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了解不同实验小鼠下颌骨变量波动性不对称性(FA)特征.对3个实验小鼠品系的下颌骨11个变量进行测量.3个小鼠品系是KM 58例(♂31,♀27),ICR 20例(♂10,♀10)和BALB/c 20例(♂10,♀10).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Kolmogorov-Smirnov用来检验FA值的正态分布,参数检验ANOVA和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Whitney用来检验FA值在性别之间和品系之间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系之间FA值变化有一定差异;3个品系中有一个品系的FA值存在性差.3个品系之间FA值出现差异主要原因是出生后环境的影响,遗传因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人工饲养恒河猴血清生理指数的分析阳建春,黄韧广州省实验动物监测所陈乾生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恒河猴(Macacamulatta)是灵长类实验动物中最常见的动物,在人类医学、生物学、行为生态学、人类疾病模型等方面的研究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省,饲养恒河猴...  相似文献   

3.
探讨太行山猕猴下颌骨波动不对称特征及影响因素.太行山猕猴下颌骨标本60例(♀42,♂18),按性别和年龄分组.选择下颌骨两侧对称的11个变量,转换为波动不对称值.结果显示下颌骨的波动不对称在性别组间和年龄组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变量的波动不对称值不同;波动不对称的变化趋势是雌性大于雄性,亚成体组大于成年组.结果表明太行山猕猴下颌骨波动不对称特征与他们的肢骨不对称特征不同,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太行山猕猴早期生长发育和环境因素对下颌骨结构不对称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4.
KMI、CR、BALB/c小鼠下颌骨形态变量性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测量43例KM(♂16,♀27)、20例ICR(♂10,♀10)和20例BALB/c(♂10,♀10)3个品系成年小鼠下颌骨的11项变量.用SPSS 11.0统计软件,选择逐步判别法,分别建立性别判别函数.用回代和交互检验方法检验判别函数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系性差不同,判别函数对于性别判定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要:本实验室人工饲养的一只老年恒河猴出现以腹泻、排脓样便、消瘦为主要体症的急性疾病。为研究老年恒河 猴消化器官病变的发生情况并进行诊断,本实验采用临床体征结合常规HE 染色对其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观察,结 果发现恒河猴的消化系统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包括各种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减少及黏液分泌减少,消化 道黏膜的变性、坏死,消化腺的萎缩等,诊断该老龄猴为生理性衰老。  相似文献   

6.
对云南省野生恒河猴作了B病毒(BV)、猴爱滋病毒(SIV)、猴T细胞白血病毒(STLV)、猴D型逆转录病毒(SRV)、轮状病毒(SAl)、腺病毒(SAV)、痘病毒(Monkeypox)、麻疹病毒(Measles)、柯赛基病毒B-1型(CoxsackieB1)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等10种病毒血清抗体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结果表明,云南省野生恒河猴中,抗体阳性率较高的有SA11(90%),SAV(831%),BV(446%)和Monkeypoxvirus(206%);3种逆转录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STLV-1(88%),SRV(47%),SIV(22%);未发现Measles,和CoxsackieB-1病毒血清抗体及HBV感染,但在1只动物血清中有HCMV抗体.病毒抗体阳性率与动物的年龄有关,成年猴明显高于未成年猴.对来自思茅地区、临沧地区和文山州动物的调查表明,B病毒相关抗体和逆转录病毒抗体阳性率有地区差异,思茅地区的野生恒河猴,抗体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人体下颌骨替代物的设计制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研究焦点。现有的人体下颌骨替代物的制造主要是医生根据患者的下颌骨外形对成品的钛板或钛网进行手工弯制,但由于钛材料的刚性过大,造成一定的应力屏蔽,不能对填充自体骨实现有效的应力传递,导致骨重建失败。