美,使秦牧的散文有了自己的特色。联想,成了秦牧散文的心想翅膀,是他散文中经常的普遍被运用的手法,因而使他的散文构思也十分出色,他的联想与他散文的知识性一结合,便满篇生辉,珠光闪闪,呈现出智慧与诱人的魅力。其散文中的知识性,常常是赖着丰富的联想才有其生命力。因此,在研究秦牧的散文时,是不可不涉及其联想的特色的。知识的广博,瑰美的联想,使他的散文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可读性。知识与联想,在他的散文里是相依而存的。有了知识作他联想的基础,联想再广阔,也会落在实处,会  相似文献   

2.
秦牧是我国当代文坛公认的风格独树一帜的著名散文家。他的散文如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不仅思想观念鲜明,哲理性、知识性强,而且在文体上独具特色,体现在其选材、构思、叙述方式、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3.
秦牧同志是我国当代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寓意深刻,联想丰富,知识性强,能给读者多方面的教益。打倒“四人邦”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学百花争艳,今天,重读秦牧同志的散文,得到很多启示。散文,是文学领域中的轻骑兵,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有力地配合各个时期的政治斗争,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起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作用。散文之所以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是和它取材广泛有很大关系的。秦牧同志的散文,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题材的广泛性。他的散文就象一幅幅色彩斑烂的图画,鲜明地反映了我们时代五彩缤纷的生活面貌。从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到世界人民反帝、反殖的斗争风暴;从对社会主义的歌颂到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罪恶的  相似文献   

4.
秦牧的散文,人们已经评论得很多了。作为一个著名的中国当代散文家,其作品是用什么来征服读者的?我以为,首先在于他的散文深刻的思想性与时代感,其次是他广泛而丰富的知识性与启人深思的哲理,构成他散文深远、浩阔的特色。知识成了他散文的一柱秦牧的散文,大多是借知识与趣味说理,常在一事一物的叙述中夹入丰富的知识,然后引出结论。这类作品,知识的说服力及议论的深刻性,往往决定着文章的质量。既然知识是他散文说理的基础,便决定其散文的视野要广阔,涉及到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科学文艺,轶事趣闻,世态人情,生活习俗,典籍野史,现世见闻等方面了。他的作品不象某些散文那样,一味引经据典,不惜浩繁,穷深尽奥,使一般人读后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5.
秦牧,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散文家。几十年来,他的作品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博得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赞扬,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艺术大师。秦牧的语言是相当绚丽多彩的。他能将知识、哲理、形象、感情融为一体,具有清新隽永的艺术魅力,深受散文爱好者的欢迎。成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善于运用比喻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秦牧和余秋雨的学者散文创作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受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使他们的学者散文在文化内涵的展示上,在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理性批判精神的指向上以及在对“文以载道”的阐释中,都形成了许多共性和差异,并直接影响了他们散文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朔散文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与他散文的语言特色是分不开的。杨朔散文的描写语言,具有绘画的造型力,是高度形象化的语言,他的抒情风格是内向的,这种抒情格调决定了他抒情语言的含蓄、隐秀,而洗炼、精约,则是杨朔散文叙述事物的基本特色。无论是描写语言、抒情语言,还是叙述语言都具有诗的概括力和表现力,都洋溢着抒情诗语言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8.
浅谈散文抒情美杨尚德长于抒情,是散文写作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作者构思散文的时候,海阔天空,纵横交错,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当是“情”.写作散文,虽有抒情散文和记叙散文之分,究其实,二者也无绝对分界.抒情散文固然应有真挚浓郁的情感;记叙散文也同时有作者感...  相似文献   

9.
由散文的地位和价值、散文和传统的关系、散文与抒情的关系、散文与语言的关系以及散文和读者(接受者)的关系五个方面入手,对汪曾棋的散文观进行了系统性规整和浅要论述,从而梳理出了汪曾祺散文观的大致脉络.  相似文献   

