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君利 《科技信息》2007,(31):189-189,206
科技飞速发展为人们带来很多便利,数字媒体技术的成熟也为艺术家的创作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本文结合时下绘画创作,阐述新媒体时代绘事语言的嬗变。  相似文献   

2.
材料,作为油画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艺术的发展而发展。造型语言、色彩语言、材料语言,是构成绘画语言的三个重要因素,材料艺术语言的不断拓展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审美经验,开拓了艺术家创作的新空间、新领域。并且材料语言在表达艺术家们个人思想与观念时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绘画的"空间构成"语言为中心概念,论述了西方从中世纪及其以前空间构成在绘画中的作用,到文艺复兴至印象派对空间的观念变化,再到后期印象派塞尚的空间构成观念的又一次飞越性的转变。最后,发展到空间构成对现代艺术家们的巨大的影响力。通过对古今中外大师的作品分析,及画家对绘画空间的探索,阐释了空间构成新观念作为现代绘画的标志,已成为艺术家创造新视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绘画的空间     
本文从空间定义与空间形成关系,说明艺术家运用空间要素进行创作的更深层含义,并对绘画中的三次元空间和二次元空间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发绣艺术经艺术家们的努力实践,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却出现了创作与要求、精品和商品等诸多的困惑与选择,为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发绣艺术须走雅俗共赏、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的融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动媒体的产生,促进数字化展示设计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分析信息传达互动性、交互体系完备性、知识结构系统性的数字化展示设计特征,概括从展品本位、"空间"语汇表达、空间展示形式、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统一、空间的安全性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处理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而发展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已成为空间数据的标准分析工具,并开始进入计量经济学的主流。从最初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计量经济学发展到横截面数据空间计量模犁,进一步再到空间面板模型和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对不同类型的数据,空间计量经济学提供了多种估计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短长。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中,空间溢出效应的测度特别重要且复杂。该问题通过计算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得到了较好解决。空间计量经济学未来的发展将集中于空间一时间交互效应的微观机制研究、与联立方程和贝叶斯估计方法的结合,以及空间计量软件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卜宇 《科技信息》2011,(22):I0277-I0278
材料动画是一种充满诱惑的动画形式,100多年来无数艺术家、梦想家痴迷于其中,并且用这种神奇的方式进行创作,诞生了许多成功的商业片和基础的艺术片①。目前由于新技术的加入,材料动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诺亚方舟》到《人兔的诅咒》材料动画的发展一日千里。本文试图结合我创作的短片《考古王子奇遇记》从材料动画简要发展历史、角色设计、场景及道具的制作、灯光设计、拍摄、动作等几方面浅析材料动画的制作特点,以刺激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逐格拍摄的学习和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艺术家们用于壁画创作的材料向着更能生动反映创作者意图、易于长久保存等方向发展。材料多元化,智能材料、多媒体壁画成为壁画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媒体建筑作为城市空间中新形式的信息承载对象,传达出了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交互价值与情感价值.研究将媒体建筑的交互技术与评价策略作为重点,以人与媒体建筑产生情感交互体验的技术可能性为前提,就其交互设计中的信息采集、接收与输出的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与探讨.此外,通过对不同变量因素的剖析,对其情感体验的表征进行了分析,初步提出了基于情感体验的媒体建筑的评价策略,为媒体建筑与城市的情感互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远程教育是指学生与教师及教育机构之间主要通过各种媒体进行系统教学和联系的教育形式,主要特点是师生能够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网络的发展对教师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文化形态正迈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艺术也进入了重新认识与重组的过程。当下艺术状态的观念更新与表现的多样使得传统工笔不得不思考与新创作空间寻求并存的问题,如何做到保留工笔本质而又能适应当代艺术的审美,并能确切表达艺术家的创作本意。这些问题必然会导致"新工笔"创作面临困难与挑战。而这些问题恰恰也指出了"新工笔"的发展趋势:突破材料界限,打破传统思维束缚,融合中西方审美文化,利用传统带动创新,突出观念的表现。当代艺术家将"观念"作为艺术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新工笔"即是借助"观念"这一形式,在艺术创作主题上关注当下的生存体验;在形式上展示着艺术家的人文思考。"新工笔"是艺术家的另一种世界观的呈现方式,另一种表达语言,其改变了传统工笔的固有创作思维,开拓了新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13.
王麒钧 《长春大学学报》2010,(11):107-109,114
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雕塑中很好地再现,是当代雕塑艺术家们探索与追寻的目标。本文基于雕塑艺术家们的历史责任感与目标方向历程的探索与总结,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雕塑艺术品中的再现形式问题,以期有助于我们系统地把握如何在中国当代雕塑中体现传统文化,以及指导具体工作和作品创作。  相似文献   

14.
《潍坊学院学报》2015,(3):40-42
本文从数字装置艺术的交互体验入手,通过对数字装置艺术的案例分析对交互体验中的情感进行多方位研究阐述。艺术家运用交互体验进行数字装置艺术创作时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在利用交互体验进行数字装置艺术创作和展示的过程中,艺术家利用作品所传达的思想观念与观众的思想产生共鸣,从而使得作品服务于观众,满足观众感官需求和心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一、生活与情感触发绘画创作激情丰富的生活是创作情感的基石。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必须依托于对生活、人生的认知与感悟。艺术创作离不开艺术家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生活体验不同于客观意义上的生活现实,而是进入到艺术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日益壮大、成熟起来,同时漆画艺术家们在漆画创作上也有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但是,在漆画创作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点问题是"漆"这种特殊材料的特殊性,即"漆"之精神内涵在漆画创作中的表现,这是漆画这门特殊画种的独特艺术魅力,也是漆画本身的神秘与迷人之处。  相似文献   

17.
历史本土化指的是那些以非现实、非当前的历史题材来进行创作,并以此突显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东方”、“中国”身份的创作思潮和艺术现象。以程丛林为代表的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独特的历史感受,创作出了富有浓郁本土化色彩的艺术作品,开创了中国新时期油画的历史本土化的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18.
构图具有很多抽象的美学概念,创作一幅完整而协调的绘画,构图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整体构图观的指导下,艺术家们才能有意识地探索出人们惯常所接受的规则之外的新的手法,构图的中空间决定构图的成败,怎样去使用空间对构图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材料影响着艺术家观念的变化,使艺术主题的审美感受符合艺术家思想内涵,运用材料的色彩、质感、肌理创作出具有形式美感的艺术作品,运用材料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使艺术作品更具感染力。综合材料的运用增添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同时也激发艺术家的灵感,该文着重论述材料由绘画载体到形式语言的转变,解放了创作思维的固有的有限表现形式,并使艺术语言在创作中表现出新的形式特征和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20.
西藏当代文艺创作走入“低谷”一说已得到普遍认同。本文从文艺界内部、艺术家自身修养及创作方面寻求出路。指出虚浮、虚夸风的真实存在与蔓延滋长,艺术创作在相当程度陷入“重复”,难以自拔。对西藏本土文化及其遗产的认识、继承、吸收、借鉴要从盲目的崇拜和模仿中挣脱出来。艺术家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奋力冲刺,突玻重复。呼唤大家和大师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