所以,寻求新的下颌骨替代物的仿生设计及制造方法非常必要。而仿生设计算先要掌握人体下颌骨的受力状况。文中首先建立了人体下颌骨的ANSYS模型,然后用ANSYS对人体下颌骨进行了受力分析,获得了应力应变分布云图,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该研究为人体下颌骨替代物的仿生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现代较先进的Cranz-Schardin超高速记录系统,对人体下颌骨简化后的平面光弹性模型,在承受水平方向冲击载荷时所引起的瞬态动应力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瞬态动应力的变化和分布规律.依靠动光弹所获得的等色线与等倾线资料,结合有限差分法求解动态泊松方程来实现动态主应力分离.并采用落锤冲击-维模型求出了光弹性材料的动态力学特性.文章系统总结了动态光弹性方法,并将该方法引入生物力学的研究领域,研究结果在医学、军事、体育等方面均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海军 《自然科学进展》2009,19(12):1289-1295
下颌骨位于面部下方,与左右颞骨构成颞下颌关节.下颌骨是颅骨中唯一可动的骨,与头骨协同在咀嚼、发音等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头骨共同维持一定的面型.前人对人类下颌骨形态特征做了大量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下颌骨形态特征的时代、地区和人群变异;下颌骨观察性状、测量性状在人群关系研究中的价值;下颌骨与牙齿、颞骨下颌窝、头面部形态的关系;下颌骨形态变异的原因.通过对以上几方面研究内容的归纳,对人类下颌骨研究作简要综合论述,并对国内下颌骨研究作了简要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李传健  戴景兴 《科技资讯》2009,(25):206-207
下颌骨血供系统的基础性研究,采用多元联合标本制备方法观测是为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下领骨的骨段供血;骨膜营养来源;下领骨生长发育进化特征;下领骨毗邻的重要组织结构;下领骨动静脉畸形的研究进辰。强调下颌骨血供来源及分布规律,较为恒定,软组织的附着软组织血供,均建立良好的侧枝循环供血系统,在下镊骨伤、病、残的修复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猕猴骨盆标本37例(雄17例,雌20例),选取12个骨盆变量和2个股骨变量进行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比较骨盆变量的性差.骨盆变异性的性差比较采用Levene’s检验.结果显示:坐骨高和骨盆入口径等骨盆变量性差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同的.一些骨盆变量(如,坐骨高等)的变异性存在性差,股骨长变异性不存在性差.骨盆变量变异性性差是雄性大于雌性.结果表明,在性别之间骨盆变异性、生长发育模式和选择压力可能是不同的.骨盆的原生细胞的双向分化与发育稳定性选择、定向选择有关.总体上选择强度和表型变异成负相关.雌性骨盆形态在稳定选择和定向选择之间的交互作用,面临较大的选择压力,所以雌性盆骨形态的变异性比雄性要小一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是探讨太行山猕猴锁骨方向不对称模式及影响因素.猕猴锁骨标本61例(雄:18,雌:43),标本按照性别和年龄分组.选择锁骨最大长和骨干中间横截面积2个变量.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猕猴锁骨长是右侧较长,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中间骨干横截面积左侧明显大于右侧,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变量方向不对称与肱骨和股骨方向不对称模式不同.结论:猕猴锁骨方向不对称模式明显与人类不同,提示非人灵长类与人类骨骼的方向不对称模式可能与进化的过程、行为模式以及种属系统演化阶段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活环境猕猴血清中矿物元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猕猴血清中钾(K)、钠(Na)、氯(Cl)、镁(Mg)、钙(Ca)、磷(P)、铁(Fe)、铜(Cu)等8种矿物元素的含量,比较分析不同生活环境下猕猴血清中矿物元素的差异,为人工繁育猕猴饲料配方的筛选和诊断防治营养代谢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A组(人工笼养猴)和B组(猴园猴)P、Mg和Cu的含量与C组(野生猴)差异显著(P<0.01),而A组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中Ca含量与C组差异显著(P<0.05),但B组与A组和C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K、Na、Cl、Fe含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人类血清矿物元素的正常范围为参照,猕猴血清K、Na含量高于人类参考值,血清中P含量只有人工繁殖猴超出正常范围的上限,其余的则在人的正常范围之内;此结果可为实验猕猴血清矿物元素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太行山猕猴牙齿性差程度、分布区域和模式,研究各个牙齿之间的相关程度,研究犬齿及邻近牙齿的相关性.