10.
散文小品兴起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是受 Essay影响的结果。闲谈式小品和以叙事为主的杂记 ,是 2 0年代散文小品的主要形式。 30年代散文小品的结构、语言和意境创造 ,都发生了新变 ,杂记作品获得了独立的审美品格和体式特征。以抒情的笔调叙事 ,以叙事的方式抒情 ,是 4 0年代大后方沦陷区散文创作的基本特征。 4 0年代延安的散文也朝“叙事”倾斜 ,叙事性散记成为这个时代重要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是创作山水散文较多的作家,他们的山水散文在表现主体、审美关照、抒情方式上经历了三种不同风貌的变化,而这三个不同的变化,正代表着唐宋山水散文发展和演变的痕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散文经历了五四时期由传统"文章"向文学的散文转变之后,在20世纪末又迎来再一次散文观念的突破。它打破了短小、真实、单纯抒情等固有观念,增强了虚构和叙事成分,呈现出与小说融合的发展态势。本文以叙事学理论为研究方法,分析了抒情散文中的叙事元素、散文与小说在叙事上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指出了叙事文学的发展是20世纪末散文繁荣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陆九渊的文道观一方面是实本文末,一方面是文道一体。在肯定文学抒情本质的前提下,陆九渊强调散文内容要真实、充实。陆九渊重视文学形式,表现在散文上,即是重视散文的气象,赞赏简畅自然的文风,关注炼字及作文法度。陆九渊对散文创作的指示是强调要发明“本心”。  相似文献   

14.
散文中的时间,是指散文的叙述和描写过程,即时间的切入、线索发展、抒情主人公的情绪变化,被描写对象的心理历程、浓缩与扩展,回叙与跳跃,暂断与延伸等等。本文着重探讨在散文创作的形式构架上引进时间思维的问题,这对繁荣散文创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秦牧关于修辞辩证法的论述,已成为他留给后人的富有特色的修辞理论之一。本文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评述了秦牧有关辩证法的理论:秦牧论内容与技巧的辩证统一;秦牧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秦牧论粗犷与细腻、简约与繁丰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曲家之一,洪炳文在散文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洪炳文现存散文作品主要涉及纪传、铭序、疏议与抒情四类,或情文并茂,或析理透辟,或寄意深远,体现出高超的创作水平。此类作品是把握洪炳文思想的重要窗口,应受到该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诗的王国,也是散文的王国。散文有着几乎和诗一样悠远的历史。在《诗经》、《离骚》的音响激荡文坛的同时,《左传》、《国策》、诸子百家散文也雄步文坛。比之唐宋元明清时期才渐次成熟的戏剧和小说,散文无愧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由于散文在历史进程中的充分发展与完善,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和技艺。谈天说地,记事记人,论理言志,状物抒情,世界之巨,万物之微,在散文中道来则无所不能。散文不仅包罗万象,而且灵活多变,深入浅出,既有文的铺张,又具诗的意趣,兼  相似文献   

18.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和一大批旅游性期刊的出现,在岭南散文的园地里,山水游记的创作渐渐活跃起来了。在这当中,秦牧、曾敏之、黄秋耘等年纪较大的散文作家喜欢写作山水游记自不必说,即便中青年一辈的散文作家,无一例外地也乐于纵情山水,并有好些描摹南国景物的游记佳作。我们将要在下面谈论的柳嘉,就是岭南中年散文作家中特别努力于山水游记创作的一位。  相似文献   

19.
张若谷是民国时期上海都会散文的代表作家。张氏散文文体大体包括读书断想、上海"一·二八"战事之报告及一般的抒情小品等。作为身居都会空间,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真正属于张若谷的是他的市民味,其散文小品所体现的文学世界虽谈不上多有气魄,但一定程度上却具有着中国现代都会散文范式的意味。  相似文献   

20.
周作人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是因小品散文的成就而确立的。他的小品散文的最大特点是“情趣”和“随手征引”。“情趣”使得他的文章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神韵,可以陶冶人的性情;“随手征引”源于周作人的博学,它不分雅俗,左右逢源,使文章极富知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