选41例太行山猕猴(雌29,雄12)牙齿标本.观测变量为牙齿近中-远中径(MD)和颊-舌径(BL;)数据经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相关分析采用双变量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太行山猕猴牙齿性差主要表现在犬齿"性差区"和第3臼齿.靠近犬齿的牙齿其性差较大.偏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犬齿对其邻近的牙齿的影响较小,形态上相近的牙齿具有更大的相关性.牙齿性差大小主要受遗传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太行山猕猴骶骨指数性差.材料和方法:成年猕猴骶骨标本55例(雄17,雌38).选择骶骨5个线性变量和4个指数变量;统计处理采用ANOVA、多元判别分析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大部分骶骨线性变量存在性差(P0.05),雄性大于雌性;猕猴骶骨相对宽指数性差显著(P0.01),雌性大于雄性.多元判别分析性别正确判别率为78.2%~87.3%.逻辑回归分析性别正确判别率为83.6%~87.3%.结论:骶骨变量性差显著,骶骨体长和骶骨相对宽性别判别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
采用HI(血凝抑制试验)法,比较在不同生境中,龙虎山猕猴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的差异:小群关养组的阳性率为90.9%;半野生猴组阳性率为28.3%;野生猴组阳性率为2.4%。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猴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1)。半野生猴组阳性率逐年递增。对建立无麻疹、B病毒等病毒感染繁殖种群提出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猕猴和叶猴掌面平均花纹强度(API)的种属间差异,运用SPSS 1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太行山猕猴(55只)、藏猴(19只)、山魈(52只)、日本猕猴(74只)、食蟹猕猴(112只)、黑叶猴(13只)、菲氏叶猴(7只)的左侧掌面上6个主要花纹区(Hp,Th,指间Ⅰ-Ⅳ区)的平均花纹强度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科不同种属间具有共性,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灵长类掌面的花纹强度不仅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同时还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格华箐对一群数量约为50只的野生猕猴冬季栖息地的选择进行初步调查。根据记录的猕猴活动位点,设置60个20m×20m的样方,测定了14个生态因子(郁闭度、地形特征、海拔、坡向、坡度、坡位、植被类型、水源距离、人为干扰、乔木数、死树情况、砍伐情况、乔木胸径、地面果实数)。主成分分析表明,格华箐猕猴冬季偏好在坡度20°~40°、郁闭度在60%~100%的山坡坡面活动;活动区间一般在海拔2 500~3 200m;比较喜欢常绿阔叶林,喜欢的乔木平均胸径>20cm;喜欢远离人群(>500m)的生境;较为偏好离水源较近的栖息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太行山猕猴掌(跖)骨重量与颅长的关系,对28例太行山猕猴掌(跖)骨重量进行测量和异速生长分析,做相应的对数转换.结果表明:掌(跖)骨的重量均呈正异速生长(b1.0).掌(跖)骨的重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与颅长有关;利用掌(跖)骨的重量可以推测出颅长.  相似文献   

20.
太行山猕猴掌骨和蹠骨长度变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6例(♂13,♀33)太行山猕猴的掌骨和蹠骨的长度进行测量.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Mc和1Mt很容易与其它4根掌骨和蹠骨区分,在长度上是最短的.掌骨和蹠骨长度顺序在侧别上没有差异,在雌雄之间有一定差异.掌骨3Mc和4Mc长度之间没有差异(P>0.05).蹠骨的2Mt与5Mt之间及3Mt与4Mt之间没有差异(P>0.05).太行山猕猴掌骨的长度的顺序是2>4,3>5>1,蹠骨长度顺序为3,4>2,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